人们最爱苦恼的,莫过于人际关系的复杂,感到越来越难处。究其原因很多,也很泛泛。

既有人们心灵的,也有人们对事物的判断和价值取向。但有三种,遏制思维习惯,影响着人际关系的和谐,影响着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和处事方式。

一是借钱的时候是孙子,还钱的时候是大爷,我不给你啥办法都没有,大钱不敢,小钱不还。

关于借钱的事情,求你时恨不得跪在地上叫爷爷,但是还钱的时候,非逼得你跪在地上叫爷爷。你是债主,反而跟孙子一样,最后还要被人说成是不够朋友。这真的是典型的不要脸思维,不懂得感恩,倒是学会了恩将仇报。 人一旦有这种无赖思维,不仅影响自己的信义和尊严,也污染着社会,长期以往人们之间变成了一种不信任,不值得托付的氛围之中。社会的关系,人际关系,朋友关系,亲戚关系,甚至是上下级关系都变得十分狭窄,难以包容。

二是别人帮你拒绝的是天经地义的事儿,甭100次不敢,只要一次不帮就结怨,这种遏制思维和心理,导致社会冰冷人际病人。

有一种人,你每天给他一个鸡蛋,只要一天不给他,就会抱怨你,甚至对你充满愤恨。他忘记了,其实你并不欠他鸡蛋,你给他是情分,你不给是本分。这样的人就该每天给他一个耳光,如果哪天忘了给,他就会万分感激你。 人一旦有了这种恶质的惯性思维,就变得自私狭义,你在危难的时刻,朋友帮你是解决你燃眉之急,甚至帮你度过生活的难关。但不能总帮,一味地靠别人帮而生活,那是没有意义的,帮你一次,就是一次感恩。帮你办事,不能认为这是习惯,而是说朋友对你的关照。一次不帮就结下恩怨,这样的人薄情薄义也不值得帮,这种恶性的思维导致人们患得患失。失去的不只是社会的温度,而是温情和感恩之情。

三是说社会现象,夸夸其谈,说社会的弊端和弱点,能够畅所欲言,可说到自己弱点,避而不谈,管不住自己说别人,这也是人的遏制思维习惯。

人历朝历代,我们通常会大骂贪官、大骂垄断者,因为那些人往往有比我们更顺捷的渠道,去获取极大的利益。但是,绝大部分中国人仇视的并不是贪污本身,而是凭什么你能坐在那个位子上,而我不能?这不就是: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我们的逻辑里常常有一种“人云亦云”、“法不责众”、“见风使舵”的习惯。

或许刚开始的时候,你有自己的原则,你也分得清对错,但是当越来越多的人都在做这件错事的时候,你就动摇了。你开始怀疑对的这件事值不值得坚持,你开始羡慕错的这件事带来的利益,你开始畏惧别人说你不合群,你开始自欺欺人地随大流。

即使你知道自己正在做着一件错事,你也努力让自己看起来心安理得,你不断地在心里告诉自己:不是我先做错的,是很多人都这样做了,我才跟着做的,我很渺小,我努力坚持原则也无济于事,是社会风气坏了。

倘若有一天,我们真能施行一个公平公正的体制、或是自上而下的进行全面改造,那么我相信,这一切终究被国人的小便宜、小利益、小团体心理所取代,渐渐演化的仍然是颇具中国特色的你我之间的算计、抢夺,乃至亘古不变的“窝里斗”、“相互拆台”。 请坚信你的力量,你的行动能改变这种混蛋逻辑,因为你不仅是你自己,你也是中国的国民。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