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雀安知鴻鵠之志——陳勝

王侯將相,寧有種乎——陳勝

苟富貴,勿相忘——陳勝

陳勝大名可謂如雷貫耳,歷史上第一次農民起義,雖然他失敗了,但後世評價之高,非一般農民起義可比,哪怕是李自成的成功,也是比不上陳勝的,但陳勝其實曾經得到了上天的眷顧,拿到了解鎖帝王密碼的鑰匙。

秦爲無道,滅人社稷,暴虐百姓。將軍出萬死之計,爲天下除殘也。今始至陳而王之,示天下私。願將軍毋王,急引兵而西。遣人立六國後,自爲樹黨,爲秦益敵。敵多則力分,與衆則兵強。如此,則野無交兵,縣無守城,誅暴秦,據咸陽,以令諸侯。諸侯亡而得立,以德服之,如此則帝業成矣。今獨王陳,恐天下懈也。——張耳、陳餘《資治通鑑》

咱們翻譯過來並仔細分析一下這段話的含義

第一,將軍起兵不容易,但將軍是假借扶蘇,項燕起的兵,還沒成功就要自己稱王,便斷了出師之名。

第二,將軍不要稱王,也不要東進功秦主力,而是西出,去原來六國之地,尋找六國遺子,立他們爲王,讓他們先去打秦國,這樣秦國就顧不上咱們了。

第三,趁着他們功秦,咱們強兵,並且六國之主都是咱們立的,到時秦國一滅,咱們有兵,有威望,再回頭收拾六國,這纔是帝王之業。

這是陳勝唯一可能通向帝王寶座的路,可是陳勝沒走,他堅持了少年的鴻鵠之志,看來鴻鵠就是鴻鵠,永遠成不了龍鳳,是原因的,陳勝對自己的定位也很準,他只想噹噹王侯,告訴天下人,他沒吹牛,至於一統天下的事,他不可能幹,讓項羽劉邦之流去幹就行。

既然陳勝把鴻鵠之志實現了,王侯將相也實現了,爲什麼還有人要污衊他沒有實現苟富貴, 勿相忘呢?其實他也實現了!

因爲陳勝從頭到尾也沒說過,勿相忘什麼!是恩還是仇,其實他當年說這句話的意思是,你等我一天比你厲害了,你看我怎麼收拾你!所以他殺了那位來投奔他的田間夥計,有什麼問題麼?

所以作者認爲,陳勝之所以起義,並非史學家給他定義的那般,雖然他被那般評價了,其實他只是想實現年輕時吹過的牛,並且很成功。單純的從這個角度看,雖然他扔掉了通往成功之路的鑰匙,卻不失爲另一種成功。

今天不是寫陳勝傳的,只是碰巧讀到這裏,碰巧覺得很惋惜,又碰巧想起來朱元璋的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三條計策,而張耳、陳餘之計,比之更高端大氣,所以才寫了此文。但陳勝其實真沒有什麼可寫的,不過就是一個目光短淺之人,只顧眼前利益,成不了什麼大事,縱觀歷史上的所有農民起義失敗,大半都是領袖的眼光太過狹隘,比如李自成,洪秀全,這樣差一點點就成功或者說已經算是成功的領袖也是如此。

不過按常理度之,也是情有可原的。想起兒時的一個故事,話說兩個農民很窮,每天都喫不飽,並且只有菜,沒有肉喫。有一天兩個人聊天,農民甲問農民乙你說皇帝天天喫什麼呢?農民乙回答,肯定天天喫豬肉。

這個故事其實很有趣,一個喫不飽飯的窮苦農民,終於天天都喫豬肉了,他哪裏還會再去琢磨喫點龍肉呢?

喜歡歷史,喜歡《資治通鑑》的朋友,請關注作者,作者將以年爲單位,陪諸君讀一讀這本千本史書,如果您認爲本文寫的還可以,請幫忙轉發,讓更多的歷史愛好者看到,謝謝。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