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句話叫人生若是不如意,只是未讀蘇東坡,或者人生若是不快樂,只是未讀蘇東坡。

真的嗎?

白袍同學覺得這句話,有點鬼扯。

而且是那種有點文化的人的鬼扯,不快樂的時候是啥也讀不進去的,有時候看場電影或許能消減一些、

說人生若有不快樂,只是未讀蘇東坡,讀了蘇東坡就真的快樂嗎。

現在,很多人古文都讀不明白,《聊齋志異》都得讀白話版的,讓他們不快樂的時候去讀蘇東坡,那不是更不快樂了嗎?

很多年前聽過一段相聲,是《論捧逗》的樑子。

逗哏的說:你如果不快樂了,比如在外面欠了債,你可以往我這來聽相聲,聽完以後哈哈一笑,清氣上升濁氣下降,二氣均分,自然就會快樂起來了。

捧哏的問:如果我出門他還找我要債怎麼辦。

捧哏的說:那你就還人家錢啊。

人生會有各種不如意不快樂,很多時候這種不如意,你只能自己想辦法化解,讀書可以讓你的心變得寬闊,但是讀書不能立刻解決現實問題,比如餓了,讀書不會變出糧食來。

當然工具書除外。

比如讀完大玄空,有人找你,說自家一百平的房子住着鬧心,你去用剛學的知識給人調理一翻,掙了五千,喫飯問題解決了,這是件讓人快樂的一事兒。

現在很多人讀書都有這種功利性目的性。

讀文學類的書或者哲學類的書,不會讓你富,不會解決眼前的溫飽問題,但是會讓人貴。

比如某位有地位的人喜歡蘇東坡,和你聊起,你能一二三四五的給人說出個道道來,會讓人對你刮目相看,然後說不定有個機會合作,讓你趁勢起飛。

這人就是很多人生命中的貴人。

聊的那東西叫文化。

古語常說:一命二運三風水四積陰德五讀書六名七相八敬神九交貴人十養生,讀書是因,交貴人是果。

高俅先學會了踢球遇上趙佶纔有了展示的機會。

但是想要使自己看上去有文化,也不是一天兩天的功夫,書要一本一本的讀,需要能浸淫其中,真的讀的進去,文化這東西是一個日積月累的水磨工夫。

有一位網紅提出一個觀點,我覺得很對。

他提出一個60分概念,就是學問這東西,你涉獵的要廣,但是不必太深入,60分就已經秒了很多人了。

尤其是和人打交道的行業,什麼你都略懂,很容易和人很快熟悉起來。

比如郭德綱所謂的相聲演員要有文化,應該也是這種60分的有文化。

比如老樑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學識淵博,其實很多知識他也是淺嘗輒止。

讀蘇東坡,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

很豪邁。

但是,蘇東坡一直這麼快樂嗎?

不是。

仔細讀就會發現,蘇東坡的很多快樂都是是苦中作樂,烏臺詩案以後,蘇東坡的仕途之路一直不順,坐滑梯般一路向下。

在文學成就上蘇東坡是巨匠,但是在官場,他一直不太成功。

他的人生後半程,大多是在貶戍或者被貶戍的路上。

蘇東坡那些膾炙人口的作品,前後赤壁賦,赤壁懷古,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都是是這時候的作品。

文學家的受苦,促使他對自己的人生進行靈魂拷問,從而催生出好作品來。

詩家不行詩家幸,就是這個道理。

最窮的時候,一家人開荒種地,天之驕子的蘇軾,挽起褲腿下地拉犁。

有一大家子人要喫飯,蘇東坡的日子得精打細算,他每月把錢分成30份,掛在房樑上,每天只花一份錢,花不完就把錢投入儲錢罐中,年底往往會結餘出一些酒錢來。

蘇東坡爲啥發明東坡肉呢?

也是因爲他窮,宋朝時,高官巨貴喫的多是羊肉,底層社會人喫的多是牛肉,只有那些賤民百姓才喫豬肉。

蘇東坡沒錢買羊肉,又想解饞咋辦?

只能喫豬肉。

他仔細研究過豬肉,還發明瞭很多豬肉的烹飪方法,最有名的就是東坡肘子東坡肉。

蘇東坡還用他的如椽巨筆,寫了一篇美食文章,詳細敘述了豬肉怎麼做纔好喫。

蘇東坡的快樂其實很多都是苦中作樂。

在逆境讀讀蘇東坡也許會讓自己心境變得平和一些,烏臺詩案前,蘇東坡還是一個有理想有抱負想要做一番事業的人,烏臺詩案後,他只想好好的過完這一生。

不糾結,不計較,不挑食,隨遇而安,就是蘇東坡後來的人生寫照。

靠着這種生活態度,他度過了人生中一個又一個坎兒。

人生維艱,活着,或許纔是最大的修行。

文:薛白袍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