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首個全國馬產業規劃出臺,提出這幾大發展區域

9月29日,農業農村部官網發佈了其與國家體育總局聯合編制的《全國馬產業發展規劃(2020-2025)》(下稱《規劃》),這也是我國出臺的首個全國馬產業發展規劃。

《規劃》顯示,到2025年,我國現代馬產業發展的框架和體系初步形成,國內外馬種登記品種數達到36個,運動用馬數量達到10萬匹,舉辦國家級國際級賽事達到150項,打造一批優勢產區和主要馬種的自主品牌賽事和活動。

考慮我國自然地理、資源分佈、文化傳統、馬術運動發展特點,《規劃》將全國馬產業發展劃分爲三大發展區域:包括內蒙古、新疆、青海、西藏、甘肅、四川等省區在內的傳統特色優勢區;包括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海南自貿區等城市周邊地區在內的城郊新興發展區;包括西南和東北等區域的其他區域。

《規劃》指出,發展馬產業的重點任務之一是建立馬術運動體系。

具體來說,既要大力發展馬術競賽表演,打造“業餘—專業—職業”分層級馬術運動賽事體系,也要拓展馬術健身休閒,促進馬術俱樂部標準化、特色化、品牌化建設,激活國內馬文化消費市場。同時,探索推廣賽馬運動,建立與國際接軌的賽馬賽事分級制度,完善國家賽馬賽事體系。

按照“小步、分步、穩步”和“先試點、後推廣”的原則,依照即開型體育彩票和大型體育賽事競猜型彩票發展規律及監管要求,推進速度賽馬賽事試點工作。此外,復興馬球運動也被提上日程。

《規劃》顯示,2019年,全國馬存欄367.1萬匹,佔世界總存欄的6%,位居第5位。據行業統計,馬業全產業鏈產值約700億元。馬養殖區域佈局相對集中,主要分佈在新疆、四川、內蒙古、西藏、雲南、貴州、廣西等省區,其中新疆、四川、內蒙古分別存欄95.5萬匹、75.6萬匹、67.1萬匹,合計佔全國的65%。

值得注意的是,《規劃》還特別指出:完善馬匹藥品及違禁物品管控制度,逐步建立與國際接軌的馬匹福利制度,發佈中國賽馬運動公信力年度報告。

“我們逐步建立與國際接軌的馬匹福利制度,是大勢所趨。這對促進我國馬產業又好又快發展,提升國際影響力具有重要意義。”國家動物健康與食品安全創新聯盟常務副祕書長孫忠超博士對第一財經記者說。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