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山東萊陽衛生學校通報“將同學的外賣扔進垃圾箱”:已對管理人員進行嚴肅批評教育。學校工作方法簡單、粗暴,將引導學生健康餐飲方式、豐富菜式,自查自糾。

無獨有偶,就在前幾日,安徽亳州一所中學保安將學生點的外賣扔進垃圾桶,就曾引起爭議。事後,教育部門責成學校領導對該保安進行批評教育,並向學生及家長賠禮道歉,按價賠償學生外賣損失,責成學校作出深刻書面檢查,對其他相關責任人進行處理,教育局並將有關情況通報全區中小學校,要求引以爲戒。

學校保安、工作人員將學生點的外賣直接扔進垃圾桶、垃圾箱,學校的這種做法顯然太過粗暴、冷漠。這種做法實質上是既不講法度,又失去溫度,很沒有人情味,必須糾正。

從法律角度說,不論學生點外賣是否符合校規,學生點的外賣屬於學生個人的合法的私有財產,神聖不可侵犯。學校保安、老師等工作人員將學生點的外賣扔進垃圾桶於法無據,是對學生私有財產的侵犯,屬於違法行爲。學校如果認定學生點外賣違反校規,可以按照校規校紀予以處理、處罰,卻不能直接將學生點的外賣扔進垃圾桶。換言之,將學生點的外賣扔進垃圾桶,侵犯了學生的合法權益,學校必須賠償學生的外賣損失。況且,將學生點的外賣扔進垃圾桶,直接造成食物浪費,與當下正在倡導的“制止餐飲浪費,培養節約習慣”社會風氣不相符,有悖教育宗旨。

實際上,一些學生不願意去學校食堂喫飯,選擇點外賣,歸根結底是學校食堂飯菜質量太糟糕,學校食堂飯菜性價比太低,使得學生對點外賣有市場需求,學校食堂飯菜競爭不過外賣。按照人們的一般理解,學校食堂飯菜價格應該比外面飯店飯菜要便宜一點,學生喫學校食堂更實惠,但現實並非如此。有些學校食堂利慾薰心,儼然就是黑心,學校食堂飯菜價格反而比飯店、外賣還要貴。而且,學校食堂飯菜質量往往很差,口味特別難喫,讓人難以下嚥,這是長期以來,廣大中小學食堂飯菜飽受詬病的主要原因。

保障校園食品安全,學校可以對學生點外賣行爲予以規範、限制,但在方式方法上既要講法度,也要有溫度,不能只剩下冷冰冰的力度。一方面,學生點的外賣已經送到學校,可以暫扣,讓學生放學後帶回家,或交由學生自行處理,但可以對點外賣學生給予校紀校規處分。

另一方面, 治本之策是,“留住學生的手關鍵是留住學生的胃”。學校要從提升食堂飯菜質量上下功夫,豐富食堂飯菜種類,提高食堂飯菜口味,降低食堂飯菜價格,降低食堂利潤,切實提高食堂飯菜性價比,喫學校食堂飯菜既實惠,又可口美味,讓學生心甘情願喫食堂,樂於在學校食堂喫飯,降低學生對點外賣的市場需求。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