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天都市報9月29日訊(記者晏雯 通訊員杜巍巍)年過5旬的兄妹倆平日無故頻繁喪失意識暈倒,家人提心吊膽卻無計可施。近來兩人先後在武漢大學人民醫院心律失常科(心血管內III科),在接受高難度射頻消融治療後,暈厥症狀再未發生。9月29日是世界心臟日,專家提醒,應警惕心律失常導致的心臟性暈厥。

56歲的桂先生來自湖北黃岡,自去年起他就出現心慌伴暈厥史。在當地醫院反覆排查卻始終找不到病因,因病情危重慕名來到全國重點學科武漢大學人民醫院心律失常專科就診。入院時,桂先生突發心臟房室阻滯,再度暈厥,醫院立即急診爲他安裝臨時起搏器保證生命安全,後又安裝ICD(植入心臟除顫器),但2天后桂某心動過速再次發作,ICD放電多次,各種抗心律失常藥物均無效。

眼見桂先生情況危急,作爲全國心血管疾病介入診療技術培訓項目培訓基地(心律失常介入)、中國房顫中心示範基地、中國心源性卒中防治基地,在心律失常專科主任黃鶴教授指導下,趙慶彥教授組織團隊反覆研討病情,決定爲其實施心臟射頻消融治療。術中發現,桂先生的心動過速起源於左心室summit區域,因該區域起源的室性心律失常風險大、成功率低、複發率高,對該部位起源的心律失常射頻消融是目前全世界電生理醫生面臨的一項挑戰。在歷經一週內兩次高難度消融手術,同時聯合藥物治療後,桂先生持續多年的心動過速終於被終止,暈厥症狀術後再未發生。

在哥哥桂先生住院期間,其妹妹在探視中向趙慶彥透露,自己跟哥哥一樣有類似反覆暈厥症狀。經檢查,其長程心電圖顯示頻發室早15220次,短陣室速587次,再次發生暈厥的風險仍很大,而且心臟室速起源部位和哥哥相似。

眼見哥哥治療效果良好,妹妹桂女士也接受了射頻消融,術中發現她的室速和室早起源部位果然也是左心室summit區域。趙慶彥教授採用不同部位放電消融,術後複查長程心電圖室早僅有78個,沒有一次室速發生。

趙慶彥教授介紹,暈厥是一種臨牀常見病,表現爲短暫的意識喪失,輕者因暈倒後摔傷,重者會發生猝死。暈厥原因衆多,如伴有心臟不適,應高度警惕心律失常誘發的可能。桂家兄妹屬於較爲罕見的家族性心律失常,可能與遺傳有關。射頻消融手術作爲心臟介入微創手術,僅用1cm不到的傷口,能治療房顫、室性心動過速等複雜的心律失常。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