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IPO數量連續兩月破紀錄,次新股炒作熱度減退

自去年科創板正式開板以來,資本市場的生態正悄然生變,而隨着創業板加入註冊制隊列,市場的承接力度或待考驗。

某高級分析師向第一財經記者表示,當前上市企業數量不斷增加,大的層面是國家不斷構建多層次金融市場體系,操作層面是註冊制的推行。由於大量的市場供應短期內會分流資金,對大盤上漲帶來一定的壓力,結構上也會豐富投資者可選擇的標的,但是增加了投資難度。

企業IPO首發提速

Choice顯示,2019年1月~6月,每月發行上市的平均企業數量爲10.83家,其中2月、5月上市數量均不足10家,7月22日,科創板首批25家公司集體掛牌,當月A股上市總數達42家,合計募資資金509.91億元,此後每月登陸資本市場的企業數量雖有起伏,但均保持在兩位數。2020年7月,滬深兩市首發企業合計52家,總募集資金迎來階段高峯,爲1098.66億元,其中中芯國際(688981.SH)一家募資額佔據半壁江山。

2020年8月24日,創業板註冊制下首批“十八羅漢”上市,自此,企業的IPO之路實現加速,8月、9月(截至29日)首發家數分別爲63家、57家,募集資金分別爲647.01億元、601.33億元。

值得一提的是,2019年7月-2020年9月,單月發行上市的平均企業數量爲29家,其中2020年8月登陸A股的家數創下歷史記錄。

具體來看,據記者統計,科創板開板以來,截至2020年9月29日,共有182家企業上市,月平均數爲12.13家,同時,單是2020年9月,就有17家公司掛牌創業板。不難看出,註冊制下,科創板和新創業板對企業格外具有吸引力。

私募排排網未來星基金經理胡泊認爲,註冊制的出發點就是爲了建立多層次的資本市場,給企業直接融資提供便利,未來隨着註冊制的逐漸深入發展,上市公司的家數還會繼續增加,企業上市的速度也不會減慢。

部分次新股破發後股價持續走低

隨着A股市場的供給不斷增加,次新股的破發較此前也在提速。

9月9日,鋒尚文化(300860.SZ)成爲創業板註冊制下首隻破發的次新股,其發行價爲138.02元/股,隨後一直在首發價格線附近徘徊,截至9月29日收盤,公司股票報收133.79元/股;9月10日,美暢股份(300861.SZ)、時空科技(605178.SH)、新亞強(603155.SH)三隻次新股相繼破發,首發價格分別爲43.76元/股、64.31元/股、31.85元/股。這些次新股均在今年8月、9月上市,但上市後股價迅速走低,之後美暢股份、新亞強均出現小幅反彈,但隨後再次向下靠近首發價格線,時空科技則二次跌破發行價。

凱賽生物(688065.SH)8月12日上市,發行價爲133.45元/股,發行市盈率爲120.7倍,上市首日僅上漲17.65%,隨後股價持續走低,並在第四個交易日破發,截至9月29日,凱賽生物收盤價爲98.2元/股。

另一隻瑞聯新材(688550.SH)9月2日登陸科創板,股價亦是在其上市第四個交易日(9月7日)破發,截至9月29日,股價仍未反彈回到首發價格線。

除了上述這些,上市未到一年的次新股中,近日股價也在早已破發的基礎上大幅走低。其中9月28日,郵儲銀行(601658.SH)股價盤中再創歷史新低(4.47元/股),首發價爲5.5元/股;浙商銀行(601916.SH)、渝農商行(601077.SH)亦在遙望着首發價格線,另有豪爾賽(002963.SZ)股價近日再次破發。

“目前來看,市場還可以承接和消化這種壓力,但是也要保持上市的節奏。從美國市場來看,註冊制除了放鬆審覈,還需要嚴格退市制度。美國2012到2017年退市企業上千家,而我國不足百家。如果魚龍混雜,市場承接自然會有壓力。”上述高級分析師認爲。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