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情商的人都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質,遇到困難時,能冷靜對待,不驕不躁堅持到底,同時愉快地接受各種挑戰,並勇於創新。”

娛樂圈中除了黃渤的高情商之外,被公認的還有蔡康永。

他在《康熙來了》中不止一次幫小S打圓場,又一次次在《奇葩說》中深情的辯論着各類話題。

蔡康永這麼會說話,就不得不提起他的父親——蔡天鐸。

一、學霸變航運大亨,蔡天鐸在逆境中求生存

1912年,蔡天鐸出生於上海。

蔡天鐸家境殷實,父親是上海自來水公司的老闆,在上海灘,蔡家有着輝煌的過往,光是車子就有七輛,每天換一輛都可以不重樣。

“紈絝子弟”般一樣生活,但是蔡天鐸不僅沒有荒廢學業,反而成爲了一方學霸。

他在復旦大學入學考試的前一晚,跟朋友們外出喝酒,結果喝酒一時爽,起牀“火葬場”,他錯過了考試當天第一門科目的考試。

不過,畢竟蔡天鐸可是妥妥的學霸,最終他以總分第二名的好成績考入了復旦大學,成爲了復旦大學第一屆法律系的學生。

畢業之後的蔡天鐸不過二十幾歲,但是已經做起了律師。

蔡天鐸接手官司有三個條件,一是隻接被告的官司,二是不接離婚官司,三是不接刑事官司。

前兩個條件是爲自己積陰德,第三條是怕被人砍。

蔡天鐸對律師這個職業分析很透徹,年紀輕輕就已經在律師界站穩腳跟。

但是在這兵荒馬亂的時期,律師行業壓根掙不了什麼錢。

這種情況下,蔡天鐸不得已放棄律師,成立了輪船公司,做起了航運的買賣。

1941年,寧波在被侵佔之後,被迫實施了封鎖政策,軍需物資和藥物非常匱乏。

爲了解決這一扼喉之痛,蔡天鐸於1943年,毅然加入了爲寧波淪陷區運送必需品的上海中聯輪船公司,出任副經理,主要負責運輸業務往來。

在蔡天鐸的精明領導之下,公司的運輸業務逐漸得到擴展,並且擁有“安聯輪”貨船和“華聯”客輪,大小木帆船多艘,往返於東南沿海各大港口城市,運輸各類貨物。

自此,蔡天鐸成功從一名律師,“轉型”成爲了航運業的大亨,這與他過人的智商和極高的情商密切相關。而且在後期,這兩項關鍵因素也幫了他大忙。

二、家道中落,蔡天鐸重拾律師行當終逆襲

1948年1月初,上海中聯輪船公司買下了“太平輪”。

正是這艘輪船的到來,徹底改變了蔡家的命運。

1945年,從上海到臺灣的運輸業務非常繁忙,爲此,蔡天鐸所在的輪船公司租賃了“太平輪”號輪船,並於1948年買下了這艘輪船。

1948年的11月,國民黨軍隊在各個戰場節節敗退。

1949年,北平解放,敗北的國民黨權貴們只顧着逃亡到臺灣。

這時候,蔡天鐸的“太平輪”成爲了國民黨權貴們的寵兒,但是超載的“太平輪”,爲了躲避上海的宵禁,關閉了航行燈,在天黑的時候駛出了港口。

然而航行沒多遠,就撞上了另一艘沒開航行燈的輪船,沉入了海下。

正所謂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里。

太平輪沉沒的事兒很快傳到了各界人以及保險公司的耳中,蔡天鐸的航運買賣也就此破產,並且面臨着天文數字般的賠償金。

破產後的蔡天鐸只好異地謀生,奔赴臺灣,拾起了老本行,繼續從事律師職業。

由於他天資聰慧,在重新進入律師界之後,很快在律師界混得風生水起,最後成爲臺灣地區有名的大律師。

無論是船運大亨時期,還是大律師時期,蔡天鐸自身的影響,加上他爲兒子蔡康永創造的生活環境,都對蔡康永的情商產生了不小的影響。

三、蔡天鐸在“無意中”爲蔡康永創造提升情商的生活環境

移居臺灣後,蔡家依然保留着以前的生活習慣,蔡公館的訪客依舊川流不息,飯局與牌局日夜不歇。

在這樣的生活環境下,蔡康永面對着不同的人、參加着不同的社交場合,從小學會了察言觀色,塑造了自己的高情商。

1962年,50歲的蔡天鐸迎來了兒子蔡康永。

蔡康永從小被父母灌輸的思想是“只有清朝以前的書纔是好書,若不認識文徵明,就算不上是傳統知識分子”。

據瞭解,蔡康永從小飽讀清朝以前的書籍,而且從6歲開始就唱京劇,他和父親蔡天鐸之間的談資都是梅蘭芳。

11歲時,蔡康永就幫着父親一起拍賣油畫。

這些經歷,塑造了蔡康永的獨立性,也讓他在飽讀聖賢書的同時,有了富足的閱歷。

然而,對蔡康永影響最大的事情,還得是父親蔡天鐸的牌場莫屬。

提到打牌,蔡天鐸可謂是經驗豐富,熱愛無比,畢竟當年因爲打牌錯過了大學的一門畢業考試。

步入社會結婚生子會後,他對這項“活動”的熱愛依然不減。

那時的蔡天鐸每天都帶着母子倆出入牌場。

而蔡康永的母親不僅把自己打扮得婀娜多姿,還會幫蔡康永打理頭髮,整理衣服,帶着他去“會見”牌友。

而這些牌友大部分都是達官貴人,說話辦事兒都很有一套。

從小出入這種牌場,蔡康永也學會了察言觀色的本事,說話也變得伶俐了起來。

長相可愛,又嘴甜的蔡康永也深受這些達官貴人的喜愛,自然也得到了鍛鍊的機會。

除此之外,蔡天鐸的交際能力對蔡康永的影響非常大。

當時,蔡天鐸在交際場上,他都能應對的遊刃有餘,從不讓氣氛冷場。

蔡天鐸的牌友都非常欽佩他的交際能力,很多牌友都盛讚他“輸錢還說笑話”的風度。

在蔡天鐸的影響下,從小耳濡目染父親魅力的蔡康永,自然而然地學會了這項交際的技能,對他高情商的養成起了很大的推動作用。

正是如此,蔡康永在入學之後,表現非常優秀。

從小蔡康永就在貴族學校上學,他的同學們無一不是家財萬貫。

這種情況下,蔡康永仍然是出類拔萃:15年班長、學生會主席、評劇團主演、全省演講冠軍、全省作文冠軍,教育部長髮獎狀、照片上報紙頭版、載入校史。

蔡康永可以把握人脈,並且能夠“籠絡”住人心。

憑藉着從父親、家庭、牌場裏學來的“本事”,蔡康永在學校成爲了一個“很會辦事兒”的人,他的屁股後面永遠跟隨着很多學生。

因爲他不僅能幫同學們逃脫處罰,還可以在上課的時間帶着學生們自由地出入學校。

這時候,籠絡人心成爲了蔡康永的“特長”。這一優勢讓蔡康永如魚得水。

四、“拼爹”的時代,蔡天鐸很“給力”

雖然蔡康永在貴族學校裏混的風生水起,但是在讀高中之後,情況似乎變得不是那麼的“樂觀”了。

高中的時候,學校湧入了一些“異類”——社會生,這些社會生的加入,讓蔡康永第一次認識到了貧富差距,他的內心泛起了波瀾。

他察覺到了命運的不公,而且把這種不公看做是一種恥辱。

因此,作爲校刊編輯的他,開始大量抨擊達官顯貴的“骯髒嘴臉”,最終被學校記大過,蔡康永休學回家。

休學後的蔡康永憑藉自己的本事,考上了一所大學的外文系。

雖然蔡父蔡天鐸希望兒子能夠繼承自己的法律事業,但是面對蔡康永的選擇,蔡天鐸妥協了,但是唯一的要求是學歷不能止步於本科,讓他繼續去美國深造。

這次蔡康永沒有反抗,他同意了父親的想法,但提出了一個條件,就是出國不學別的,只學電影。

蔡天鐸不僅同意了,還動用了畢生的人脈,幫助蔡康永更好地挺進演藝圈。

在蔡康永決定學電影后,蔡天鐸就跟自己的牌友——導演胡金銓打好了招呼。

大哥蔡天鐸一發話,胡金銓馬上爲蔡康永寫了推薦信,幫助他順利進入了加州大學。

蔡康永學成歸來後,蔡天鐸再顯人脈圈的“神力”:爲蔡康永找到一份電影教學的工作,並且讓僅僅剪輯了預告片的蔡康永成爲電影《客途秋恨》的製片經理,甚至讓蔡康永代表導演許鞍華出席戛納影展。

之後,蔡天鐸聯繫了周乃忠,讓他自掏腰包將蔡康永的小說《阿嬰》拍成電影。

不得不說,在“拼爹”的時代,蔡天鐸真的是很給力了。

小S還在披着牀單模仿王祖賢的時候,蔡康永已經讓王祖賢來出演自己的電影。

靠着蔡天鐸的人脈,讓蔡康永的事業順風順水。

蔡康永憑藉着幾個劇本進入到香港邵氏公司之後,根本無事可做,只能去做羣演。

眼看前途渺茫,蔡康永就回到了臺灣。這時候蔡天鐸利用自己的人脈,安排蔡康永進入了《中國時報》做專欄記者。

正是這次記者的經歷,讓蔡康永對自己的人生、對演藝圈都有了更深刻的認知。

剛剛進入《中國時報》的時候,蔡康永的內心也是忐忑不安,因爲當時與他並列的都是像龍應臺這樣的大咖,反觀自己的實力,蔡康永不免心中打鼓。

但是當他採訪了著名導演王家衛之後,內心發生了徹底的轉變。

在採訪過程中,蔡康永提到了王家衛拍文藝片的問題,其實在提問題之前,蔡康永心裏已經有了官方答案,但是王家衛卻給了一個意料之外的回答。

王家衛覺得自己技不如人,拍大衆電影拍不過別人,所以才拍文藝片。

王家衛的實誠讓蔡康永的內心爲之一震,從此他不再以作家自居,而是轉爲創意人。

轉型的路上,蔡父蔡天鐸無疑又幫了大忙,憑藉着張愛玲外甥女張小燕的關係,安排蔡康永做了《翻書觸電王》的節目主持人,之後頻頻在公衆露面。

正是因爲如此,蔡康永的高情商和會說話的才華很快被王偉忠發現,於是就邀請他錄製一檔談話類節目《康熙來了》。

而在錄製《康熙來了》之前,蔡康永又無形中“秀”了一把自己的高情商,那就是要求搭檔必須是小S。

因爲他看到了自己和小S的匹配之處,這纔有了受人喜愛的《康熙來了》。

如今只要提到蔡康永,就能想到小S,這也是對他們這對黃金搭檔最好的肯定。

他們二人之間無法說是誰成就了誰,或許說兩個人互相成就更爲貼切。

小S曾坦言,若沒有蔡康永在身邊,自己也許會瘋掉;而蔡康永也說過,遇到“諧星”小S的伶俐灑脫幫了自己很大的忙。

長時間以來,蔡康永都被大衆認爲是與何炅、黃渤一樣的高情商的代表。

蔡康永也出版過幾本關於情商的書,但是卻有很多人好像誤會了他的高情商。

第一季《奇葩說》中,有些觀衆認爲,蔡康永太過於圓滑世故、油腔滑調,雖然看起來八面玲瓏、體貼周到,卻好像保持着一種美好和善的假面。

但蔡康永卻說,真正的高情商,不是一味地去容忍別人,而是好好和自己相處的同時,也能把別人放心上。

深以爲然,看透世事,才能體面。

蔡康永到底看透與否,外人不得而知,但是那個曾經抨擊世界不公平的孩子,那些棱角如今也被世界磨平了。

文|阿果

圖片均來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作者刪除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