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爲新一代信息技術與製造業融合的產物,工業互聯網在傳統企業變革、加快產業升級等領域發揮着重要作用,並逐漸演化成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重要戰略高地。

然而,隨着規模的不斷擴大,工業互聯網也遭遇了諸如平臺支撐能力薄弱,行業應用門檻較高,安全風險保障不足等核心難題。面對產業多階段、多維度的數字化轉型需求,如何把軟件核心技術真正做到自主、可控,如何改善硬件基礎設施,如何打造安全的生產環境,如何實現數據互通互聯等成爲工業互聯網落地生根的重點。

近日,由北京軟件和信息服務業協會(簡稱“北京軟協”)發起成立的工業互聯網專委會籌備會在太極計算機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太極股份”)召開。來自北京軟協、中國信通院、工業互聯網專委會(籌)發起單位代表等50餘人共商共議,共同探討新形勢下工業互聯網的現狀與未來,共話工業軟件國產化發展,並積極諫言獻策,構建新模式,打造新生態,太極股份總裁助理、工業互聯網專委會(籌)會長李慶致歡迎詞。

聚各家之所長,合力打造工業互聯網新生態

今年,兩會工作報告明確提出要“全面推進‘互聯網+’,打造數字經濟新優勢”。4月初,《中國科協2020年服務科技經濟融合發展行動方案》發佈,提出打造“科創中國”服務品牌,並設定了一系列具體目標。

作爲國內最早成立的軟件行業協會之一,北京軟協積極參與到“科創中國”行動中來,並在中國科協學會服務中心支持下,攜手七大新一代信息技術領域的百餘家企業共同發起“數字生態新優勢行動計劃”。

在工業互聯網領域,北京軟協攜手太極股份、用友網絡、海爾數字、石化盈科、綠盟科技、索爲系統、寄雲科技、弘璣Cyclone等29家發起單位,發起“數字生態新優勢行動計劃”,創建工業互聯網專委會(籌)。

作爲成員溝通的橋樑、產業融合的平臺,專委會(籌)以建生態、促合作、助發展爲目標,發揮產業聚集優勢,合力打造產業生態。專委會(籌)將整合產學研用等優勢資源,推進工業互聯網產品、解決方案和應用的創新與落地,以此提升企業轉型升級的能力。

據工業互聯網專委會(籌)祕書長戰天明介紹,在生態建設方面,爲推動成員間夥伴式合作,專委會成員將各自梳理產品優勢,求同存異,並在業務、商務、技術、服務、資源等方面積極展開合作;同時,各成員將各自推動系統間互聯互通,實現數據對接;此外,專委會(籌)將着力推動工業互聯網開源技術的生態建立,推動國產化軟件生態發展。在這樣的目標驅動下,專委會(籌)期待更多行業夥伴的加入。

在合作共贏方面,專委會(籌)將承擔起政府課題的聯合申報,支撐相關委辦局在工業互聯網方面的政策、項目,積極與其他分會、專委會開展合作,以此促進新技術的推廣應用,推動工業互聯網產學研用資源整合。

在助力發展方面,專委會將積極徵集優秀的解決方案和案例,成員間也將共同開展央企客戶調研活動,定期開展主題討論和知識分享,支持成員企業的新產品和行業應用發佈。同時,專委會將着力建立工業互聯網專家庫,梳理行業人才發展,並開展行業自律,促進行業良性發展。

太極不忘初心,再次使命召喚

中國電科緊握“新基建”帶來的新機遇,加速新一代信息基礎設施建設,用責任與創新鑄就國家可信賴的網信事業“大國重器”品牌。

作爲中國電科旗下軟件與信息服務業龍頭企業、中國電科自主可控總體單位,太極自1987年成立以來,爲中央部委、地方政府、大型集團企業提供了重要的信息化支撐。

作爲“IT服務國家隊”,太極始終不忘國家與時代賦予的使命。在“做中國最優秀的數字化服務提供商”願景指引下,太極數字企業已服務了60%以上中央企業,3000餘家大中型、集團型企業,涉及能源、製造、金融、電信、交通等行業,攜手夥伴和用戶在企業生產域和管理域兩端同時發力。

當前,世界經濟正處於動能轉換的換擋期,傳統工業企業的數字化轉型也面臨着產品創新、管理創新、市場創新等實際問題,而工業互聯網成爲其數字化轉型中提升創新和應用水平的核心抓手。

太極股份總裁助理、工業互聯網專委會(籌)會長李慶認爲,針對於工業互聯網生態屬性強,行業關聯度廣等特點,要確保工業互聯網實現高質量發展,就要求產業主體能夠有機聯動,高效運轉,生態組織不可或缺。

在服務“工業數字化轉型”使命中,太極股份期待與生態夥伴一起,發揮主軟硬件基礎、計算技術、工控安全等優勢,逐步解決工業互聯網核心技術難題。通過全要素、全產業、全價值深度互聯,爲工業企業業務的開發、運營提供有力保障,助力企業數智化轉型,合作伙伴共贏發展。

太極TECO工業互聯網 助力頭部企業高質量發展

隨着內外部環境的變化,我國高科技產業核心技術,如5G通訊、半導體、芯片、人工智能、網絡安全等面臨着“斷供”的窘境。太極股份企業BG工業創研院總經理彭麗林表示,只有健全產業鏈佈局、補齊短板,實現關鍵技術的自主可控才能應對危機。此時,只有發揮產業優勢,集中力量辦大事,運用科技創新實現技術突破,才能加快推進我國在關鍵領域的研發和生產進程。而在這個過程中,彭麗林認爲有兩個問題亟待解決。

首先,高精尖技術需要體系化突破。以工業“大腦”爲例,作爲工業的靈魂,它是以數據利用爲核心的工業數字化智能軟件。通過封裝工業技術、工業原理、領域知識、算法模型等,發揮工業數據的價值,以此提升工業製造的水平。

其次,知識密集型能力需要生態運營。創新需要廣泛對接社會化服務力量。藉助於高端的人力資源貢獻知識與能力,真正做到高質量生態和共同受益。而目前,高端人力資源較爲分散,需要進行資源型聚集才能實現共創共建。

作爲國家重大信息化工程的主要承擔者,太極自主研發了專注於工業智能分析與應用的TECO工業互聯網平臺,創造性地將邊緣計算、工業大數據和人工智能等先進技術緊密結合,爲工業企業提供從傳感器數據採集、實時數據存儲與轉換,到工業大數據多維分析、可視化建模和行業應用構建的一站式服務,爲企業提供安全應急管理、設備運行評估與優化、綜合能源管理和經營管理分析等智能化業務應用。

據瞭解,在助力工業企業數智化轉型升級方面,基於太極TECO工業互聯網平臺,可以幫助企業提升數字化生產監控、智能化安全管控和智慧化運營管理等能力。尤其是針對於企業安全生產,通過深入分析企業安全隱患,依託TECO工業互聯網體系,以數據驅動爲基礎、物聯互通爲保障,展示企業實時態勢場景,實現對企業生產的安全監測、監測告警和應急處置。

目前,太極TECO工業互聯網已服務了中國電科、中國華能、浙能集團等衆多行業龍頭企業,助力工業企業實現數智化轉型和高質量發展。

就核心技術難題,各企業紛紛諫言

在圓桌討論環節,來自於中國信通院、用友網絡、石化盈科、寄雲科技、弘璣Cyclone和索爲系統的專家就新形勢下工業互聯網的發展、工業軟件國產化,以及成員企業在專委會(籌)的擔當和職責等問題進行了深入探討。

針對於核心技術問題,他們認爲,隨着國家政策紅利持續釋放,工業互聯網平臺建設合力逐步增強。面對不同行業、不同企業的數字化基礎參差不齊,工業互聯網平臺數據採集難、成本高、效率低,配套開發環境和工具發展滯後等問題,各企業應圍繞邊緣計算、工業機理模型、人才引進等問題開展協同攻關,共同提升技術支撐保障能力。行業企業、科研院所等應進一步深化合作,持續推進標準體系建設,以此引領技術創新、組織變革和模式轉型。

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工業互聯網與物聯網研究所副總工程師羅松認爲,工業互聯網是數字化轉型的路徑和方法論。當前,工業互聯網應用場景逐步聚焦、新模式新業態加速湧現,“四梁八柱”政策體系不斷完善,工業互聯網網絡體系建設初見成效,標識解析體系開啓規模化發展。可以說,工業互聯網平臺發展進入落地深耕階段,企業應用效果顯著。

同時,來自於綠盟科技、濤思數據等成員企業代表也分別就工業互聯網的安全能力構建、開源等話題進行了分享。

分享嘉賓表示,各界應大力倡導開源在工業互聯網的應用。利用開源模式構建工業PaaS生態系統,開創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的新座標。此外,在工控安全方面,針對工業互聯網的邊緣層、工業IaaS層、PaaS層等應進行分層部署安全防護措施,健全工業App應用前的安全風險監測機制,強化平臺和App應用過程中的安全防護能力。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