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治村之计”上升到国家法治层面的“治国之策”,作为“后陈经验”发源地的白洋街道后陈村一直以来秉持初心,深化“后陈经验”,以民主促民生,以民主促发展。16年来,后陈村实现了党员干部“零违纪”、村务事项“零上访”、工程建设“零投诉”、不合规支出“零入账”的“四零”记录,成为新时代乡村治理的生动样本。

在白洋街道后陈村的会议室里,村党支部书记陈忠武正和村两委组织召开村务联席会议,讨论如何提升居家养老食堂的服务质量。每个月像这样的会议,后陈村会举行三次。“每个月的15号我们会进行‘双诉职,两反馈’,村里的钱用到哪个地方,要让村民知道,公开栏里也要公开。同时,我们也会认真听取村民的反馈,了解村民需求,为村民多做事。”后陈村监督委员会主任陈玉球介绍道。

2004年6月18日,后陈村选举产生全国第一个村务监督委员会,开启村务民主管理实践探索的序幕。十六年来,后陈不断将组织建设、监督内容、效能评价等方面规范化,创新村务监督制度,通过村务监督委员会这个桥梁,让村务公开、村民议事、网格管理等各种基层治理机制整体运作起来,实现村民与村干部、村民对村级事务的信息对等。通过采取值班、联户走访、信访调处等举措,及时收集民意,促进村级组织及时处理问题,形成了农村基层自我发现矛盾、内部化解矛盾的纠错机制。

“没有这个监委会成立以前,干部做了一点事情群众怕干部捞好处,干部也不敢做实事,现在有监委会成立以后,我们村里面这些干部也大胆起来了,为群众做实事,多做事。”后陈村村民洪孝广笑着说道。

围绕村民所需所盼,后陈开展农村改革、重点项目征地拆迁、“五水共治”“三改一拆”、大花园建设等重点工作,大力助推乡村旅游、现代农业等绿色产业蓬勃发展。“我们后陈村以前人均收入只有几千块钱,但自从村务监督制度成立以后,也给村民的带来一定的收入,比如说外来人员管理,给出租房出租,村里的经济每年的分红。我们现在的人均收入达到了3万多,真正达到了小康水平。”后陈村党支部书记陈忠武说。据了解,16年来,后陈村的集体资产从1000万元增长至近8000万元;村级分红由每人500元逐年递增到每人2400元,村民的钱袋子越来越鼓,生活水平也越来越高。

如今的后陈村,是一幅山清水秀、其乐融融的新农村白描画,小桥流水、树木郁葱,民居错落、大道宽敞,儿童嬉笑追逐、逗趣打闹,老人交谈甚欢、鼓掌叫好。村内的廉政文化公园、民主广场、村便民服务中心等场所无一不蕴含着深意。后陈一改昔日村务财务管理混乱的问题村、上访村面貌,华丽转变为村风和谐、村容洁美、村民富裕的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