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東方亦落

資本的力量極爲強大,近些年被資本捧紅炒熱的生意也不在少數,只不過許多生意到了最後全是一堆泡沫。以至於現在看到火爆的領域,都要想一想是否又是資本的金錢遊戲。

這不最近社區團購又火了。9月中旬,阿里巴巴CEO張勇在其集團總裁會上宣佈由盒馬事業羣組建盒馬優選事業部,這意味着繼京東、美團、拼多多、滴滴等巨頭之後,又一互聯網巨頭正式加入社區團購賽道。

從現實來看,各家巨頭對社區團購都相當用心。

今年6月,滴滴宣佈成立橙心優選事業部,主打低於市場價的秒殺產品,橙心優選事業部總經理由滴滴高級副總裁陳汀擔任,直接向CEO程維彙報;

隨後的7月,美團也宣佈成立優選事業部,由美團高級副總裁陳亮負責;

8月,拼多多旗下社區團購項目“多多買菜”小程序上線,爲了爭搶優質資源,拼多多補貼高達10億元,而且“多多買菜”平臺每銷售一單,商家能抽取10%~15%的提成,這一數字遠高於其他平臺。

其實在更早的2018年,京東就已嘗試過京東區區購、友家鋪子、小七拼幾個社區團購業務;同年12月,蘇寧易購宣佈上線社區拼團服務。

在今年以前,社區團購已有過一次爆發式增長,但就和出行、外賣領域一樣,熱錢湧入加速了洗牌,許多供應鏈不完善、資金鍊斷裂的玩家都成了別人成功的墊腳石。

而那些最終勝利的玩家卻也並非高枕無憂,而是要承受資本過熱下的泡沫帶來的負面影響。資本慣會“拔苗助長”,這一點在以往的許多次互聯網行業初期發展過程中可以看到。資本也最是無情,一旦行業暴露弊病多半就會迅速撤離,所以在最初的熱度之後,社區團購也一度受到資本的冷落,使得原本就艱難的狀況雪上加霜。

但今年疫情的爆發又讓社區團購受到資本的青睞。根據天眼查不完全統計,今年中國社區團購和生鮮電商領域累計融資超過10次,總金額高達百億元。

社區團購本質上是社交電商,活動範圍主要在社區,能夠利用線下的社區強社交模式來促進商品銷量,而且消費者直接去門店提貨也十分方便。更重要的是社區團購的門檻很低,商家只要有貨源,沒有實體店也無所謂,因爲社區團購活動主要在線上運營即可。

相比於傳統的電商模式,社區團購的消費人羣更爲固定,能夠讓用戶對商家建立更強的信任感和更高的忠誠度,也能更好地進行裂變式傳播。這種強烈的區域特質在疫情期間更是受到歡迎,也是讓社區團購重新火熱的重要因素之一。

經過多年的發展,傳統電商模式已然高度成熟,這也意味着其增長空間越來越少。而社區團購屬於新零售中的一種,可以通過新的運營模式和營銷方式開拓新的增長空間,給巨頭們提供新的盈利渠道。對傳統電商而言,社交、下沉、線上線下互通一直都是難以彌補的短板,而這些恰好是社區團購的核心要素,自然也就更能吸引互聯網巨頭入局。

更何況,社區團購所屬的新零售正改變人們的購物方式與生活方式。用馬雲的話說:新零售充滿着光明的前景。傳統零售行業已然到了轉型的關口,未來的零售行業必然是新零售的時代。

社區團購當然也是“新零售時代”的重要組成部分。不過與上一次的火爆相比,這次再受到青睞,已不再是資本泡沫所致,而是在該模式自身的優勢、大環境的影響、用戶的需求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之下出現的結果,資本和巨頭是看到了用戶真實的需求和社區團購的發展前景之後才進入的。

可以預測在下一階段,社區團購的“戰火”會因巨頭和資本的湧入再度燃起,只是這次不再是資本炒熱的泡沫,而應該會以更健康、更成熟的模式發展,也將給用戶帶去更多選擇。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