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三萬

摘要:1950年到1953年的朝鮮戰爭,是二戰結束後美國參與的第一場局部戰爭,對於二戰之後的世界格局具有非常深遠的影響,那麼,美國是怎樣看待朝鮮戰爭的?

1950年到1953年的朝鮮戰爭,是二戰結束後美國參與的第一場局部戰爭,對於二戰之後的世界格局具有非常深遠的影響,那麼,美國是怎樣看待朝鮮戰爭的?

從國民整體性格來說,美國更偏向於是一個理科生,我們好歹在八十年代還流行過一陣文青病,美國對文史感興趣的,相當小衆,不過作爲匯聚各國高端人才的移民大國,歷史專業的研究也同樣蠻犀利的。而且我們有一說一,在美國搞歷史研究,也未必完全沒有私貨,但是社會氛圍真的很寬鬆,包袱和限制確實比我們少。關於抗美援朝這段歷史,美國對這場戰爭的歷史記載,整體大框架還是完整和基本屬實的。

相反我們國內的相關記載,到九十年代,主流觀點都還是從我們自己謀劃出兵開始敘述,宏觀上還反覆強調一個觀點,美國出兵朝鮮,是要以朝鮮爲跳板,對我國進行侵略,這個觀點到今天還有很多人信以爲真,但很可惜,這個觀點卻是錯誤的。國內官方第一次全面而且相對客觀的描述抗美援朝戰爭,應該是央視一部專題記錄片《共和國戰爭》,那是第一次在官媒上看到這場戰爭起因,是因爲朝鮮先進攻了韓國。美國對這場戰爭的記載,大致上就是以各方跨過三八線爲標誌,把這場戰爭分成幾個階段:

第一階段是朝鮮跨過三八線,進攻韓國,並很快攻佔漢城,然後一路南下。聯合國通過決議,由美國牽頭,組成聯合國軍出兵朝鮮。韓國在美軍及聯合國軍援助下,在洛東江一線苦苦支撐,就是這一階段。聯合國軍的成立是爲了支持韓國,對抗朝鮮,並不是針對中國。聯合國軍在麥克阿瑟帶領下,抗擊圍攻釜山防禦圈的朝鮮人民軍,然後組織仁川登陸,一舉逆轉戰局。當時美國有多強大家都知道,打朝鮮基本就是職業拳手打幼兒園小朋友,無可否認聯合國軍將人民軍的攻勢全面瓦解,並乘勝收復漢城。問題在於聯合國軍勝利之後,原本包括美國在內,都是不願意打過三八線的,是麥克阿瑟執意繼續進攻,準備徹底解決朝鮮,就這樣美軍跨過了三八線,開啓了戰爭的第二階段。

當聯合國軍已經有先頭部隊飲馬鴨綠江時,麥克阿瑟始終認爲中國不會出兵,而實際上第一批入朝的志願軍早已經楔入了東西兩線聯合國軍之間的大山深處……事後來看,其實我們以前的宣傳,爲顯示麥克阿瑟的狂妄,也已經透露出一些美國並無入侵我國的意思,這些宣傳的原話大概是麥克阿瑟叼着他從不放煙絲的玉米芯菸斗,跟記者們吹牛,戰爭就要結束了,他的孩子們在聖誕節前就可以回家了——如果聖誕節就回家說明麥克阿瑟在解決朝鮮後並沒有繼續進攻中國的打算。然而接下來就被志願軍打了個屁滾尿流。

接着志願軍對美軍接連發起了第二次、第三次戰役,是以極大的犧牲,打出了“從北到南,一推就倒”的豪邁,也是打的李光耀回憶第一次在海關享受黃種人受到尊敬的時候,打得麥大帥灰頭土臉,灰溜溜回家去寫他的“老兵不死”。然而我們一窮二白的國力也大大限制了志願軍的戰力發揮,原本我們打到三八線之後,彭老總也認爲已經到了到張力極限,但是主席要求我們也跨過三八線,爭取一個政治上的主動,於是志願軍克服重重困難,跨過三八線,也開始戰爭的第三階段。志願軍攻克了漢城,同時也把自己後勤保障跟不上的弱點暴露出來,遇到個老老實實打仗的李奇微,喫了悶虧,彭老總下定決心,退過漢江,而後雙方在三八線一直僵持拉鋸了幾年,誰也沒有便宜可佔,直到停戰。美國的正經歷史記錄有一點很好,沒有貶低志願軍,對志願軍的評價都很正面,當然對志願軍的裝備、後勤是別指望說什麼好話了,這一點我們自己也確實沒什麼好話說。

美國關於朝鮮戰爭的書籍不少,高中歷史課本上也是有涉及朝鮮戰爭的,有興趣的可以去找來看看,當然最好是看英文原版的。

接下來,我們談一談美國課本上如何寫的,談一談美國朝鮮戰爭親歷者是如何書寫朝鮮戰爭的,還有美國的那些大腕們是如何看待朝鮮戰爭的。

朝鮮戰爭這麼重要的戰爭,一定會出現在美國的歷史課本中的,主要出現在公立學校高一年級的歷史書中。(現在傳播比較廣的就是人民日報社美國分社記者管克江翻譯的內容)。

整個章節寫了戰爭背景,戰爭起因,美國參戰,仁川登陸,以及中國參戰,最後就是和談成功。

整個書中寫的還是比較客觀:對戰爭起因則認爲是斯大林慫恿了朝鮮進攻韓國,美國是爲了援助盟友而參戰,並且在仁川登陸後,一舉扭轉了最初極爲不利的戰況。

當美國和聯合國軍將朝鮮趕出韓國地域後,杜魯門擔心如果繼續向北進軍,會惹怒中國出兵參戰。而麥克阿瑟堅持統一半島,並要幫助組建新政府,就像日本一樣。而且麥克阿瑟拍胸脯保證:不會激起中國大規模入朝作戰,就算中國來了,美軍也能控制住局勢,將朝鮮半島統一了。

書中,對於美國的失敗,毫不掩飾,因爲麥克阿薩一意孤行導致了戰爭失利,而且不聽國防部的指揮,麥克阿瑟被解職。後來,雙方經過多次拉鋸戰,最終在三八線形成了一個靜態的防線……

總體而言,美國曆史書寫得還是比較客觀,是美國越過三八線想統一半島,結果導致了中國擔心下一步會遭到侵犯,而大規模出兵參戰。

美國曆史教科書《世界歷史》中寫的清清楚楚:戰爭的起因,是因爲北方進攻南方(進攻韓國),美國爲了保護這個盟友出兵併成功扭轉了不利戰局。戰爭局勢變化的關鍵是因爲麥克阿瑟的盲目自大:杜魯門總統原本反對越過三八線北進,擔心擴大戰爭,但麥克阿瑟堅決主張北進,徹底解決朝鮮問題。

由於麥克阿瑟的一意孤行,隨着志願軍入朝參戰,戰爭局勢瞬間又出現了扭轉。杜魯門也乘機以麥克阿瑟違反國家戰略的名義,將他撤職。

對於志願軍的實力,美國軍方更是給予了極高的評價:志願軍是美軍在二戰以後遇到的最強硬的對手。最後,我們必須承認,志願軍的戰損確實比美軍多。需要強調的是,雙方對戰損的記載差異很大,但考慮到美國的侷限性(我國當時以志願軍的形勢參戰,美國又未取得戰爭的勝利),考察我國陣亡人數必然不真實。考慮到雙方都比較重視死者,不可能有士兵不明不白死了,因此雙方對本國死亡人數的計算還是基本準確的。我國確認的烈士最新的數據有197853人,美國確認的死者有36574人,雙方戰損、實力差距很大,這是我們必須承認的。

很多人都以爲朝鮮戰爭美國是打了敗仗,但對於講究法律和遊戲規則的美國人來說,朝鮮戰爭最後簽訂的是“停戰協定”,又不是投降協定,怎麼能說成打敗了呢?確實也有一些美國人認爲是敗仗,也有一些這方面觀點的書籍和文章,但這裏就有人特別喜歡選用這一觀點的書籍和文章,並大加渲染,搞得好像美國人都認爲自己被打敗了。而實際上大部分美國人都沒有認爲朝鮮戰爭打敗了,看看美國的朝鮮戰爭紀念碑,就很清楚了,美國的主流觀點是,“我們保衛了和平”。而對越南戰爭,美國人才會覺得是敗了,也因此進行了很深刻的反思。

美國作者貝文·亞歷山大寫的《朝鮮:我們第一次戰敗》,就是在這裏知名度很高的,作者是美國著名的軍事歷史學家、軍事戰略專家,因爲作者是朝鮮戰爭的親歷者,用他的筆娓娓道來時,引起了世界範圍內的廣泛關注,此書在中國有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於2003年10月1日出版。但這並不是美國官方或者說主流的觀點,只是貝文·亞歷山大個人作爲親歷者對這場戰爭的反思。

在這本書中,作者寫道:美國在南朝鮮和一些聯合國成員國的支持下,贏得了一場針對北朝鮮的戰爭,卻輸掉了另一場針對紅色中國的戰爭。

我們把朝鮮戰爭看成是一個戰爭,美國人看成是兩場戰爭,第一次就是朝鮮侵略韓國,美國帶着正義之劍去幫助韓國,結果取得了勝利。第二次就是麥克阿瑟要北上統一朝鮮半島,紅色中國爲了保護其家園免遭潛在的入侵威脅,而進行參戰並獲得了勝利。

這本書,從朝鮮戰爭發生的起源,到美國戰略的制定,到麥克阿瑟執着地堅持導致戰略的轉變,以及在戰爭中表現出來的殘酷,以及各國後面的博弈,一層層展開,寫得十分詳細。

書中認爲,朝鮮戰爭是美國的一場失敗的戰爭,從情報到指揮官麥克阿瑟都誤讀了中國保護家園的決心,最終收穫了苦澀的回憶。整個書中,對中國志願軍還是給予了高度的認可和評價。

對於朝鮮戰爭,美國的大人物們還是表達了自己的看法。

在朝鮮時我們就已經意識到了,中國的志願軍是我們美國兩次世界大戰以來所碰到的最強硬的對手—— 馬歇爾(美國陸軍五星上將,陸軍參謀長,美國陸軍的掌門大佬)。能得到馬歇爾如此高的評價,確實不容易。

接替麥克阿瑟擔任聯合國軍總司令的李奇微,也有回憶錄,有興趣的朋友可以自己去看下。

“我當了一輩子步兵,同德國步兵、中國步兵打過仗,也看過美國步兵、蘇聯步兵打仗,德國兵很優秀,但最優秀的我認爲還是中國步兵。”—— 法勒·霍利克上將(北約北歐部隊總司令)這傢伙後來當了北約總司令的,但在朝鮮戰爭中被我志願軍俘虜,想來,他的評價是非常中肯的。解放戰爭後的中國陸軍,確實是世界上數一數二的存在。

(本文圖片來自網絡)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