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祖国日益强大,留学生学成归国的比例,也越来越高了。特别是今年的疫情,让大家都看到了外面的“风景线”,更是坚定了回国的想法。

但是,在13年前的2007年,那个公知盛行的魔幻年代,从清华大学走出去的学子颜宁,跟随她的恩师施一公先生踏上回国的路程,引起过不小的反响。

颜宁出生于1977年,从小就是个标准的“别人家的孩子”,19岁考上清华大学,27岁在美国获得博士学位,之后三年,从事博士后研究。30岁回国,在母校清华任教。

光是看颜宁的这一连串简历,就知道她不简单。

不过,让她火出圈的,应该是她的颜值,略施粉黛,扎着马尾辫,有一种女神的既视感,在一众老师里面,立刻脱颖而出。

颜宁曾做客央视栏目《开讲啦》,出场就收获粉丝无数,跟撒贝宁的一番对话中看得出来,不仅拥有好看的皮囊,且灵魂也很有趣。

有的人的成功,靠一张脸;有的人的成功,靠的是长年累月的坚持,脸蛋就只是美给自己看的。

颜宁就属于后者,她喜欢“宅”在实验室里,通宵达旦地跟数据打交道,满脑子都是学术问题。

而回到清华的颜宁,接受了很多光环,比如:最年轻教授和最年轻的博士生导师。

颜宁在清华园里,有自己的实验室,有自己的团队,还获得“影响中国”2017年度科技人物称号。

但是,颜宁还是去美国了!

2017年,她获奖的前几个月,接受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的邀请,成为普林斯顿大学分子生物学系的终身教授。

关于颜宁的离去原因,坊间众说纷纭,其中最被人认同的,是她竞选院士失败。

当年,颜宁进入中科院院士候选人名单,如果成功当选,就会创造最年轻的院士记录,然而事与愿违,最终还是落选了。

可以说,颜宁步入了恩师施一公先生的后尘,施一公先生第一次竞选院士,也败北而去。

最终,师徒二人,又先后离开清华。

施一公辞去清华大学副校长的职位,南下筹建西湖大学,并出任校长职位,据传闻,跟清华干上了,曾放言5年内超清华。

颜宁去往了美国,两年后的2019年,当选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

墙内开花墙外香。

当不了中国科学院院士,却当了美国科学院院士,这则教育类的资讯,引起过很大的反响。

只是,又能如何呢?木已成舟,覆水难收。何以叹惋,何以解忧?

对于颜宁出国,评价褒贬不一。

一些人表示理解,认为科学无国界,美国的科研条件好一些,去到那里可能会有更好的发展。

还有一些人并不支持,觉得科学家有国界的,而且颜宁的这种做法,更像是因为自身的不满,出于一种报复心理,才去的美国。

但颜宁的成果,是有目共睹的。

2014年,颜宁带领一支年轻的团队,首次成功解析了人源葡萄糖转运蛋白GLUT1的晶体结构和工作机理,要知道,这可是困扰生物界半个世纪的难题,过去几十年里,欧美国家的屡次攻关都已失败告终。

很多人要问了,这是啥?

通俗的解释就是:攻克癌症和糖尿病的征程中,再次迈出关键的一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