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華成與魚篩

上篩

織篩

文/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劉藝明 通訊員梁平 圖/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陳楓

一把刀,一雙手,再加上幾根竹和古老的測量工具,年近70歲的張華成,正在堅守着老一輩傳承下來、他從事了40多年的行業:九江傳統魚篩製作。每個魚篩的製作工序繁瑣,需要三個小時才能製作完畢。如今,手工竹製魚篩正在慢慢被現代化的機械生產和新材料侵蝕市場空間,他和他的傳統技藝將何去何從?目前九江也正準備爲九江魚篩製作申請非物質文化遺產,這個舉動又是否能將這項接近失傳的絕活重新活化?記者近日走進了華叔的工場,嘗試去了解一下九江魚篩的前世今生。

往昔:九江魚篩製作曾是“國標”

南海九江上西村一眼池塘邊,靜靜地徜徉着一間並不起眼的小磚屋。今年68歲的張華成,在這裏經營着一個專門製作九江傳統竹製魚篩的小工場。華叔說,他的手藝來自於已故的老丈人。上世紀70年代,華叔與妻子鍾朵蓮結婚,他也就從妻子那裏學會了這門傳統手藝,一做便是40多年。

據《廣東新語》等古籍記載,九江人從西江捕撈魚花進行養殖已有五百年的歷史。隨着魚苗業的興盛,九江漁具也得到了長足發展,併成爲珠江三角洲有名的漁具集散地。在這種背景下,魚篩就在九江應運而生,其主要用於清除魚花中的敵害和魚花分級。魚篩用經過精細加工的光滑圓細的竹篾編成,呈半球形,口徑約60釐米,深約30釐米,篩目狹長,以“朝”(zhao)數表示篩號大小。“朝”大概就是魚花生長的天數,比如7朝就代表魚篩能篩選出生長7天以上的魚花。使用7朝的魚篩,生長7天以上尺寸的魚花就會留在魚篩內,7天以下則會順着水流流出魚篩的間隙。

一套魚篩,篩目大小不一,篩號達30多個。由於九江的魚花在國內曾輝煌一時,因而各地的魚篩都以九江的爲“國標”。據華叔說,除了九江本地的魚戶外,遠至海南、江西、湖南、江蘇等全國各地的客商亦會紛至沓來選購九江魚篩。那時賣魚篩不僅很“賺錢”,製作魚篩的師傅地位也相當高,準確率極高的編織技藝也曾是他們不能外傳的“商業祕密”。

製作:用料講究核心工序純手工

張華成說,每年年底,他就要在廣西和韶關購進大量的竹材,用於未來一年的生產製作。他們目前一年的魚篩產量在6000個左右,但就要損耗2.5萬公斤的竹材。韶關的茅竹硬度好,用於製作魚篩的竹圈;廣西的單竹韌性夠,則可以用來製作魚篩的竹篾。

九江魚篩的製作工藝分爲開竹、刨竹、扎圈、拉竹、織篩、上篩、合篩等步驟。張華成說,祖輩剛開始破竹使用的就是一把柴刀,後來爲了方便生產,便研製出了“蓮花刀”。記者現場看到,“蓮花刀”其實就是一個圓形的鐵製工具,兩邊有把手,中間則是11塊均勻分佈的鐵片。華叔示範着利用慣性自上而下按壓竹材,竹材瞬間便平均切割成11塊竹片。而隨着技術的進步,現在除了織篩、上篩、合篩等,基本都已經用機械替代。

華叔告訴記者,織篩前需要在織篩板上用量器確定密度和間距,因此這個步驟也就決定了魚篩的“朝”數。而在衆多步驟中,“上篩”可以說九江魚篩造作的“核心技術”。上篩時,要先將鐵製的模具“篩鬥”放入編織好的半成品中,然後製作師傅整個人坐進篩鬥中,用人的自身重量壓住魚篩,保證其在上篩過程不變形。製作的師傅這時也在魚篩內不斷旋轉身體,用錘子將內圈敲打進去,將內外兩個竹圈綁緊扎穩。

最後,經過“合篩”也就是封邊的步驟後,華叔拿出傳統銅製量器——“魚篩度”,穿過魚篩的間隙,確保每一個細節都符合標準,印上“九江”“竹器”的紅印,一個九江魚篩的製作便大功告成。

展望:申請非遺賦予傳統工藝新生命

華叔坦言,近五六年來,塑料和不鏽鋼材質的魚篩出現,不僅價格便宜還機械化大規模生產,傳統手工魚篩的市場已經開始受到衝擊。原來九江三家魚篩製作工場,現在已剩下他一家。在華叔看來,傳統竹製魚篩相比起其他材質的魚篩,仍具有它的優勢。“竹是純天然的材質,在篩選魚花時基本能保證百分百存活,另外竹本來能浮於水面,這也方便漁戶的使用。”華叔說。

雖然說因爲他們成了唯一的一家竹製魚篩的工場,每年還是供不應求,但因爲利潤不高且辛苦,沒有年輕人再願意從事這一行業。“再過兩年我做不動了,我擔心這一技藝就要失傳了。”華叔說,現在他仍然在堅守,一來是養家餬口的需要,二來是希望這項已有數百年曆史的傳統技藝能延續下去。

“目前,九江正着手準備爲九江魚篩製作傳統技術申請南海區級非遺,並且正委託第三方深挖九江魚篩背後的歷史。”九江鎮文化發展中心主任徐雅表示,在九江人的眼中,九江魚篩不僅是一種生產工具,更是一種全國通用的魚花量度工具,從側面反映了九江魚花在全國範圍內的影響力,記錄了一段屬於九江人乃至全國的養魚業發展史。

至於怎麼樣才能讓這門手藝吸引年輕人,九江水產協會會長陳杰明表示,九江魚篩造作精美,如果能將工藝化繁爲簡加以推廣,作爲工藝品使用並且受年輕人青睞的可能性是存在的。他已經發現,當地有餐館專門購買了九江魚篩作爲燈罩裝飾,營造水鄉風情的氛圍,別有一番風味。他希望,通過申請非物質文化遺產,給這個古老的行業帶來第二生命,吸引更多年輕人來學習這門古老的技藝,留住鄉愁。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