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格致論道講壇

今天我向大家講述的是天上的星星告訴我們的關於遙遠星光的祕密,以及生命物質起源的故事。

像每一個媽媽一樣,我心情不好的時候只要看一眼我的兒子,就會覺得什麼都不是事兒了。

但是作爲一個學天文的媽媽,我在他的身上還能看見一件很奇特的東西,那就是130億年前的宇宙,你相信嗎?

他的身體裏和我們一樣,由很多種元素構成。

其中最主要的有6種,包括水裏面的氫和氧、有機物裏的碳、牙齒和骨骼裏的鈣,以及蛋白質裏面的氮,還有給我們細胞供能的磷。

別看我的兒子只有2歲,可是他身體裏的這些元素。

其實已經在宇宙的時空裏穿越了百億年的時間。是不是覺得我在講一個科幻小說?

恆星產生了所有元素

故事要從上個世紀40年代開始講起,那時候的人們只知道大爆炸產生了氫、氦和鋰,對於其他元素從何而來一無所知。

這個時候一個叫弗雷德·霍伊爾的英國天文學家站了出來,他說:“是恆星產生了所有元素。”

他發表了一篇文章,但是在學術界並沒有引起多大的關注。

於是他找來了三個非常厲害的幫手,這四個科學家努力了好幾年的時間。

終於在1957年的時候,發表了一篇重要的文章,他們給出了一套完整的恆星如何合成元素的理論。

恆星的內部就是一個高溫、高壓的宇宙熔爐,我們在元素週期表上所能看到所有的元素都是在這裏產生的。

別看這篇文章沒有抓人眼球的標題,也不是發表在Nature上,卻贏得了諾貝爾物理學獎。

雖然很可惜得獎的不是霍伊爾,但是他非主流的觀點確實刷新了我們對於宇宙起源的認知。

所以現在我們知道了,恆星裏的宇宙熔爐從130億前年就開始生產各種各樣的化學元素。

那這麼多的元素究竟是如何穿越了百億年,最後來到太陽系進入我們的身體中呢?

我們來看一段視頻。大約在137億年前,“砰”的一聲,宇宙大爆炸了。

宇宙爆炸大約3分鐘的時間產生了大量的氫、一些氦和極其微量的鋰。

這鍋大爆炸“濃湯”開始冷卻,冷卻大概到2億年的時候,宇宙裏出現了第一代恆星,它們開始製造新的化學元素。

這些恆星非常明亮而龐大,它們用極其壯烈的方式——超新星,結束了自己短暫的一生。

而它們所生產的這些化學元素被噴射到四面八方,並且遺傳給了下一代恆星。

就是這樣,一代又一代的恆星,可謂前仆後繼,使得我們宇宙當中化學元素的種類和數量不斷地增加。

直到有一天,恰好能夠形成太陽系的生命了,我們就出現了。

正是因爲這樣,纔有了《魔法爐》裏那段十分經典的獨白:“爲了我們能夠活着,數十億、數百億乃至數千億的恆星死去了。

我們血液裏的鐵、我們骨骼裏的鈣、我們每一次呼吸的氧,所有這些都是從地球誕生很久之前的星星的熔爐裏煉製出來的。”

這是一張大家都很熟悉的元素週期表,有沒有人一看到它就覺得頭大呢?

天文學家非常人性化,他們發明了一張特別的元素週期表,我們把所有比氦重的元素全部稱爲金屬。

注意是所有比氦重的元素,不僅僅是我們日常概念中的金屬,這些金屬元素的總和,就叫作金屬含量。

隨着宇宙不斷地變老,金屬含量這個“雪球”也越滾越大,每一代新誕生的恆星,它身體裏的金屬含量都會比它的祖先上一代稍微多一點點。

一直到今天,這些“小鮮肉”恆星們,它們已經繼承了成千上萬代恆星的遺產,所以它們體內的金屬含量已經是130億年前老祖宗的200萬倍。

如果有一天你恰巧碰到一個金屬含量很低的恆星,那麼恭喜,你看到了宇宙的極早期。

我想問大家一個問題,你們覺得我們能看到最早的恆星嗎?

由於限於我們現在的觀測能力,第一代恆星對我們來說,就像黃帝堯舜一樣,只是一個傳說。

而我們現在能夠直接觀測到的最古老的恆星,其實是它們的直系後代,這些恆星還來不及攢多少金屬,所以我們叫貧金屬星。

別看這個名字不怎麼樣,但是它們對於宇宙演化的意義可一點都不“貧”。

如果說現在的宇宙有100歲,這些貧金屬星出生的時候,宇宙還沒有上學,所以在它們的身體裏隱藏了許多宇宙“嬰幼兒時期”的重要信息。

這也是爲什麼天文學家親切地稱它們爲“宇宙化石”。

關於我們人類生命元素的起源還有很多的疑問,比如說我們水裏的鐵、骨骼裏的鈣。

第一次產生在宇宙是什麼時候?

人類生命元素起源

宇宙早期的化學成分跟今天的我們之間,是不是有相似的地方?提取這些貧金屬星的化學成分就成爲我們獲得答案的唯一途徑。

如果現在讓你去提取一顆恆星的化學成分,你打算怎麼做呢?

顯然我們不能把星星搬回實驗室或者辦公室來研究,所以天文學家要用望遠鏡來觀察它們。

一說到觀星,天文愛好者應該激動了,每個人的腦海裏都會出現各種美輪美奐的星空。

不過我眼中的星星跟大家想象的星空都不一樣,這就是我看到的星星,這其實是一條二維的恆星光譜。

你們看到的橫向的每一層是我們眼睛中所能看到的不同顏色的星光。

而這些豎線則是炙熱的星光穿過較冷的外層大氣時,在特定的波長產生的吸收。

也就是說,這每一條暗線,都是某一個元素在星光裏給我們留下的特定信息。

給大家看一張圖,是不是二維光譜和這個圖有幾分相似呢?

這個圖是人類的基因圖譜。所以說恆星光譜隱藏了恆星的基因一點都不爲過,可是我們該怎麼來提取這些基因呢?

這就要用到天文研究上更常見的一維光譜了。

看到這個光譜大家有什麼感覺?

很單調,甚至有點密集恐懼的味道。

不過我很負責任地告訴你們,這已經是我找到最好看的一條一維光譜了。

千萬別小看它,它的作用非常的大。

我們通過測量這個裏面譜線的強度,不僅可以知道這顆恆星製造了哪些元素,製造了多少。

通過結合它外層大氣的情況,我們甚至可以知道這顆恆星的年齡、體重、出生地。

以及最近是不是和附近的恆星發生過激烈的衝突。所以說,恆星光譜是我們刺探恆星的祕密,提取行星DNA的一大神器。

我還記得第一次跟我的導師討論研究課題的時候,他給了我兩條光譜讓我選,你是要做和太陽差不多的年輕恆星呢?還是要去研究貧金屬的古老恆星?

我選了貧金屬星,而且當時我對我自己這個決定非常滿意。

我很好奇這些古老的星星究竟隱藏了多少宇宙早期的祕密。

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因爲我知道恆星光譜分析當中,最耗時費力、最容易讓人崩潰的就是測量譜線。

貧金屬星的光譜裏線這麼少,我可以省掉很多測量譜線的時間。

不過很快我發現我的如意算盤打錯了,因爲像太陽這樣年輕的恆星很好找,但是貧金金屬的古老恆星非常難求。到底有多難找?我帶給你們看看。

比如在太陽附近隨便劃拉一把,能找到這麼多的恆星。

可是藍色的全部都是年輕的恆星,只有紅色的纔是我要找的貧金屬星。 

紅色在哪裏?

只有這些,我第一次知道的時候,也是我第一次切身體會到什麼叫作“整個人都不好了”!

不過我也還算走運,遇到了一個很得力的助手,就是我們國家設計並且建造的郭守敬望遠鏡。

它是一個不折不扣的觀星能手,它只要眨一下眼睛,就能拍下3000多顆恆星的光譜。

所以,它花了5年的時間,獲得了超過900萬條的天體光譜,我當然也趁機大撈了一把。

正是基於這一次貧金屬星橫財,我得到了我的第一個貧金屬星驚喜。

我發現了一顆極其古老的超級貧金屬星,這顆星的年齡差不多有130億歲,老的幾乎和宇宙不相上下。

在當時的恆星界,它的年老程度已經排進了世界前20。

可是很奇妙的是,我在這顆恆星的光譜裏面居然探測到了氫、碳、鈣、鐵,這些元素可都是對我們人體生命中非常重要的元素。

所以,我再一次意識到,我們身體裏面的這些元素,遠比我們整個人類的進化歷史要古老的太多太多。

因爲我研究了這些貧金屬星,它都很遙遠。

憂鬱的貧金屬星

如果我們仔細去觀察它的光譜,就需要用到世界上最大的望遠鏡。

大家猜一猜,在北半球最適合天文觀測的地方在哪裏?

對,就是在夏威夷。

說到夏威夷你們會想到什麼?

陽光、沙灘、海浪、搖曳的草裙舞,我第一次去觀測的時候也是帶着這樣的憧憬出發的。

不過當我從大本營下車的時候,我驚呆了!

我是不是到了一個假的夏威夷?

於是我想我可能還是做一個安靜的天文學家好了。

通常我們需要在剛纔這個海拔2800米的大本營適應一到兩個晚上,然後就可以開赴4200米的莫納克亞山頂進行觀測了。

這個山頭上聚集了世界上許多高端、大氣、上檔次的望遠鏡,其中一個就是我最經常使用的昴星團望遠鏡。

這個望遠鏡的口徑有8米,可能這麼說你不會知道它有多大,請注意左下角,這兩個看不清的東西是兩輛SUV。

所以可以想象一下,這個望遠鏡是一個怎樣的龐然大物。

我們進行觀測的時候,通常會從當天的下午5點一直到第二天早上的7點,都在這個叫作“觀測室”的地方待着。

我們在這裏控制望遠鏡,挑選要觀測哪個星,並且檢查我們得到的觀測數據。

不要看這個房間似乎不怎麼豪華,它的價格可是高到讓你驚訝——每晚8萬美元。

我第一次去的時候也覺得特別新奇,這麼貴的地方我得好好轉一轉。

可是我發現了,我在房間裏溜達的時候,一位觀測助手老是盯着我看,我當時很納悶。

後來我一問才知道,頭一天晚上有一個美國小夥子,他也是第一次來觀測。

他很興奮,在海拔4200米的觀測室裏,他有一次突然很使勁地起立,導致他後半夜的觀測都是躺着完成的。

在這裏,我遇到了我第二個貧金屬星驚喜。

有一次觀測,碰到第二天的天氣不是特別好,看不見任何的星星,所以只能停止工作,開始聊天。

到了凌晨3點鐘,我感覺到了有點要尬聊的跡象。

一晚上8萬美元就這麼浪費了,實在是太可惜了,我們來玩一下前一天的光譜數據吧。

在分析過程當中,我發現有條光譜有點問題。

大家注意看左下角6700埃的地方,這本來不應該有任何譜線。

我們進行了反覆地排查,最後證明這不是數據的錯誤,而是一條真實存在的、非常強的Li吸收線。

可能有人要問了,不就是探測到一個Li嗎,有必要那麼激動嗎?

Li元素對於我們人體來說,它是一個微量元素,但它也是非常重要的生命動力元素,它是唯一一種產生於宇宙大爆炸的金屬元素。

雖然說我們的恆星內部其實可以合成Li,但是恆星合成的Li壽命非常的短,幾乎不能夠存留多久。

所以說現在我們手機裏供能的Li和新能源汽車電池裏的Li,甚至是地球上最大Li礦的Li,全部都來自於大爆炸的最初3分鐘。

對於恆星而言,Li元素也是一個微量元素,所以通常我們在光譜當中,只能看見很弱的Li吸收線,或者是根本看不到。

而經典的理論和以往觀測數據也告訴我們說,尤其貧金屬星的Li含量極低。

所以這才解釋了,爲什麼我在貧金屬星光譜裏看到這麼強的Li吸收線會如此意外了。

在後來的一年半的時間裏面,我們又陸續找到了好幾顆這樣奇怪的貧金屬星。

這些傢伙的Li含量遠比正常值要高出幾十倍,甚至上百倍。

當我發現這個事實的時候,我的第一反應是我可以挑戰經典理論了。

可是有一個做理論的合作者告訴我說你別得意太早了,還有其他的可能性來解釋這些Li從哪裏來。

比如說這顆貧金屬星的邊上住了一個鄰居,它很喜歡收藏Li,貧金屬星靠近它的時候。

順便順走了一點;或者是有一顆帶了很多Li的小天體,恰巧經過這顆貧金屬星,被它一口吃進了肚子裏。

我帶着非常忐忑的心情,把我所有能用的數據翻了一個底朝天,不過結果很好,沒有任何證據支持他們所說的這些過程。

這下我很高興,因爲我終於可以給觀測學家制造一點麻煩了。

很快,我們的發現被Science News報道了,爲此我還高興了好幾天。

我以前總是開玩笑說,這些貧金屬星都是一些憂鬱的小星星,因爲它們所缺乏的Li元素,不僅可以造電池,還是一種抑制抑鬱症和緩解情緒的主要藥物成分。

現在這些貧金屬星突然得到了這麼大一批Li,它們的心情會好多了嗎?

我不知道,但是我能確定理論學家該鬱悶一陣子了。

我和貧金屬星相伴已經有十年了,最開始的時候我給自己定了一個小目標:我處理一兩百顆恆星就可以了。

但是十年下來,我處理了近千萬顆恆星的數據,測量了上億條譜線的強度。

今天我知道了,即使在最古老的恆星當中,我們也能探測到對於人類生命來說非常重要的氫、氦、碳、氮、氧、鈣、鐵、鋰等等元素。

而我們之前一直以爲只能在地球上合成的磷,最近幾年也在近百億歲的古老恆星當中被發現了。

所以我仍然很好奇,我們的宇宙究竟在什麼時候達成了第一次化學上的成熟,形成了生命?

爲什麼總有人說,只能在像太陽這樣的年輕恆星附近才能發現有生命的行星系統?

會不會在宇宙的極早期就已經形成了我們所不知道的最早的生命呢?

當然,所有這些謎團都需要更多的貧金屬星來幫我們解答。

而支持我在這條通往130億年前的宇宙道路上繼續走下去的。

還有一點,就是我一直相信,這些看似不起眼的年老的小星星,一定會在未來的某個時間帶給我出乎意料的新驚喜。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