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性辯論”無疑是每年聯合國大會最受關注的環節之一。在一週左右的時間裏,各國國家元首和政府首腦紛紛亮相,就關心的國際問題闡述各自的觀點。

75年來,紐約聯合國大會堂的講臺見證了無數經典時刻:振奮人心的演講,劍拔弩張的對峙,甚至還有極具戲劇性的誇張場面。究竟哪些領導人在辯論中留下了歷史性的脣槍舌劍“名場面”呢?快來看一看吧!

劍拔弩張 “戲劇”時刻

各國領導人性格迥異,其中也不乏一些“火爆脾氣”。1960年聯大期間,菲律賓代表一句“東歐百姓政治和公民權利遭到剝奪”激怒了臺下蘇聯領導人赫魯曉夫,他脫下右腳的鞋向菲律賓代表揮舞,還不停敲打桌面,引來全場側目。

聯合國圖片丨1960年,前蘇聯領導人赫魯曉夫參加聯大第15屆會議

2009年,已故利比亞前領導人卡扎菲在執政40年後第一次也是最後一次登上聯合國的講壇。他先是要求大會將他介紹爲“衆王之王”,隨後情緒激昂地進行了長達96分鐘的馬拉松發言,講到激動處還撕毀了手中的《聯合國憲章》

當演講進行到第90分鐘、卡扎菲猛烈抨擊美國前總統里根是個“瘋子”時,爲他進行同聲傳譯的人員幾乎完全崩潰了,他打斷了卡扎菲,失態地大聲抱怨:“我已經無法忍受了”。隨後另一名口譯人員緊急上場,完成了剩下的口譯工作。根據聯合國慣例,同聲傳譯人員每40分鐘就要更換一位。

聯合國圖片丨2009年,時任利比亞總統卡扎菲出席聯大第64屆會議

針對全球問題與衝突,有時會發生各國發言人意見相左,引發代表退場的情況。伊朗總統艾哈邁迪-內賈德宣稱“9·11”是美國自行製造,該言論就一度引發西方國家代表集體離席

聯合國圖片丨伊朗前總統艾哈邁迪-內賈德

2006年,美國總統喬治·布什的發言也招來古巴代表團退場抗議,第二天,委內瑞拉前總統查韋斯登臺後更是口出不遜,表示“這裏一定是有魔鬼來過了,現在還有一股硫磺味。”

2009年,查韋斯則在聯大演講中笑言:“奧巴馬在這兒發過言,不過現在這兒可沒有硫磺味,而有一種較好的氣味:希望。”

聯合國圖片丨2006年,時任委內瑞拉總統查韋斯抵達紐約聯合國總部,參加聯大第61屆會議一般性辯論

大國風範,高光時刻

一般性辯論期間這些充滿戲劇性的時刻在一段時間裏成爲人們的談資,不過,在聯大的講臺,更受矚目的是無數傑出政治家和領導人的智慧與風采

肯尼迪 人類終結戰爭,否則戰爭將終結人類

1961年,肯尼迪成爲美國第35任總統。這一年,世界正經歷着巨大變遷:二戰硝煙漸行漸遠,冷戰危機和太空競賽日漸加劇,全球反對核武聲浪高漲,柏林牆開始在東德修砌。

這一年,肯尼迪批准了登陸古巴南部的“豬灣行動”,美國宇航局啓動了阿波羅登月計劃,美國也開始向越南派遣士兵。就在這年九月,肯尼迪走上了聯大第18屆會議的講臺,就戰爭問題慷慨激昂

聯合國圖片丨美國第35任總統肯尼迪在聯大第18屆會議上發言

“戰爭已不再是一個理性的選擇。無條件的戰爭再也無法帶來無條件的勝利,再也無法解決所有爭端,再也不只是大國之間的問題。

藉助風、水和恐懼而擴散的核災難將把一切統統吞噬,無論強大還是弱小、貧窮還是富有,參戰方還是中立方,全都在劫難逃。人類必須終結戰爭,否則戰爭就將終結人類。

我承諾,美國將不會實施或煽動侵略行爲,不會逃避但也不會使用武力威脅,絕不出於恐懼而開始談判,也絕不因爲恐懼而避免談判。

聯合國圖片丨1974年,時任國務院副總理鄧小平在聯大第29屆會議發言

鄧小平 中國現在不是,將來也不做超級大國

中國是聯合國創始成員之一,中國國家領導人曾多次在聯合國大會上發表演講。1974年4月10日,時任中國國務院副總理鄧小平率團出席聯合國大會第六屆特別會議並發表講話,全面闡述了“三個世界”的理論以及中國的對外政策,成爲首位登上聯合國講壇的中國領導人。

“從國際關係的變化看,現在的世界存在互相聯繫又互相矛盾的三個方面、三個世界。美國、蘇聯是第一世界,亞非拉和其他地區的發展中國家是第三世界,處於兩者之間的發達國家是第二世界。中國是社會主義國家,也是發展中國家,屬於第三世界。

中國現在不是,將來也不做超級大國。什麼叫超級大國?就是到處對別國進行侵略、干涉、控制、顛覆和掠奪,謀求世界霸權的帝國主義國家。

如果中國有朝一日變了顏色,變成一個超級大國在世界上稱王稱霸,到處欺負人家,侵略人家,剝削人家,那世界人民就應給中國戴上一頂社會帝國主義帽子,就應揭露它、反對它,並且同中國人民一道,打倒它。

聯合國圖片丨鄧小平參加聯大會議期間與聯大第六屆特別會議主席貝尼特斯(左)舉行會晤,時任外交部副部長喬冠華(右)陪同參加

聯合國圖片丨已故南非前總統曼德拉在聯合國紐約總部會議廳

曼德拉 實現人類福祉要成爲每個社會的目標

1994年,南非結束種族隔離政策,曼德拉在首次不分種族的全國大選中當選爲南非第一位黑人總統。同年10月,他首次以南非總統身份出席聯大第49屆會議一般性辯論,贏得了全場經久不息的熱烈掌聲。

在這段被無數次引用的演講中,曼德拉描繪了一個嶄新的南非和對未來的目標和希冀,並呼籲聯合國與國際社會共同努力,將民主、和平與繁榮帶到世界每個角落。

“實現人類的福祉必須成爲每一個社會的目標......爲世界上的普通人賦予權能,讓他們能夠自由地決定自己的命運,不受專制和獨裁的阻礙,是聯合國存在的核心理由。

爲了塑造一個全新的世界,我們必須將民主、和平、繁榮和相互依存這四大要素緊密地編織在一起。

在我們這個時代,聯合國所面臨的重大挑戰之一,就是爲以下問題找到答案:鑑於當今世界各國之間相互依存的關係,我們能夠做什麼、又必須做什麼,才能確保民主、和平與繁榮在世界的每個角落得到弘揚!

聯合國圖片丨 1998年,南非前總統曼德拉抵達聯合國紐約總部參加聯大第53次會議,身旁是時任聯合國禮賓處處長尤尼斯

什麼是聯合國大會一般性辯論?

聯合國圖片

聯合國大會是聯合國主要的審議、監督和審查機構,由聯合國全體會員國共同組成。大會每年9月至12月舉行一屆常會,常會通常分爲兩個階段,前段爲一般性辯論階段,後段爲大會審議列入議程的各項議題階段

在一般性辯論中,國家元首和政府首腦及其他國家高級代表將會聚在一起,闡述各自對緊迫的世界問題的看法。一般性辯論給會員國提供了平等討論國際問題的機會,各國代表均可利用這一機會展示自己,表達自身關切,闡明立場和觀點,發出呼籲和倡議。

第75屆聯合國大會一般性辯論時間:9月22日至29日。

責任編輯:李威

來源:聯合國新聞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