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姓

中国有句古话叫做:"名如其人",代表了人们对某人的一种美好寄托。而一个好听的姓氏,可以为这个名字增加许多分值,比如说"安"姓。作为一个古老的汉字,安的字形含义是一个房子里面有一个女人,有房、有女组成了家庭,就有了安定。

不过安作为姓氏,如果不看那些莫须有的传说,可以说其祖上几乎是没有汉族来源的,是个实实在在的胡姓。历史上第一次记载出现安姓,是伴随着安息国皇太子安世高入洛阳开始的。

安世高

安息国,世界通用名叫帕提亚,因为他的开国君主叫阿萨息斯,汉朝则称之为安息。安息国的主要领土在如今伊朗、伊拉克一带,它继承了古波斯的衣钵,是个几乎和继承古希腊衣钵的罗马同时间崛起的宿敌。

在那个时代,罗马、安息以及北印度的贵霜帝国,同我们的汉帝国,并称为世界四大帝国时代。当时正值东汉桓帝、灵帝当政时期,佛教刚刚伴随着《四十二章经》传入中国。

四十二章经

而从西方来的安息国皇太子,自称因叔父夺皇位,自己无法接受,便离开了安息国。安息国人笃信佛教,所以皇太子先是东到贵霜,后又来到了中国,以国名"安"为姓,自称安清,字世高。而根据伊朗史研究,汉桓帝的时候,帕提亚国王绰斯洛斯一世死后,皇子确实失踪了,由弟弟婆罗伽塞斯三世继位,可见安世高来自安息国之说有理有据。

入住洛阳后,安世高开始翻译经文,中国佛教最早的经典著作《安般守意经》、《阴持入经》、《道地经》等大量经文都是安世高的作品。可惜在东汉末年那个时期,在桓、灵二帝的统治之下,黄巾起义爆发,东汉末年分三国,烽火连天不休,百姓民不聊生,人口锐减。

这种情况下,大量的外族来到中原。而后司马家篡夺了曹魏政权,建立了晋朝,短暂的终结了乱世实现统一。不过司马家开始闹起了内斗,导致不久不算稳固的司马政权漏洞百出,胡人政权逐渐控制了北方,中国再次开启了持续300年的大乱世。

司马懿剧照

此时中国天下大乱,安息也同样大乱,它也被新兴的波斯萨珊王朝取代,只剩下一小波安息贵族逃亡到罗马以及中亚的布哈拉地区,中原称布哈拉为安国。

中亚地区除了安国外,也有着大量被中原人称为"粟特人"的东伊朗民族,他们在那里建了一座繁荣至今的商业城邦。比如撒马尔罕的"康国",萨布兹的"史国",塔什干的"石国"。直到如今,乌兹别克斯坦的首都塔什干,都还是石头城的意思。

粟特人

而作为外族政权的北朝,同丝绸之路上的各族关系紧密,粟特人就处于十字路口的位置。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让粟特人迅速通过经商发家,很多都在中国取得了大量财富,最后定居在中国。而后以汉译国名为姓,化身康业、安伽、史君等富豪,并在长安留下了明显的西方风格的墓葬。

比如西安的"安伽墓",这个墓里就画了许多外国人,后来源自于北朝的隋朝南下,灭南朝陈统一中国,终结了这乱世,开启了后来的隋唐盛世。

安伽墓壁画

历史上的这段时期,由于隋唐本身就来自于北朝,所以对外族十分包容。再加上对外战争的节节胜利,让唐朝的领土逼近了西域的咸海,一时间长安城听胡乐、吃胡饼、看胡旋舞,胡汉混居,一派繁荣盛景。

就连盛唐时的宰相李林甫,为了巩固权力也扶植了大量外族。比如突厥人哥舒翰,高句丽人高仙芝,以及改变大唐的乃至中国命运的安禄山。

李林甫剧照

安禄山生于边境营州(今辽宁朝阳),父亲原是一名姓康的粟特人,因为母亲改嫁于一位姓安的番官,就跟着改姓了安。禄山则是粟特人的常用词Rokhshan,译为光明。安禄山因为精通六国外语,靠着做海关翻译员出身,在边境时常贿赂官员,混得如鱼得水,而后又混入长安城,博得了唐玄宗李隆基和杨贵妃的一致好感。

安禄山

入得这二人青眼,安禄山可谓是飞黄腾达,不断加官进禄,最后成为平卢、范阳、河东三镇节度使,大致相当于如今辽宁、河北、山西的三军司令了。

在这之后的事情,便是我们耳熟能详的"安史之乱"了。唐朝新宰相杨国忠是皇上的小舅子,总是挤兑安禄山,导致安禄山渔阳鞞鼓动地来(出自长恨歌)。他带着好兄弟史思明和一批胡人将领,以如今的北京为首都建立了大燕政权,彻底撕碎了大唐盛世,史称安史之乱。

虽然安史之乱随着安禄山和史思明儿子们的内斗结束,但是唐王朝已经无力镇压安、史二人留在河北的骄兵悍将。以至于唐朝末年,河北这个唐朝人口最高密度区形成了幽州、承德、魏博"河朔三镇",成为杂胡割据的独立王国。

安禄山

后来混乱的五代十国时期,也是因此而起。直到如今,河北省仍然是中国安姓分布最多的区域。可以说,安史之乱,不仅是唐朝历史的转折点,更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

自此,长安彻底告别首都这一地理位置,中国也从汉唐对世界的尚武、开放、包容,逐渐变得醇和、紧缩,甚至内敛。在这之后,中国领土再次包含漠北、西域就已经是元、清两个少数民族王朝的作品了。

那么安姓的父系基因检测如何呢?是否与历史记载相符呢?根据相关权威机构统计,河北安氏高频分布的R-PH1578单位群,比起中国人更高频的0单倍群,R单倍群多分布于伊朗、东欧地区,是典型的"印欧"人类型,基本印证了"安姓西来"。

不过如今安姓早已成为了汉族,长相也和汉人别无二致。不仅如此,安氏家族有个特有的家谱辈分:克呈森普懋,景修自衍昌,许多安姓后代仍旧在按照辈分取名字。比如,安克X、安呈X等。

西安

正所谓"夷狄入华夏则华夏之",只有从心中认同中华文化,才能算得上是真正的中国人。而对于中国而言,汉唐之伟大,绝不仅仅是飘逸的乐府七律,缔造的繁荣盛世。更是心怀天下的包容,以及对各族群的不卑不亢,是一种在骨髓中的淡然自信。

而这种自信,靠的是最先进的生产力,最丰富绚丽的文化,以及最强大的军事力量。所以,是时候从安史之乱的伤痕中走出来了,比起"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的猜忌,不如让自己强大起来。只有强大,才能无畏。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