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兩天朋友跟我分享了一件趣事。

因爲工作緣故,她家今年暑假剛從國內移民過來。7歲的女兒插班2年級。

女兒的英語之前在國內抓得很緊,去年考過了劍橋KET,聽說讀寫都不錯,所以語言方面她覺得沒啥問題。唯一擔心的就是這邊的學校環境能否順利適應。

開學後有家長和老師一對一的家長會,除了相互溝通孩子的情況,老師還跟她詳細介紹了孩子每天需要帶的物品,書包文件夾裏的材料該怎麼放,怎麼整理等等。

爲了讓老師放心,朋友一拍胸脯“沒問題,我們一定會幫她搞定,保證不給老師添麻煩”。誰料老師馬上回答“噢,不用不用,家長不用幫忙的,我們就是要鍛鍊孩子自己的整理能力。”

看情形不對,孩子爸爸趕緊補一句“噢,我們的意思是,不會替她整理,但最後會幫她檢查把關一下。”

誰料老師又說“噢,不用不用,你們不用檢查。如果有問題,我會專門跟孩子溝通,孩子也應該承擔沒做好的後果,這樣才更有利於進步。因爲這件事情真的很重要!

且不說美國老師的風格,畢竟這邊小學一個班才十來個孩子,她的確不太需要家長幫忙。

今天想和大家聊的,是老師說的這件很重要的事情

其實它就是英文裏常說的Organized

對應的中文意思是“有序的,有條理的,整理過的”。

Organized,把教室裏的、自己的物品整理好,這件不太起眼的小事,在美國校園裏卻備受重視。

很多教室裏花花綠綠,裝飾繁多,但你仔細觀察,會發現每樣物品都擺放得非常整齊、有序。從圖書角,

圖片來源於the TPT blog

到每張桌子上的文具,

無一例外。

這種習慣從小學延續到初中,比如逃逃這學期的數學老師,還專門錄了個小視頻,一項一項地詳細講解文件夾裏各種材料的擺放要求,需要打幾個標籤,哪些放在前面,哪些放在後面……

一開始,我以爲這是在校園裏延續老美喜歡的生活方式。因爲很多老美家裏,真是整潔得讓你倒吸一口氣。屋裏也就罷了,就連用來堆放閒置雜物的車庫,也是井井有條~

圖片來源於homesecuritygadget.com

不過後來,我發現原因沒這麼簡單。

美國老師所強調的“Organized”,和很多他們所重視的教育理念是一脈相承的。

01、從整理物品到時間管理,學習管理

學會整理,其實是小學課程“Study Skills學習技能”的一部分。

一開始是整理好文具、書本、學習材料,漸漸會升級到管理自己的時間,制定學習計劃,安排事情的優先級,準備考試等等的學習技能。

我們來看一下小學階段的大致要求:

1、2年級:能獨立按時完成作業,整理書包。

3年級:能保持文件夾、儲物櫃的整潔有序。

低年級,重點還是在物品的Organized。

而到了高年級,則過渡到時間管理,學習管理。

4年級:能爲準備考試而對一段時間進行安排。

同時,從這個時候開始,老師會開始少留第二天要交的作業,而是留一週、或兩週之後需要交的作業。

爲的是讓孩子學會管理更長的時間

第二天要交的作業,一般不會忘記;但一週之後要交的作業,差距就出來了,有的孩子直接忘掉;有的是壓到最後一天急慌慌地趕;更善於管理時間的孩子,則會按照自己的時間和其他活動安排,把一週的作業量合理地分佈到每一天,有條不紊,而且,也會完成得更出色。

5年級:用好老師的輔導時間。在這邊,從5、6年級開始,各科老師除了上課之外,還有一個開放的輔導時間,如果孩子感覺在課堂上有些跟不上,有疑問,都可以利用這個輔導時間來進行補習。

這個其實也是“整理”和時間管理的升級,整理課堂知識點後,發現有遺漏有不明白的,合理安排自己的時間進行查缺補漏。

02、從整理物品到整理思維,提升思維

和整理物品聯繫更密切的是,整理思維

學會整理,是有序人生的開始。整理物品在外,整理思維在內,內外需兼修。

所以,從幼兒園開始,教孩子整理物品的同時,老師也開始引導他們整理思維

類似於老師給孩子提供不同的整理工具和整理方法,告訴他們有些物品要放在籃子裏,有些要放在盒子裏,有些還要貼上各種標籤……

整理思維,同樣有各種各樣的思維工具。

其中最有代表性,在學校裏使用得最多的,就是Thinking Maps思維導圖。

Thinking Maps最大的好處是和8種基礎思維,發散、描述、整分、分類、比較、順序、因果、類比一一對應,簡潔、完備,孩子容易理解,也幾乎能在所有的日常生活、學科學習中應用,幫助孩子整理知識,理清自己思考的脈絡。

有了清晰有條理的思維後,孩子才容易在此基礎上,做更深度,更有創意的思考。

Thinking Maps咱們平臺的讀者們應該很熟悉了,這裏不再贅述。

想了解更多的同學可以點公號的“思維導圖”菜單欄查看,裏面新增了很多孩子們用思維導圖來解決實際問題的例子,相信對你也會有所啓發。

從整理物品,到時間管理、學習管理。

從整理物品,到整理思維。

從整理思維,到思維騰飛…

朋友分享的一件趣事,讓我回想起逃逃整個小學階段的成長過程,發現很多之前看起來零零散散的“小事”,其實是相互關聯的,有共同目標,和這邊的整體教育理念也是一致的。

琢磨起來挺有意思,當然,也有不少值得我們借鑑的地方。

開學季,各位也幫孩子養成Organized的好習慣,開始一個整潔有序的新學期吧!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