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着挑戰者銀行浪潮的更迭,全新一代的數字銀行正在出現。據全球融資數據顯示,在現有250多家新興銀行的基礎上,幾十款新型銀行的應用程序即將推出。這些新一代的金融科技公司似乎準備採取一種與早期市場開拓者們(如Revolut、Monzo、N26和Nubank)截然不同的經營方式。

"以低成本創造好產品"的新共識似乎正在取代"不惜一切代價創增長"的舊口號。諮詢公司Fincog對新興銀行的發展趨勢有着持續的研究,其管理着數百家新興銀行的數據庫,並每月訪談數十位銀行創始人。公司合夥人Jeroen de Bel表示:"新一批數字銀行希望通過增長獲得盈利,而非'征服世界'。你將看到越來越多的新興銀行從英國首批挑戰者銀行的發展中吸取教訓,希望早日實現盈利。而這其中的關鍵在於可持續性。"

相比之下,在快速增長的階段,確保公司實現盈利的途徑幾乎被忽視了,比如新興銀行不計成本地擴張;僅有幾家專注於中小企業市場的數字銀行除外,如Qonto、Starling、OakNorth和Cashplus。Jeroen de Bel補充道,創始人心態的轉變也改變了這些新興銀行的定位。

他表示:"新一批數字銀行的不同之處在於,他們不再面向大衆市場,而是倡導一個核心主張。那些能夠生存下來的公司具有核心利基市場。"

因此,新一批數字銀行的共同特點之一就是創造出更具市場針對性的產品——目標客戶爲基於生活方式或小衆需求而細分的特定社羣。

例如,德國的明日銀行(Tomorrow)是一家近年來成立的新興銀行,面向專注於氣候保護的消費者羣體。該銀行不僅提供一個經常賬戶,還提供一系列以可持續發展爲重點的附加項目。目前,該公司已擁有四萬名活躍用戶。這反映了數字銀行領域更爲廣泛的商業模式轉型趨勢,即從一開始就以營利爲目的交叉銷售各類產品,而非簡單地開設一個銀行賬戶再增加可營利的業務。

圖:歐洲2018年以來成立的新一代數字銀行

風險投資機構HV Holtzbrinck Ventures的合夥人Barbod Namini認爲,這些新一代數字銀行商業模式的轉變正在吸引新的投資者進入這個領域。他表示:"兩年前,每個投資者都不會與Revolut、Monzo這類新興銀行對抗。而實際上,在已籌集1億美元資金的基礎上同時進行新一輪1000萬美元的融資,具有很大的投資風險。而現在,我們轉變了思路,也許會說'好吧,我們可能錯失了機會,但每個國家都可能會有很多價值數十億美元的新興銀行'。"他強調,新一代的新興金融科技公司從最初就提供全面的產品和關注良好的單位經濟效應,這在一定程度上重新點燃了投資者們的興趣,可稱之爲"新浪潮"。

策略的轉變

這幾年,"銀行即服務(Banking as a Service,簡稱BaaS)"的市場玩家所帶來的現成的銀行技術,是推動新一代數字銀行數量激增的關鍵因素之一。這使得這些消費金融科技公司可以將技術外包,與老一代數字銀行相比,可以更低的成本和更快的速度建立公司。

事實上,自從Starling和Monzo的商業模式被證明不過是"頭腦風暴的草圖"以來,行業已經發生了很大變化。押注少數客羣和昂貴的技術雷區、從零開始建立一整套銀行系統的日子已一去不復返。取而代之的是,所謂的"金融科技推動者"(或BaaS玩家)悄悄地將其核心的銀行基礎設施租給了新成立的新興銀行,如德國的SolarisBank和英國的ClearBank。

BaaS平臺Railsbank的首席執行官Nigel Verdon表示:"這爲大力發展並重新聚焦新興銀行創造了新的機會。"他還曾在年初向Sifted表示:"我希望把'金融科技(fintech)'一詞的'技術(tech)'部分去掉。它本應專注於'金融(fin)'部分,然後改變銀行業的經濟狀況。"

德國太陽銀行(Solarisbank)的首席文化官Joerg Diewald對此觀點表示贊同。他告訴Sifted:"我們只提供商品。這樣其他人就可以在這基礎上添加自己獨特的銷售主張。"他還證實,有大量的新興銀行準備和太陽銀行建立合作。Joerg Diewald補充道:"這和免費提供漂亮銀行卡、良好應用程序的'五大銀行'很不相同。"

更小的成功?

理論上說,如果數字銀行現在能減少在技術建設上投入的時間,它們就能在顛覆傳統銀行業務方面投入更多。這將有利於新一代新興銀行跨越技術搭建階段,避免重大損失。然而,這也很可能會以用戶羣縮減、行業整體目標大幅下降作爲代價。

Starling的一名主管評論道:"我願和你打賭,未來五年內,沒有一家銀行能夠依靠交叉銷售他人產品而盈利。你無法靠這種方式獲得足夠的利潤。此外,第三方銀行軟件包的商業模式也很不錯,他們會保持這種運作模式直到問題出現爲止。"同時,太陽銀行的Joerg Diewald認爲:"金融科技公司即將迎來科技巨頭們的挑戰,後者正在BaaS公司的幫助下推動'嵌入式金融'走向新前沿。"

儘管如此,一些新玩家已經證實自己能夠讓用戶預付費用,甚至實現小額盈利。如下圖所示的Stash、Rebanking和Papara。

數據來源:Sifted研究

此外,金融科技分析師Chris Skinner認爲:"這波金融科技的新浪潮也可能得益於他們更願意與老牌傳統銀行進行合作。"他表示,第一波金融科技浪潮的理念正在堅定地轉向,即從最初希望顛覆傳統銀行業到新一輪浪潮中希望與傳統銀行合作來實現共贏。 "這是一個非常不同的着眼點。我曾說過,金融科技公司應當停止試圖取代傳統銀行的嘗試,要麼推出創新的產品,要麼與傳統銀行合作促進雙方良好運營。在第二波浪潮中,他們抓住了這一點並將因此獲利。"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