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着 MPV 車型越來越「深入人心」,市場佔比不斷增大,這類車型的智能化也漸漸被提上日程。

MPV 和其他車型不同,它的重點更多在於後排空間的乘坐體驗,所以當大家都在談論前排中控屏智能化的時候,MPV 其實更應該關注後排空間的智能化體驗。

在今年的北京車展上,上汽大通 MAXUS G20 引起了我的注意,它是目前爲數不多關注後排科技體驗的 MPV 之一,今天我們就來聊聊它的體驗。

蜘蛛智聯 - 網中網

G20 的後排智能網聯繫統由蜘蛛智聯完成開發,和一般後排娛樂系統不同的是,它是一套獨立於前排車機系統的的智能網聯繫統,名爲蜘蛛智聯-網中網。

它構建了一個以 Dual-Wifi 爲數據橋樑、通過 Triple-sync 同步機制來實現的第三方智能終端。簡單來說,就是可以將手機與後排車機以及整車各個 ECU 控制器實現聯動,包括座椅、空調、照明、氛圍燈、音響、天窗、HMI 界面等控制器模塊。

原理不多做解釋,接下來主要聊聊上汽大通 MAXUS 如何定義後排科技,能夠給我們帶來怎樣的功能。

一鍵切換場景模式,快速調整車內狀態

當我們在剛上車的時候,總會習慣性調調座椅、空調或者車窗,雖然有些車型有座椅記憶,但也沒有省幾個步驟。

上汽大通 MAXU G20 後排的網中網系統,可以提供給用戶四種固定場景:小憩場景、清涼場景、溫暖場景和舒暢場景。我們只要一鍵點擊,它就能聯動車內各個系統模塊,快速調整車內環境,比如調節溫度、開閉車窗、開啓座椅通風或加熱。

拿小憩場景爲例,後排乘客下達指令之後(可語音/可觸屏),G20 車內會立刻調暗燈光,關閉氛圍燈、天窗及遮陽簾,調節椅背至 60°,抬起腳託,保持 25℃恆溫,讓車內環境儘快達到適合休息的狀態。

另外,G20 支持雲端在線 FOTA,未來上汽大通 MAXUS 還會開發更多剛需場景,通過空中升級技術把更好的體驗傳遞給用戶。

大通 MAXUS G20 上

有哪些影音娛樂內容?

在這個大家都注重生態上車的時代,大通 MAXUS G20 同樣不會忽略這些功能。

因爲後排乘客不需要參與駕駛,所以他們其實有更多的選擇,很多在前排中控屏上看起來很「雞肋」的功能,放在後排,就有了使用場景。

在 G20 後排的網中網系統中,集成了長短視頻、電視節目和時事新聞等內容資源,具體來說就是抖音短視頻、今日頭條、西瓜視頻、雲聽和電視家。

而且,我們不僅可以用觸屏的方式,還可以用語音去調控,呼喚「你好,小邁」就可以。

在電視家功能中,用戶可以選擇中央頻道、衛視頻道、本地頻道或者具體的綜藝節目和電視劇。

西瓜視頻和抖音短視頻都是我們很熟的功能,而且在實際體驗中,抖音短視頻會主動推薦一些橫屏的內容,可見這些生態是根據這塊 12.8 英寸的屏幕配合開發的。

總之,這些生態基本能滿足用戶在後排的娛樂需求,給孩子聽個故事,或者給爸媽播個地理中國或者郭德綱的相聲,都是不錯的消磨車內時間的方式。

不僅要獨立,更要前後排融合

雖然說後排的車機系統是獨立存在的,但並不是說它和前排的斑馬系統就完全隔離開。

車內是一個融合環境,所以後排乘客其實需要和前排駕駛員互通有無,增加前後排的互動。因此後排 12.8 英寸的大屏可以顯示前排多媒體正在播放的內容,後排也可以直接進行調整。另外,調整媒體音量,是否打開後排獨立語音助手,這塊屏幕都可以直接操作。

車內可實現同步手機會議行程

剛纔聊了這麼多家庭用車場景,但其實 G20 的商用場景會更多一些。

網中網這套系統支持手機互聯,無論用戶使用的是安卓系統的手機,還是 iOS 系統的手機,都可以將手機中的會議行程同步到這塊 12.8 英寸的屏幕上,再配合車載音響、麥克風、ANC 主動降噪功能,以及一系列的座椅舒適配置(座椅記憶、通風、加熱、多向電動調節、腿託功能),儼然展示了它移動商務會議空間的屬性。

總結

當我們討論智能座艙時,大多數話題都圍繞前排的車機系統。但我們都應該意識到,需要被定義的不只是駕駛員周圍,更應該是整個座艙,尤其是 MPV 這種更重視後排乘客體驗的車型。

科技不是目的,科技是一種能力。我們不應該只想着有多少生態上了車,語音明天又多了幾個指令。最重要的是要圍繞車和體驗本身,用科技的力量,給到用戶之前不曾有過的便利和舒適。我們今天提到的網中網系統中,一鍵切換固定場景,就是一個正向的案例。

智能化是一條路,它讓車廠更貼近用戶,讓用戶重新感受汽車的本質。G20 作爲一輛中大型 MPV,它的軸距超過了三米,後排乘客座椅的前後移動空間最大間距接近一米三,再加上後排乘客活動自由的屬性,這裏面的想象空間其實很大。如今 G20 已經挖掘了部分後排乘客的智能化需求,我們相信未來它還有更多的巧思提供給用戶。

本文作者:Bernice

End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