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30日,

在許昌市商務局召開的

“市場採購貿易方式”試點獲批情況新聞發佈會上,

記者獲悉我市獲批的市場採購貿易方式試點,

是我省第一個國家級市場採購貿易方式試點,

也是全國第一個國家級發製品市場採購貿易方式試點。

試點實行後,

將有效拉動我市產品出口100億元,

極大促進區域經濟發展。

市場採購貿易方式是什麼?

市場採購貿易方式是指由符合條件的經營者在經國家商務主管等部門認定的市場集聚區內採購的、單票報關單商品貨值15萬(含15萬)美元以下並在採購地辦理出口商品通關手續的貿易方式,海關監管方式代碼爲“1039”。市場採購貿易方式作爲適應商品市場國際化發展建立的一種貿易方式,具有通關便捷、稅收優惠、結算方式創新和共享貿易平臺等優勢,有助於激發市場主體活力,擴大市場規模,提升國際化水平,推動外貿的增長。

全球每10頂假髮有6頂以上來自許昌

據悉,截至2019年全市共有發製品企業2000多家,從業者達30多萬人,產品涵蓋了3大類、6大系列、3000多個品種,我市發製品產值達到300多億元,出口產值約120億元,產品遠銷120多個國家和地區,全球每10頂假髮有6頂以上來自許昌。

試點獲批對我市外向型經濟有何影響?

市場採購貿易方式是目前我國新形勢下培育特色產業的先進對外貿易形式,對擴大產品出口規模,豐富出口產品種類,提升我市國際化水平,轉變外貿經濟發展方式,促進產業轉型升級,對拉動區域經濟增長和推動“智造之都、宜居之城”建設具有重要意義。主要有以下4個方面:

一是實現產業集聚,吸引相關企業迴流。

二是擴大市場開放,提升國際化能力。

三是促進產業鏈發展,有利帶動就業。

四是拉動產品出口規模,提高經濟發展水平。

許昌報業傳媒集團全媒體記者丨劉瑞琦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