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句話說,聽過很多道理,依然過不好這一生。

這是大多數人的真實寫照,知道是一回事,行動又是另一回事。王陽明的“知行合一”認爲:知道卻做不到,仍然是未知。

經過親身實踐,一個人變強大的最有效方法:不要想太多,直接去行動。

1、猶豫不決,和患得患失,是牽絆一個人的最大力量。

決定一件事成敗的最關鍵因素,是內因,也就是一個人的決心。決心越大,意志越堅定,行動力越強,事情越容易成。

雖然下定決心做事,遇到困難卻猶豫不決的人,事情多是半途而廢。

猶豫不決,和患得患失,是牽絆一個人的最大力量。

我以前學的是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出來工作10年後,又潛心讀書7年,從《易經》讀到《金剛經》,通過半生實踐和獨立思考,我發現世界的真相,是:境由心生,境隨心轉。

這不是單純的唯心主義,這就是宇宙的真相。物質世界,不是我們想象的那樣固定不變。人的意識結構,決定了我們看見的世界是什麼樣子。一個人一旦開悟,意識結構轉變了,看見的世界,就和常人看見的不一樣了。

人心有兩個層次,一個是心智層次,一個是超越心智的無上境界。

大多數人,都停留在心智層次,沒有好好利用自己的潛能。只有開悟的人,才能發揮心力的巨大作用。

自我懷疑,猶豫不決,患得患失,想太多,都是困住自己的枷鎖。需要停頓,才能覺悟。

2、一個人的意志和想法足夠堅定,就可以逐漸改變現實。

老人家常說一句話:“心堅石就穿。”這句俚語,道出了真理。

如如不動金剛之心,不是其它,就是堅定之心。

一個人的意志和想法足夠堅定,就可以逐漸改變現實。這是人類最可貴的潛意識寶藏。

南懷瑾的書中,記載一首小詩,寫心即是佛:

佛在心中莫浪求,靈山只在汝心頭;

人人有個靈山塔,只向靈山塔下修。

這首詩寫的修行,就是修自己的一顆心,不要向外求佛,心即是佛。清理乾淨心中的雜念和慾望橫生的野草,光明本性自然顯露。

人的心不堅定,思想飄忽不定,這是常人。

人的心堅定,一心一意,定得住,這是佛。

人心定,則成佛;佛心亂,則成人。

3、已經決定的事情,不要想太多,直接去做。

人軟弱,是因爲行動力弱,不敢想,不敢做。一個人要變強大,最有效的方法:已經決定的事情,不要想太多,直接去做。

2020年,我做了兩個今生最重要的轉變,一是堅持跑步,二是堅持早起。

太難了,這是大多數人的想法。

我做事,從來不考慮難度,只反覆問自己一個問題,是否真心想做?如果真心想做,即使上刀山,下火山,我也會赴湯蹈火,不惜一切代價都要把事情做成。

晚睡晚起,精力不足,是我今生自帶的弱點。從很小起,我就是一個起牀很晚的人,上學經常遲到,幼兒園,小學,初中,高中,大學,都是如此。上班以後,也繼承一貫模式,經常遲到。

人到中年的時候,有一天,我突然想,不行!我要徹底改變自己的現狀,才能心想事成,過上我理想的生活。

改變現實,第一步,就是要改變“晚睡晚起”的行爲習慣。經歷很多反覆和挫折,後來我真的做到了5點鐘鬧鐘響,就一骨碌爬起牀。

有時候凌晨1、2點才睡,第二天也是5點鐘起牀,起來把當天的事情都做完,又回頭補覺。

至於跑步。開始的時候,只能跑800米,已經是體能的極限了,跑得我心口疼。

堅持每隔兩天跑一次,每次增加幾百米,幾個月後,我已經能跑完8000米。要對自己狠一點,才能激發自己的潛能。每次跑步,我都告訴自己,一定要堅持到底,不跑完,不下場。

堅持跑步,我的體能提升很快,十幾年來對着電腦工作形成的頸椎勞損,亞健康狀態逐漸消失。精力旺盛,心情舒暢,反過來,對工作和事業有積極幫助。

我給大家的經驗分享是:下定決心要做的事情,不要糾結,不要想太多,直接去行動。堅定信念,調整方法,再難的事情,都可以做成。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