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读围城,是因为朋友的妹妹推荐,她说:围在城里的人想逃出来,城外的人想冲进去。我想这书应该是非常值得阅读的,遂决定好好去看一遍。

第一次读这本书是在手机上下载的电子版,读时比较浮躁,理几个姓氏的人物对话比较混淆,于是想倒回去看看,这时候电子版的劣势就凸显出来了,找吧翻起来很麻烦,完全没有纸质版的快捷和随意,轻松可找到的感觉对于阅读来说体验是极佳的。

随着剧情的铺展越发觉得“乱”,我说的乱是作为读者因为没有持一个安静且认真的心态去对待它才导致的对小说理解不到位的乱,这种乱责任在于读者。

最近因为听人谣传猜测人类可能是被圈养的,心生联想,想到了围城里的那句话,倒是对围城提了很大的兴趣,于是决定认认真真的再去看围城这本书。

是的,这次是纸质的书籍。由媳妇从合肥带过来的,她也是看了一半,糊里糊涂的就放弃了,这又一次激发了我要去看明白这本书的想法。

每晚利用跑步后的时间去阅读个把小时,初读对围城印象深刻的是里面的一些形象生动的句子,遂摘录下来以做分享。

只有九龙上岸前看她害羞脸红的一刹那,心忽然软的没力量跳跃。

忽然软的没力量跳跃,只有触动到了内心的柔软才会有此感受吧,如此细腻的表述,不得不让读者在记忆里也去搜寻一番:某年某月的某日,我的内心也曾软的没力量跳跃,好像那一刹那、短暂的、身不由己的就被俘获了。

小园草地里的小虫琐琐屑屑的在夜谈。不知哪里的蛙群齐心协力地干号,像声浪给火煮的发沸。

背景环境的描述,生动而形象,呆过乡村农家的、住过郊区的房屋的,忽然间会觉得特别亲切,在上世纪的三四十年代,在九龙和上海,时间与地理的跨越,也被文字细腻的拉近了距离。

这景色是鸿渐出国前看惯的,可是这时候见了,忽然心挤紧作痛,眼算的要流泪。他才领会到生命的美善、回国的快乐,《沪报》上的新闻和纱窗外的嗡嗡蚊声一样不足介怀。

忽然想到跑步时的自己,当内心真正地感受到一股新生的且自认为正确的信念的时候,会忽然看透好些事情,会忽然的明白自己接下来该去怎么走,但这丝毫不影响你接下来的自我认可和自我疑惑的矛盾,也丝毫不影响你的犹犹豫豫。

花气熏人欲破禅,鸿渐看了,会心不远,觉得和尚们闻到窗外这种花香,确以犯戒,与吃荤相去无几了。

方鸿渐看唐小姐不笑的时候,脸上还依恋着笑意,像音乐停止后袅袅空中的余音。

依恋着笑的用法还是第一次看到,这着实让我对文字的运用有了新的体会,创新和大胆是自我提升的一剂良药,也是后继发力的关键。我喜欢这样的词,让时间万事万物都有了生命,有了鲜明的特色、活力。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