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国庆、中秋假期合在一起,放假时间长,很多小伙伴都有外出旅游的计划。长时间户外活动,做好防晒是必备功课。防晒,除了遮阳伞、帽子、口罩等必要的防晒工具,在防晒产品使用上,用防晒霜搭配抗氧化精华,可以给皮肤提供360度无死角防护。很多小伙伴知道这样搭配,但不知道其中的原理,所以不怎么重视。今天甄垚就分析一下为什么这样搭配。

防晒剂的防晒原理

防晒化妆品的核心成分是防晒剂,通过反射、散射、吸收等方式,防止紫外线伤害肌肤。防晒剂可以分为:无机防晒剂、有机防晒剂,通常又称为物理防晒剂和化学防晒剂。这种约定俗成的叫法并不严谨,后面我们再详细谈。

◆ 无机防晒剂

目前,各国允许使用的无机防晒剂有二氧化钛(TiO2)、氧化锌(ZnO)。这两个成分刚开始作为防晒剂使用时,受制于当时的技术水平,颗粒比较大,粒径分布宽,主要通过反射、散射的方式,屏蔽紫外线。防晒波段涵盖UVA、UVB,防晒能力强,稳定性高。但缺点也很明显,大颗粒无机防晒剂不但可以反射紫外线,还会散射可见光,涂在皮肤上,会产生不自然的泛白现象。无机防晒剂颗粒过大,涂抹感比较粗糙,使用体验也不好。

随着技术进步,无机防晒剂的粒径可以做得很小,达到纳米级。这时的无机防晒剂颗粒足够细,比可见光的波长还要小,基本上已经不再散射可见光。涂抹在皮肤上,不会产生泛白的现象。这时的无机防晒剂,主要通过吸收作用,来屏蔽紫外线。

当紫外线照射到纳米级无极防晒剂后,少部分被反射、散射出去,大部分被二氧化钛或氧化锌构成的微粒吸收。二氧化钛或氧化锌的电子受到紫外线激发,由低能轨道进入高能轨道,吸收紫外线(光能量)。大多数电子稍后会重新回到原来的低能轨道,释放出热能(红外线)。无机防晒剂把紫外线(光能量)转变为热能(红外线)释放,起到屏蔽紫外线的作用。

有少部分被激发的电子,会脱离电子轨道,投射到皮肤表面,与皮肤表面的物质(如水、和氧等)发生作用,生产活性氧自由基(ROS)。它会攻击正常的细胞组织,使DNA螺旋结构变成直线结构,产生光毒性和光敏性,皮肤出现发红、发炎、变黑、老化、粗糙等不良症状。

为了防止无机防晒剂表面电子脱离轨道,产生光毒性、光敏性,目前的无机防晒剂会在其表面包裹一层惰性防护膜(比如SiO2、Al2O3或其他有机物),或在其中掺杂其他金属离子(Al3+和Co3+),防止紫外线照射下,电子脱离轨道,在皮肤表面形成大量活性氧自由基(ROS),刺激皮肤。

经过惰性成分包裹,还会有少量漏网之鱼。如果日晒时间不长,产生的自由基可以忽略不计。但是,如果遇到国庆这种小长假,户外活动时间长,皮肤长时间受到阳光照射,漏网之鱼多到一定程度,就会伤害肌肤。这时候,抗氧化产品就有了用武之地。

强效抗氧化精华,可以及时扑灭这些“漏网之鱼”形成的活性氧自由基,避免肌肤受到刺激。即使有少部分紫外线突破防晒霜构成的防护网,抗氧化精华也可以及时捕捉皮肤内部受到紫外线刺激产生的活性氧自由基(ROS),防止黑色素生成、转移、沉积机制被激活,避免晒黑、色斑加重;抗氧化精华还能够避免活性氧自由基(ROS)攻击正常皮肤组织,避免皮肤红肿、发炎、衰老。

◆ 有机防晒剂

大部分消费者可能会认为,有机防晒剂通过化学反应,吸收紫外线,起到防晒作用。因此,有机防晒剂经常被被称为化学防晒剂,这种观点是不正确的。

有机防晒剂在吸收紫外线过程中,并没有发生化学反应。其防晒机理和无机防晒剂吸收紫外线类似,有机防晒剂的分子受到紫外线照射,分子吸收紫外线(光能量)由基态(n)被激发至较高的能态(π*),再由被激发的高能分子回到基态,吸收的紫外线(光能量)转化为热能(红外线)、可见光释放出来,避免紫外线伤害肌肤,发挥防晒作用。

少部分情况下,外界紫外线足够强,可能会导致部分有机防晒剂产生“光化学反应”,结构改变或者降解,丧失吸收紫外线的能力,光防护性迅速下降,产生光不稳定性。

还有部分激发态的分子与周围物质相互作用,如防晒中的其他成分,空气中的氧,或者皮肤活性成分如蛋白质、脂类,生成有害产物,产生光敏性。

有机防晒剂在吸收紫外线后,会以上面三种形式释放吸收的能量。第一种情况不会刺激皮肤。如果是第二、三种情况,会给肌肤造成危害。这时,如果皮肤表面有抗氧化成分保护,可以有效清除活性氧自由基(ROS),和防晒剂发生协同作用,共同抵御紫外线,保护皮肤不被伤害。

市场上具有抗氧化作用的精华非常多,各种价位都有。如果是用来和防晒霜搭配,在户外活动、旅游时保护肌肤,建议选择抗氧化效果强的精华,甄垚在《一个配方师对25款抗氧化产品深度分析》系列文章中,分析过25款产品,不知道怎么选择抗氧化精华的小伙伴可以翻出来看一下。

综上,防晒化妆品和抗氧化精华搭配,可以发挥协同作用,增加防晒霜的稳定性,及时淬灭“漏网之鱼”,清除自由基,给皮肤全方位无死角保护。特别适合长时间户外活动、旅游,接受阳光照射时间长的小伙伴。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