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9月,全球失去了重要的一個人——露絲·巴德爾·金斯伯格(Ruth Bader Ginsburg)。

金斯伯格是美國最高法院的第二位女性大法官,在美國社會充滿了性別歧視的年代,她憑藉個人奮鬥,爬到了金字塔的最頂端。她爲女權運動的變革目標制定了循序漸進的詳盡計劃,她認爲,男性與女性應該並肩合作。

在光環的背後,她曾四次與癌症搏鬥,身材瘦小,在人們印象中,似乎沒有任何東西能戰勝她,包括死亡。

金斯伯格法官爲包括我在內的很多女性鋪平了道路,”美國前國務卿希拉里·克林頓說,“再也不會有第二個像她這樣的人了。

事情發生後,數百位民衆自發來到華盛頓最高法院外,在臺階上獻上鮮花和蠟燭,爲金斯伯格哀悼。

近年來,人們對“女權”一詞的討論越來越多,也越來越激烈,不同的人似乎有着不同的解釋,今天talk君想跟大家分享來自洪晃的演講:

洪晃,媒體人/作家;《開卷openpage》季刊主編兼出版人

我今天來主要是想勸大家當女性主義者,這個裏頭其實是很有意思的過程,因爲我從來沒有做過女性主義的任何工作,也就是最近的一兩年,我才意識到這件事情的重要性。

我上大學的時候曾經註冊去要學一個女性主義的課程,我當時的一個好朋友是香港女孩,她問我說你早上 8 點鐘那個課是上什麼,我說上了女性主義的初級課。她說你不要去上那個課,我說爲什麼?她說你要去上那個課的話,你再也找不着男朋友了。

我當時就覺得她是香港人,她在西方的經驗比我多,所以我上了一堂課,就把那課給退了。我想,一說到女性主義者或者女權主義者的話,在中國有很多女性男性,都會有我的這位香港朋友和我在上大學時候同樣的反應,說不要給我蓋上女性主義者,這樣的話找不着男朋友,肯定就說明我長得太醜了,所以我就去當女性主義者,或者是說我很兇,老想管理男人所以我成了女權主義者。

首先第一點,不管是女性主義還是女權主義,它在定義上,在我們社會里頭是有很大誤解的,所以我想第一件事,想跟大家澄清一下女性主義到底是什麼。

其實西方也有叫女權的,但是我更喜歡女性主義這個稱呼,因爲我覺得女性主義到今天,更多的是關於女人能夠找到自己、表達自己,而跟權力反而離得很遠,所以不管是女權還是女性,她其實追求的只是一個東西,就是性別平等,沒有別的。

我覺得如果說我們看了所有的發展史的話,我們就知道,我們今天所謂的女權和女性,並不是要讓女人去佔領世界,也不是要奪男人的權,也不是要去領導什麼,實際上就是說我們希望有一個男女平等的世界。如果這個是女性主義的最終追求的話,很多朋友就不會有這麼大的顧慮說我是一個女性主義者。

第二個我想說的,可能是對中國女性在中國生活的話,女性所享受的一些權利我們應該珍惜,因爲有很多權力在西方是女性爭取來的,尤其是二戰以後。我查了一下,比如說在法國,在 1960 年就我出生的年代,一個女人如果要去工作的話,從法律上來講,她需要她老公的同意,你可以想象嗎?

那麼中國的女性真的是,中國政府從 1949 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的時候就做了一個巨大的禮包,把這個禮包扔給了中國婦女。我們是有這個工作的權利,各種各樣的別人都是爭取來的權利,而我們是得了一個大彩蛋,拿了一個大禮包。我們生下來就覺得我們有這個權利,但有的時候免費的東西大家就不珍惜,我們沒有走過這個里程,去爭取來我們工作的權利,我們就覺得這理所當然,而且我們不算太珍惜。

所以這幾年有很多後退。就比如說很多女孩子覺得出去工作太累了,最好找一個有錢的男的,這樣可以在家裏享清福,不用出去了,這種的思想其實這幾年回潮得很厲害。這個真正意義上是我們沒有珍惜,自 1949 年來在中國女人所享受到的權利和利益。

一旦我們自己如果去放棄這些東西,再去爭取來的話會是很累很艱難的一件事情

從這個角度,我特別希望所有的女士,能夠做一個女性主義者去看一看。如果說你把自己從社會中撤回到一個家庭,你的天地就越來越小了,那麼是不是你要的,這個的確是你的選擇,但如果說你去做這個選擇,實際上對你自己做了一件什麼樣的事情,並不是說這不是關於你找到的男人有錢沒錢,也不是關於你的家庭,也不是關於你的社會地位,主要是關於你如果認爲你想去依賴一個男人去活,這說明你的能力是什麼樣?這說明你的志願是什麼?這說明你是誰?所以我覺得這個回潮是所有的中國女性要警惕的,而且我們一定要珍惜我們自 1949 年來所得到的權利和權益。

最後一點我覺得在中國最應該當女性主義者的,也許不是中國女人,而應該是中國男人,因爲中國男人是受壓力最大的羣體,我們從傳統教育方面有重男輕女這麼一說,所以中國家庭對男孩子的壓力永遠大於女孩子。

我有一個女兒跟她的同學的家長一塊聊天的時候,有很多家長就說,你女兒什麼時候上什麼學?你準備讓她到哪去上大學?留在中國還是出國……這些事情我都沒怎麼想。

我覺得女兒還小才 12 歲,我就會很放鬆地跟有些媽媽說,這不用想吧,她還小才 12 歲。經常有媽媽就會說,對,你是女兒,你不用着急這些事。當時我就覺得,嗯?爲什麼我是女兒就不用着急這些事?

其實中國有很多,就是中國的傳統的教育,除了它的重男輕女以外,在它重男那一部分,中國社會的所有的壓力全在男人身上,就是你要掙錢、你要養家、你要成功、你要出人頭地、你要給家裏頭爭光、你要養父母、你要養子女……就這些所有的壓力全在男人身上,爲什麼?因爲中國的傳統觀念裏頭,重男輕女就不相信男女是平等的,從來沒覺得女人能真的撐起半邊天。

但是我想在座的所有男士想一想,如果你談戀愛的時候女方不給你要房子,說這房子咱倆一人一半,你會不會覺得稍微輕鬆一點?

圖片源於網絡

如果說咱們去買一輛車,你買前頭兩個軲轆,我買後頭兩個軲轆,你是不是會覺得輕鬆一點?

如果說中國的女性都有女性主義的思想,她會很驕傲地說你不用養我,我自己可以養活自己,我們共同組建一個家庭。會不會在這種樣的情況下,中國的男士好過一點?

首先靠男人喫飯是女性主義反對的,我們希望是平等的,共擔社會責任和家庭責任。第二,我突然間意識到女性主義者的最好支持者實際上是中國男人。

只有當你們支持女性主義充當女性主義者的時候,你們的壓力才能減少一半。謝謝大家。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