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經濟仍然面臨疫情的重大挑戰,全球化處於前途未卜的迷茫之中。在此關鍵時刻,中國果斷地啓動了雙循環戰略,以內循環驅動外循環,以高水平開放和深度改革來強化內循環。9月21日,中央決定新設北京、湖南、安徽三個自貿區,並擴展浙江自貿區,使中國自貿區的數量增加到21個。

北京自貿區的最大亮點是定位於引領中國服務業的對外開放,最大限度放寬服務貿易的准入限制,試行跨境服務貿易的負面清單制度,探索知識產權證券化等突破性嘗試。特別是在金融服務領域,北京自貿區將開展本外幣一體化試點,允許區內銀行爲境外機構人民幣銀行結算賬戶(NRA賬戶)發放境外人民幣貸款,允許外資銀行獲得證券投資基金託管資格,支持設立境內外私募平行基金等。另外,北京自貿區的科技創新將聚焦於數字貨幣和區塊鏈技術,依託人民銀行貿易金融區塊鏈平臺,建立法定數字貨幣試驗區和數字金融體系,形成貿易金融區塊鏈的標準,規範跨境貿易、法律合規、技術標準的實施。依託區塊鏈技術應用,整合高精尖製造業企業信息和信用數據等。同時,第三代半導體、量子通信、生物製藥等領域也是發展重點。

湖南自貿區的長沙片區重點對接“一帶一路”建設,發展高端裝備製造、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醫藥、電子商務、農業科技等產業;岳陽片區重點對接長江經濟帶發展戰略,突出臨港經濟,重點發展航運物流、電子商務、新一代信息技術等產業;郴州片區重點對接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突出湘港澳直通,重點發展有色金屬加工、現代物流等產業。

安徽自貿試驗區也包括三個片區,合肥片區重點發展高端製造、集成電路、人工智能、新型顯示、量子信息、科技金融、跨境電商等產業;蕪湖片區重點發展智能網聯汽車、智慧家電、航空、機器人、航運服務、跨境電商等產業;蚌埠片區重點發展硅基新材料、生物基新材料、新能源等產業。

浙江自貿試驗區擴展區域同樣涵蓋三個片區,寧波片區建設鏈接內外、多式聯運、輻射力強、成鏈集羣的國際航運樞紐;杭州片區打造全國領先的新一代人工智能創新發展試驗區、國家金融科技創新發展試驗區和全球一流的跨境電商示範中心;金義片區打造世界“小商品之都”。

自貿區擴容將帶來哪些新機遇?

本週六(9月26日)晚9點,鴻學院微課堂將與大家共同探討“自貿區擴容,新機遇何在”這個話題。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