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結束的全國游泳冠軍賽,由於體能測試整體成績不過關,部分打破全國紀錄的優秀運動員未能進入決賽,爭取更好成績。也正因此,銷聲匿跡十多年的“體能測試”這個詞,再次進入關注中國體育的人們視野中。

公衆在評價體測政策時,不可避免地體現出明顯的“暈輪效應”(又稱成見效應,指人們在交往認知中,對方的某個特別突出的特點、品質會掩蓋人們對對方的其他品質和特點的正確瞭解)。之前體測“折磨”的是男足,大家的反應褒貶均有,而這次“中招”的中國游泳隊,也許因爲成績顯赫,屬於奧運爭光的重點對象,於是公衆幾乎一邊倒地質疑游泳管理中心,加上遭遇“不公”的其中恰好有網紅運動員傅園慧,讓事件具備了所有熱搜新聞的娛樂要件,更推波助瀾了事件的發酵。

那麼,體測政策合理嗎?競技體育以運動員的良好體能水平爲基礎,這沒有任何問題。體育總局在東京奧運會到來之際,發文督促各運動隊加強體能訓練,以期東京奧運會成績輝煌,這個政策本身也沒有任何問題。問題是,競技項目五花八門,隔行如隔山,政策不能粗暴簡單地用統一標準去要求體能測試的內容和形式。

公衆的質疑集中在體測的科學性和出臺過程的邏輯。所謂科學性就是體測內容是否細化並符合運動規律,這種技術性問題並不難解決,只是一個態度問題。而政策出臺背後的邏輯才更值得探討,找出政策背後的邏輯,其實也是放眼未來,科學制定政策的重要議題。然而,有關部門的漠然和傲慢,非但沒有促成解決問題,反而成爲公衆“罵就對了”的輿情氛圍的主因。

處在本次風暴眼的游泳中心主任周繼紅回應表示,中國游泳要想全面衝擊更高水平,必須基礎和專項雙管齊下。這次全國比賽中增加基礎體能測試的目的,就是爲了彌補中國運動員的短板,以提高中國游泳運動員在世界上的競爭力。

多年來,周繼紅一直被冠以“典型矛盾體”的標籤。一方面,她輝煌的運動和執教戰績,多次臨危受命總能力挽狂瀾的管理能力都爲人熟知;另一方面,其爲人行事強勢號稱“鐵娘子”。而今,“我行我素”似乎是圍繞着她的又一“暈輪效應”。不知是否對輿論氛圍的應激或者抗爭,本應對運動自身規律熟稔於心的周主任堅持“一刀切”的做法,聲稱“規則面前人人平等”。雙管齊下固然是對的,但是以規則硬框所有運動員,就非常不明智,非常不“因材施教”了。

一刀切搞體測,行不通。還是拿足球說事,對總局的嚴厲規定,他們變通靈活:只是在中超開賽前抽檢了部分球員,而且項目也不是枯燥無味的3000米跑。別的不論,懂得靈活變通,就值得周主任學習借鑑。

不管是全國冠軍、世錦賽冠軍,還是奧運冠軍,都需要全面均衡的體能素質。從長遠來看,強化體能訓練、補強體能短板、推動運動員全面發展,是中國體育正確的發展道路。體育界人士尤其是領軍人物,要轉變思維,完善和細化指導標準,建立與項目相適應並緊密結合的、完善的基礎體能訓練和體能競賽體系,才能真正提高運動員身體素質,書寫中國體育事業新篇。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