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远征军筹备阶段,国军统帅部抽调了一部分部队,前往滇缅边境地区驻扎。其中既包括滇军六十军,也包括中央军的几个部队,比如第二军、第八军、五十二军,这些都是中央军嫡系部队,军长都是清一色的黄埔军校毕业生,其中就有71军。此时的七十一军下辖三个师,八十七师、八十八师和三十六师。

第一期远征军溃败回国之后,七十一军奉命紧急赶往前线,抢先占领了怒江边上的高黎贡山阵地,击退了日军进攻。这时候的军长是黄埔一期生宋希濂。之后,远征军在这一带的部队逐步增加,就逐渐被改编为两个集团军,一个是十一集团军,宋希濂任总司令,另一个是十五集团军,原五十二集团军军长关麟征任总司令,都是黄埔一期生。

宋希濂的七十一军名气很大,淞沪会战一开始,在一线坚守阵地的三个主要的师,就是这三个德械师。淞沪会战尚未结束,校长就给三个师的师长王敬久、孙元良和宋希濂分别升官,一人一个军的番号,分别是七十一军、七十二军和七十八军。但实际上,这个时候这三个军都是空架子,三位军长手上的兵力,还是只有各自的那一个师。

南京保卫战之后,三个德械师里,孙元良因为带头逃跑,战后被撤职,只有三十六师相对完整,所以逐步将三个师合编为一个军,也就是七十一军,以宋希濂为军长。此后,宋希濂率领这个残破不全的军,在富金山之战中重创日军,让这个军向下堕落的速度有所放缓。所以,虽然名义上七十一军首任军长是王敬久,但真正带起来,实际上是宋希濂。

即便如此,在这之后,宋希濂最为信任的也仍然是三十六师。他当七十一军军长的时候,三十六师就受关照,也是他最为倚重的一个部队。因此,在他升任十一集团军总司令的时候,他也不愿意把三十六师交给其他人,一定要自己抓在手里,于是向军委会建议,将三十六师从七十一师的编制中调出来,变成了独立师,由集团军司令部直接指挥。

在辽沈战役中,也有一个著名的独立师,也就是所谓的赵子龙师,独立第95师。这也意味着,这个师在这个战场不隶属于其他军,而是一个由战区更高指挥层级指挥的部队。在之后进攻塔山的作战中,它一开始由五十四军军长阙汉骞指挥,侯镜如到达之后,改由侯镜如指挥,但它既不隶属于五十四军,也不隶属于六十二军,而是由兵团直接指挥。

从这里就可以看出,所谓独立师,就意味着他是由更高级别的指挥机关直接指挥的,而不隶属于对应的上一级指挥机关指挥。另一个历史上比较著名的独立团就是叶挺独立团,叶挺独立团就是由军部直接指挥的,而当时北伐军正常的作战序列应该是军师团,他的上一级是师,但叶挺独立团不隶属于任何一个师,由军部直接指挥。

相应的,在师旅团编制序列之下,有些团不在旅的编制之下,直接由师部指挥。有些情况下,旅部也有直接指挥的独立营。而在很长一段时期,几乎每个省都有一个不隶属于野战军的独立师,比如在对越作战中出现的广西独立师,就意味着他是由广西自治区军区直接指挥的,不隶属于其他军。

当然,在战争年代,情况比较特殊,尤其是红军在改编为八路军的时候,一时无法编入三个师或者旅、团的部队,就会编为独立的单位,但在指挥体系上,他也经常由对应的上级单位直接指挥,编制也经常就在对应的上级单位之下。比如《亮剑》中的独立团,就是由三八六旅指挥的,而不是由一二九师师部直接指挥,就是因为当时八路军的番号少,而部队比较多,所以只能用这种正常序列之外的番号。

也有些是临时变通的情况。比如同样是在《亮剑》里面,黑云寨的谢保庆一开始被孔捷的新二团收编,孔捷给的番号就是新二团独立大队,这就是一个过渡性的番号,意味着这是一个营级的单位,但还达不到正规部队的要求,所以先改编为独立大队,经过一段时期的改造之后,再进入正式的编制序列。只是后来黑云寨被李云龙剿灭了,那就没有了。

《永不磨灭的番号》当中,李大本事的部队一开始就是游击队,属于地方游击武装,之后经过反复争取,才得到了一个独立大队的番号,这就意味着,要比地方游击队提高了一个层次,离正规军更进一步了。如果经过一段时期的扩充和发展,人员和装备能够达到正规军的要求了,就会先进入军区的地方部队,然后再进入野战军序列。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