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王海涵 通讯员 鲁玉 汪岩)

早高峰时,十字路口车流不断,平时时间较短的绿灯突然变长了,让人觉得便捷;就快下班了,手机收到路况消息,清楚知晓哪条路拥堵;到体育馆看演唱会,各种道路交通保障全面到位……眼下,在合肥市,交通变得越来越“聪明”,这背后离不开“交通超脑”的功劳。

“过去摸清交通状况靠人,现在主要由数据说话。”合肥交警支队科研所警官尹成胜介绍说,简而言之,“交通超脑”是一个大数据平台,通过“AI+大数据”赋能交通,改进提升交警在交通管理、城市治理、公众服务等方面的综合水平,融合数据共享、精准感知挖掘、智能分析决策和公众出行服务等功能。

在合肥市交警支队交通指挥中心大屏幕上,显示着“交通拥堵指数”“道路拥堵排行”“当前在途车辆”等信息,这些是对监控捕获信息深度分析后获得的。

图为 合肥城市“交通超脑”页面

“交通超脑”于2019年10月投入使用,包括1个数据接入平台、1个超脑中枢、7大应用子系统。其中,最为“硬核”的智能语音指挥调度平台,基于语音识别、语音合成、语义理解等核心AI技术,方便交警收集车流量数据、处理交通事故等。

目前,系统监测范围已覆盖合肥市1332个路口、649条道路,日均接入互联网路况数据1.5亿条。通过分析挖掘,已累计完成70个重点片区治理,44个片区畅通率得到显著提升。通过事件仿真技术,可以在10秒内预测5-30分钟之后的区域交通态势,平均每2分钟就可以完成11个路口的信号协调联动。

此外,“交通超脑”还可以智能调控合肥市市105套高架限行系统,实时优化周边信号灯配时方案,并对施工占道、大型活动安保、恶劣天气等事件进行分析和预判。

“交通超脑”展示的数字化交通管理是合肥市数据惠民的缩影。合肥市于2017年成立数据资源工作领导小组,并在全省率先成立数据资源局、组建大数据资产运营有限公司,与18家行业领军企业签订“智慧城市”建设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打造‘城市大脑’的初衷,是让城市的各个‘器官’协同工作,从而实现城市治理能力智能化、集约化、人性化。”合肥市数据资源局应用推进处处长吴波表示,经过探索创新,市民享受到更为便捷舒适的城市服务。同时,也让城市管理者更加科学化、民主化地进行决策。

未来,合肥“智慧城市”建设将继续沿着健康、精细、安全的道路,实现高质量发展。

图为合肥市交通实时感知与预测系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