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衆所周知,一部劇是否優良,除了劇本、演技之外,最重要的是在開篇第一集就能用鏡頭抓住觀衆的心。

因爲觀衆不可能個個都有學者一般的閱讀量,所以如何將書本中的平面文字,通過畫面和濾鏡調色凸顯重點,最快抓牢觀衆的注意力,就是導演最大的挑戰。

不敢說閱片無數,但也是個懸疑劇迷。對於目前的國產懸疑劇,大家吐槽的重災區,主要集中在劇本邏輯漏洞多,或者演員演技爛等方面。

本來,《沉默的真相》緊隨《隱祕的角落》之後,有機會成爲第二部《白夜追兇》那樣現象級的高能熱評劇。

但是,這部劇看到2集,就覺得全組最拉胯的是菜鳥導演的鏡頭語言和濾鏡。

之前,剛看完《摩天大樓》,偶爾去瞅兩眼《親愛的自己》。而本劇的濾鏡調色,感覺就是把前兩者相融合後折中一下取箇中間色,總感覺自己看着看着,隨時要穿越到其他哪部劇裏去了。

還有鏡頭的運用,平平無奇,保守地套用《重案六組》那個年代的鏡頭敘事法,不僅沒有突破,甚至連基本功都不夠紮實。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2008年之前,國產影視劇基本是寫實鏡頭的天下,可以說前面的導演都將這條路鋪成了康莊大道。那本劇導演完全可以先將基本功練習紮實了,順着走就行。

這樣的導演有《瘋人院》的老算、《罪途》三部曲的馬小剛、《天方異談》的周浩暉。

可是……他不!

直接拿紫金陳親自下場改編以示重視的高端底本練手,當成凸顯個人風格的實驗電影來拍。

一個走水泥路都會平地摔的人,非得上花壇臺階去"走邊邊",還崴了腳。

那是怪鞋呢,還是怪路呢?

一、多處重點鏡頭的處理不當

1、地鐵對峙的拆彈的情節,從防爆手出場到發現屍體,幾乎用了5分鐘的鏡頭。

問題是……這個角色就是個推劇情的工具人啊,還是龍套。

把防爆手的細節各處全部拍到位表現他的謹慎小心,但是對拆彈緊張氛圍提升的重點呢?

出現江陽屍體的時候,我一點都沒有驚訝感。看完前2集後,我是抱着巨大的疑問去找原著看的:因爲就想知道,開場用了這麼長的鏡頭拍防爆手,是不是原著寫得很具體?

然而……原著敘述長度是流量明星的臺詞上限:兩行字。

而原著裏爲什麼要寫"用儀器檢查過箱子"呢?

此句可絕對、絕對不是簡單交代流程的廢筆啊,同志們!

因爲爆炸案鬧上新聞引起高度關注,現場的警方人員心理壓力大,防爆手出場時所有人都是神經緊繃的,是第一層懸疑小高潮。之後防爆手用儀器檢測,不僅是爲了防備《追緝炸彈客》裏一動就炸的感應類炸彈(這片是根據真實案件改編的,記得好像《紅海行動》裏也有過類似情節),同時也爲後面"發現裏面沒有爆炸品"的反轉做了鋪墊,給觀衆緊張的情緒帶來一個放鬆的緩和時間,最後再意外發現"屍體"的二次反轉就是將懸疑感再推一層高度。這是一個連環扣的設計。

但是顯然,導演的鏡頭並沒有把拆彈過程的側重點拍到位,反而讓防爆手的多角度畫面有了廢鏡頭的嫌疑。

希區柯克1948年的《繩索》(又名《奪魂索》)開場的懸疑感製造,遠勝本劇:當觀衆隨着鏡頭,處於極度放鬆又百無聊賴地觀賞遠處的街景時,導演一個轉場直接到了近在咫尺的窗戶,隨後傳出一聲慘叫。觀衆這才驚覺自己不知不覺間已被導演牽着鼻子走,成爲了一樁慘案的見證者。此刻自己全然暴露在陽光下孤立無援,更可怕的是,自己既不清楚裏面的情況,也不知道兇手會不會在下一秒就拉開窗簾……不,甚至已經透過窗簾縫隙看到了自己的臉……

這才叫毛骨悚然,汗毛倒豎的懸疑神反轉。

前面自在隨性的鋪墊都是爲了後面冷不丁冒出的驚悚劇情服務,讓人細思恐極,越想越後怕。

2、關於嚴良亮相的那段江邊場景。

做了很多鋪墊,運鏡用的是貝拉·塔爾導演《撒旦探戈》中的封神鏡頭。

《沉默的真相》鏡頭:

《撒旦探戈》的鏡頭:

但是請注意:《撒旦》的故事背景是前蘇維埃權瓦解的前夕,圖中兩人的身份是騙子慣犯,用歪斜的鏡頭跟拍1分多鐘的長鏡頭沒有一句對白,只是配上滿地隨風飛舞的垃圾不斷往前。結合影片背景去看搖搖欲墜、滿目蕭瑟的街景,塔導的諷刺寓意不言自明。並且塔導最擅長的就是,用長到令人無語的一鏡到底來"調戲"觀衆的智商,當你因爲超長鏡頭產生奇思妙想時,他突然切換鏡頭打臉:剛纔我只是拍角色,什麼都沒有想,你之前腦子裏的念頭都是"桃子"。

而《沉默》這裏運用了塔導的運鏡方式,但是配上了隊長一路噼裏啪啦的案件分析,對突出角色的優勢有什麼作用呢?破壞了"於無聲處聽驚雷"的寓意是什麼呢?

導演想給嚴良一種身懷奇門遁甲的能力,可"以一敵百、舌戰羣儒"瞬間破案的高能形象。所以通過一開始的江邊大場面去引出這個角色單槍匹馬的獨特出場,才採用了一鏡到底的長鏡頭。

但是,能不能麻煩攝影師把搖臂的速度調低一點,節奏穩一點?

從江邊—岸堤—警犬,短短十幾秒的轉場,已經讓我產生了暈鏡頭的不適感。

論長鏡頭的技術流實驗電影,希區柯克的《繩索》早已珠玉在前。英劇《瘋城記》第一季04和《9號祕事》第四季02都向此片致敬過。在那樣技術受限的年代,全程80分鐘的電影總共才用了10個鏡頭,可以看到有一些抖動和遮擋,然而……到今天爲止,又有多少導演敢這麼拍?

3、任隊和張超的2場對峙(地鐵、監獄),是前兩集最能抓眼球的重點。

剛開始我以爲會運用角度和光線表達一些隱喻,用細節鏡頭凸顯張超翻供後人格亦正亦邪難以捉摸的暗示,讓觀衆陷入一種迷惑和期待交替的緊張感。

結果呢?就一個對光一個背光那麼坐着,懟臉拍幾個眼部細節就完了?

張超的鏡頭是層層推進的,半身、臉部、眼神特寫,而任隊這裏一直保持同一個機位就沒動過。用意是什麼?表現任隊破案思路固化,不是張超的對手?

我一度錯覺,這倆人不在一個場景裏。

還有,濾鏡總是像蒙着一層灰灰的罩子,搞得我以爲自己的顯示器壞了,亮度和對比度不行了。

說是紀實風格的拍攝,那田少波導演壓了7年的《天網行動》是真·寫實鏡頭,幾乎都看不出濾鏡調色,我估摸着頂多調了下亮度吧?那麼老的小成本劇,也沒什麼懸疑感,擱現在收視率妥妥撲街,但是夜景部分依然畫面舒適。對比下來,《沉默》裏嚴良要離開江邊的那個夜景鏡頭,都快找不着臉的輪廓了。

如果不是演員們的演技集體在線,真的,就這個沒有什麼驚喜感的敘事風格,我不如去看書自己想象。要是換隔壁的丁黑導演來導多好啊(想想《軍師聯盟》的硬核),哎~~

不過,最期待的導演還是這幾位:

《白夜追兇》的王偉

《舞樂傳奇》的於榮光

《慶餘年》的孫皓

《龍嶺迷窟》的費振翔

4、 接着是時間線切換的問題。

1) 顧一鳴/江陽去調屍檢檔案:

用獨立動畫的平行畫面技術敘事,表明現在嚴良組是在走當初江陽的老路;

2)04集結尾三人的轉頭對接:

3個人在不同的時間,做同樣的事,這個轉接鏡頭非常棒。侯貴平是對戰艱難局面的開拓者,江陽秉承他的遺志孤軍奮戰,而嚴良組又是跟隨前人的慘痛教訓勇往直前"踏血尋梅"。

時代、人物、方式都在改變,唯獨不變的是尋求真相的"初心"。

上述是03、04集兩個高能的轉場鏡頭,着實驚豔了我,幾乎要拍手叫好。

但是中間劇情的銜接,和後面的延續呢?敢情這倆就是給觀衆看個打板小樣?—— 我就是這麼個路子,之後不多說明了,你們自己體會去吧。

《雲圖》裏的六條線都沒把我整暈,《沉默》這才一半就把我的思路攪合得稀碎啊。

最大區別:《雲圖》是藝術片,敘事節奏夠慢,還一直用胎記、日誌、書信、唱片、電影等明顯的符號去串聯每個故事,留給觀衆足夠長的思考空間。

作爲懸疑題材,講究的是:

畫風和敘事節奏要穩;

帶動觀衆情緒的切鏡點要準;

反轉懸疑效果要狠。

然而,本劇的三條時間線,畫面切換幾乎是簡單粗暴的"一刀切",突兀得我都來不及反應。而且畫面色調混搭不加以明顯的濾鏡區分,所以每次出現不同時間線人物時,都沒有一點點防備,然後我就……出戏了。

看前5集時,我的情緒一直在入戲的那條臨界線兩邊來回橫跳,看着看着要沉進去了就被一盆水潑醒,反覆拉扯的感覺真是渾身難受。真正集中精神的最長時間,也就03集講侯貴平剛到學校的劇情,不足30分鐘。

5、敘事邏輯線對本劇的影響力。

可以看出,導演的敘事邏輯,一直就是爲了保持住電影拍攝手法的"三線並敘"模式而不斷交替切換的。

1)2010年嚴良線爲主埋草蛇灰線,副線爲2003年江陽線和2000年侯貴平線;

2)侯貴平的主線劇情完結,補上2007年朱偉出獄後的劇情線;

3)朱偉劇情到江陽入獄截止後,再補上2009年江陽出獄後的劇情。

而爲了最後收尾2集的大反轉,把每條線都留了個隱藏線索:

1)侯貴平是照片、名單和受害人口供;

2)江陽是自殺和地鐵拋屍的反向操作;

3)朱偉是聯合張超、陳明章、李靜、張曉倩保住了葛麗。

張曉倩去看望明洋和嚴良重逢,是另一條草蛇灰線,就是帶出精神病院葛麗的線索。

爲什麼劇情走到09集以後,鏡頭和敘事節奏有明顯提升呢?

因爲時間線在逐步收攏,支線劇情完結,改爲雙線並敘。

越近的時間連貫性越強,哪怕畫風沒有明顯切換也能很快讓觀衆入戲。

導演在考慮如何收併爲2010年一條線,爲結局做準備了。

而豆瓣8.9的評分也是從此時開始逐漸走高的。

因此,不用更多的列舉證明,《沉默》本身09集就已經自證結果:雙線VS三線,完勝。

導演的問題在於:功力不足,三線的鏡頭時長主次不分明,前半部中2010年的嚴良線過於拖沓,失去了草蛇灰線的緊湊和懸疑感。他沒有明確自己是在導電視劇,而不是辦個人影展。靜態畫面的設計和美感,無法彌補邏輯漏洞的遺憾。何況,全劇畫面構圖雖時有亮點,也沒能一直保持穩定的水平。

三線敘事可以有,但是沒必要。

如果按下述的邏輯改爲雙線敘事爲主:

將前面2010年爆炸案作爲引子帶出江陽其人,把敘事和鏡頭重點放在"2003年江陽見李靜 ~ 2009年江陽和朱偉規勸張曉倩出面失敗"全過程,平鋪直敘江陽的生平,並藉助江陽前期查案的鏡頭回憶2000年侯貴平線,最後2集2010年線索集齊,劇情冒尖大反轉。

有一種"眼見他起高樓,眼見他宴賓客,眼見他樓倒了"的悲涼感,才能給觀衆帶來更連貫的強烈共情。

此劇如果拍好了,反而能讓沒看過原著的觀衆在情緒上受到更多衝擊、內心觸動更深。

記得曾看過一部1960年代的法國短片《Insomnie》(失眠),導演是Pierre Étaix。

故事很簡單,就是講一個男人失眠,半夜看吸血鬼小說的過程。

用了"套娃式"敘事方式。

彩色畫面是看書的男人,黑白色調是小說文字畫面,雙線並敘,也沒有重口味的血腥場面。

但是導演的功力真是爐火純青,可以說是人精也不爲過。

他充分把握了鏡頭懸疑感的角度,看書人和書中懸疑情節的切換時機穩、準、狠,每每都將觀衆的緊張情緒帶到頂點時,突然插入喜劇元素。

20多分鐘的看片過程中,心情就像坐過山車,眼睛根本捨不得離開畫面。

這充分說明,一個導演的掌鏡能力,畫面、角度、切鏡等,對敘事和觀衆共情的代入是何其重要。

二、結論

有一說一,片頭的畫面寓意還是挺吸引人的:

用彩墨隱喻撲朔迷離、真僞難辨的局勢,畫面焦點的人、物、場景只展現局部。

不同顏色的墨也有各自的涵義:

黑墨籠罩城市上空,藉以暗示隻手遮天的犯罪陰影;

白墨對應的是部分正面角色和證物,暗示難以破解的證據和線索;

紅墨閃現,並最後帶出劇名,暗示讓真相撥雲見日所付出的慘痛代價。

爲了劇本、作者、演員們,12集的集數,給打了4星。

換個穩重的導演拍好點,這劇可上9.5分的,和我心目中的《心迷宮》水準齊平。

三、題外話及BUG

1、在看其他討論貼的時候,看到有人疑問:爲什麼一個市長的女婿能有這麼大權力?

可以看一個鏡頭,11集朱偉接受審訊時,嚴良穿着制服的編號:

公安人員編號爲6位數。前兩位代表級別,"00"是省級,省公安廳長編號爲"000001"。"01"是省會城市,也是每個省的核心所在,地區重要度以遞減的順序延編"02、03……"這樣。編號有重複,需要配合右邊的地名胸牌進行鑑別。

因此,清州市如果僅次於省會的江潭市,那麼市長女婿的權勢還是比較不一樣的。

此答案僅做參考。

2、 吳檢去江陽的手機店裏,兩人談話時江陽背後的貨架:

從這個鏡頭可以看出,貨架上的電腦主板型號是"微星 H310M PRO-V PLUS"型號(裝機店老闆應該比我這個業餘小白更熟悉吧?)。

Intel英特爾公司在2017年12月發佈了第八代CPU芯片,卡槽類型是LGA 1151。

而這個"MSI"微星的"H310M"系列主板是發售於2018年4月的主打低端市場的產品,用於搭載八代CPU併兼容六、七代CPU。

2009年的手機店,賣着2018年的電腦配件??可以,可以。

四、感言

最初被《十日遊戲》吸引開始,就跌進了一連串的懸疑劇萬人坑,可謂是本人觀劇經歷中"史詩級的災難"。

《十日遊戲》、《失蹤人口》、《非常目擊》、《刺》、《隱祕的角落》、《在劫難逃》、《白色月光》、《摩天大樓》、《沉默的真相》。

更慘的是,同時還在追《邪惡之花》和《異星災變》。

一路追下來,真有種"人爲刀俎,我爲魚肉"的感覺,不僅要受"千刀萬剮之刑",還要承"殺人誅心之痛",看的我是身心俱疲(這不,轉身又見紫金陳另一部小說改編的《謀局》開播了)。

看到中檔非常壓抑鬱悶,連沙雕言情劇都治癒不了,只能去看看國寶熊貓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