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路軍第129師東渡黃河開赴抗日戰場時,並非全師13000人全部出動,而是師部率第386旅全部(771團、772團)、第385旅之第769團到達山西前線,第385旅旅部及所屬第770團留守陝甘寧。也就是說,第129師實際是以三個主力團和一個師屬教導團共四個團約計9367人爲基幹兵力的,據該師1937年10月的一線部隊武器裝備統計報告,擁有多少輕重機槍和迫擊炮呢?

共有重機槍29挺和輕機槍93挺,以及步槍3412支和迫擊炮6門,簡單分攤到四個作戰團的頭上,可以得出結論,八路軍第一期投入作戰的部隊,每個主力團平均裝備步槍800餘支、輕機槍20餘挺、重機槍6到8挺,迫擊炮則基本爲零了。這裏需要說明幾點軍事常識,第一是要考慮師、旅直屬隊的武器數量,不可能全部攤入作戰部隊,第二,僅有6門迫擊炮就沒有必要一個團配發一、兩門了,應該集中起來組建炮連。

歷史事實是,第129師最初的師直屬部隊包括騎兵營、炮兵營、工兵營、輜重營、教導營,所以各團步機槍數量前述算法的分攤都有點多,另外炮兵營的建制也顯然是偏大了。不管怎麼說吧,大體上每個主力團2000餘人(從留守團的兵力可以計算出來),裝備步槍800支、輕機槍20挺和重機槍6挺左右。

雖然《亮劍》裏386旅獨立團的番號肯定是不準確的,但是可以視爲八路軍第二期擴建團的代表性隊伍,這與是不是劇情故事不發生關係,因爲新一團等部隊確實是該旅在1938年初組建起來的。當然李雲龍所部的裝備水平也是經歷過若干次變化的,大致可以分爲三個階段來說明。

第一階段,以李家坡戰鬥爲時間點(1940年前後),也就是李雲龍剛剛接手孔捷的獨立團不久,在戰鬥動員和部署中,李雲龍說得比較清楚:全團1000多人,其中擔任突擊隊的一營360人,由張大彪率領集中全團的20挺輕機槍衝在前面,這就是該團當時的武器裝備狀態。應該說,此時獨立團的裝備水平,略弱於八路軍第一批主力團,主要是重機槍一項薄弱。

第二階段,以反掃蕩獨立團突圍爲時間點(1942年前後),經過李雲龍的苦心經營,獨立團除了步機槍外,擴建了一個騎兵連,擁有了繳獲的九二式重機槍,以及裝備數門迫擊炮的炮兵連。那麼在大掃蕩中,獨立團的戰損了多少呢?劇中有交代“部隊傷亡過半,只剩500餘人,營連排幹部犧牲了20多人,二營長沈泉和三營長王懷保也犧牲了”。

也就是說,獨立團的總兵力在日軍掃蕩前大致在1500人上下,以其當時的部隊建制和武器數量明細,裝備水平已經跟八路軍第一批主力團基本持平,屬於發展比較好的第二批主力團。至於第三階段,擁兵7000多人的獨立團就不需要討論了,那是特殊時期的特殊情況,因爲李雲龍的部隊已經乾脆不是一個團級建制了,輕重機槍迫擊炮小意思,甚至還擁有了山炮。

那麼同一時期其他抗日軍隊的裝備水平如何呢?以中央軍最精銳的“調整師”爲例,輕機槍裝備到班,意味着每個團不低於80挺;重機槍裝備到營(6挺),代表着每個團不低於18挺;迫擊炮連(6門)和小炮連(機關炮6門)裝備到團,所以調整師一個團的重武器配置,已經超過了八路軍129師全部。

再以雜牌的第59軍第38師第114團爲例,也就是西北軍餘脈張自忠的隊伍,該團每營裝備輕機槍27挺,重機槍4挺和迫擊炮2門,算起來全團亦有輕機槍80挺左右、重機槍12挺左右以及迫擊炮6門,雖不及調整師,也遠遠超過八路軍第一批主力團的裝備水平。在當時的國民革命軍作戰序列中,武器裝備水平如果分檔的話,中央軍調整師和東北軍肯定爲第一梯隊。

第二梯隊應該是閻錫山的晉綏軍和龍雲的滇軍(我們不是討論戰鬥力啊),前者有太原兵工廠的源源補充,後者有大批購買的法式武器。第三梯隊大約是西北軍和桂軍,其中桂軍武器主要是外購,來源比較雜,不僅有從國外進口的,還有從閻錫山那裏買來的。第四梯隊則爲湘軍、粵軍、鄂軍等中央旁系部隊,因爲沒有獨立的採購能力,基本是嫡系分配完了才輪到他們,最後的第五梯隊,應該是川軍。

八路軍的裝備水平處在什麼位置呢?其實一目瞭然,應該跟第四梯隊差不許多,當然也就容易推斷出獨立團兩大階段的水平狀態。但是八路軍的彈藥配備和補充能力還有相當差距,中央旁系隊伍至少也能分配和補充一定彈藥,而八路軍完全要靠戰鬥繳獲和微量的自產。

在這一層面上,八路軍甚至不如川軍,像1938年臺兒莊會戰期間的川軍王銘章師,雖然裝備簡陋,但第五戰區給補充的彈藥數量還是很可觀的,一次補了子彈20萬發和手榴彈3萬枚。至於其他單兵裝備和糧秣,八路軍完全得依靠自力更生了。

所以啊,別被電視劇的演繹誤導了,即便是八路軍裝備最好的部隊,在1944年之前(這個時間點是以大反攻爲界的,八路軍在這個階段以後繳獲頗多,裝備得到很大改善)的裝備水平處在全國的倒數第二,而彈藥和輜重補充的水平,則居全國最末,這也詮釋了八路軍作戰爲什麼是艱苦卓絕!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