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觉,距中国女排拿到第一次世界冠军的时间已经过去整整三十九年。

在那个百废待兴、重整河山的特殊年代,中国女排作为三大球中第一个取得突破的集体项目,因战绩振奋人心而迅速成为全中国人民的偶像,"女排精神"更是作为一个时代的象征,激励着一代又一代国人去拼搏、努力、奋斗。

对于这支有着近四十年光辉历史的队伍,要想用一部影片进行全面展现显然不现实,两个多小时的容量,没有办法做到将其中所有经历过的坎坷、辉煌、低谷都一一影像化。因此,《夺冠》选择只截取其中最重要的三个节点,通过时代的变迁、人物的思想转换,探讨何谓"女排精神",以及这种精神如何在新时代去进行延续和发展。

1981年,在日本进行的女排世界杯决赛中,中国女排力克东道主,拿下第一个世界冠军,从而开始辉煌的"五连冠"伟业; 2008年北京奥运会,由陈忠和率领的中国女排半决赛对阵郎平执教的美国女排,尽管有着主场优势和冠军班底,中国女排依旧被美国女排淘汰,无缘决赛,并陷入长达五年之久的谷底;2016年里约奥运会,面对东道主巴西队,命悬一线的中国女排打出了精气神,不仅淘汰对手,更是时隔八年之后重回世界之巅。三场比赛,见证着一个传奇的诞生,更见证着一段惺惺相惜的友情。

由于是根据真实事件改编,对于比赛过程中国人大都了然于胸,因此,电影的最大难度就是如何把一个耳熟能详的故事拍的既有新鲜感,又能够符合大部分观众的心理预期。

为此,影片在真实背景下,加入大量剧情片常用的对比和矛盾冲突去营造氛围。

一开始的老女排以陈忠和的视角展开,充满着独属于那个年代的单纯和质朴。无论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还是对于排球运动的热爱,皆透明的像一张白纸,现代年轻人可能无法理解那种牺牲身体为代价的拼命精神,但正是因为这种让人觉得不可思议的力量,才支撑着团队在医疗、后勤保障落后的情况下,打出了中国人的尊严,而比赛的实际意义也远远超出一项普通体育运动,变成中国人向世界证明自己的声嘶力竭呐喊,即使有着历史局限性,却不应该被抹灭。

2008年北京奥运会,面对美国队的胜利,观众看到更多的是作为主教练郎平的矛盾和挣扎。在外漂泊几十年,以为早已看透世事,变成只为成绩而战的职业教练,可是当真正在自己的母国,并把母国的球队击败后,郎平才让人看到她也是一个普通中国人,和所有的国人一样,有着家国情怀,有着依依不舍的故土情结。最难忘她一个人面对空旷球场时的落寞,那一刻,她仿佛看见曾经的自己也在这片热土上洒过汗水,留下过众多美好回忆,这时的郎平,才发觉她从来就没离开过女排,所以在国家召唤的时候,她毫不犹豫选择回国。

影片第三段来到2016年,已经上任三年的郎平让整支球队打上自己鲜明的烙印。她摒弃沿用几十年的球队选人规则,并且带来世界上最先进的技术团队,更重要的是,她让球员开始享受比赛本身,而不仅仅只是为了成绩。当这种现代体育理念与中国传统拼搏奋斗精神相碰撞后,产生的化学反应足以让一支球队脱胎换骨,继而孕育出"新女排精神",这是一种时代的进步,更是一个民族开始变得自信的表现。

影片在表现方式上,大量采用真实画面和电视画面相结合,用对比勾起观众对那些美好年代的回忆。同时,在大的时代背景下,又重点突出郎平和陈忠和跨越几十年的友谊,多重视角去丰富电影内容,第三段更是直接用女排队员本色出演自己,让人颇感亲切。

《夺冠》的野心很大,它既想用影像记录女排的一段段光辉历史,又想深层次去探讨女排精神的内核及产生原因,同时,用时代变迁去刻画整个中国从内到外的巨大转变,甚至还夹杂着对郎平的个人英雄主义崇拜。于是,当所有的这些元素进行融合,你会发现电影总是在某个点让人格外感动,然而连成整体后却总觉得缺少一些东西。这种类似大杂烩的缺陷,使得影片总是在最需要剧情去调动情绪点的时候,却依靠讲道理冲淡了本该更上层次的精神诉求。当片段化的处理方式没有形成排山倒海的有效冲击,那么电影所应该传达出的东西就变得单薄而平面化,说直白点,观众被感动的更多是女排精神本身,而不是电影。

体育励志题材电影为什么好看,是因为它承载着许多观众对人生更高、更强的追求,同时在竞技者的奋斗、成功和失败中,体会着生命的存在和意义。这种先天优势,使得真实故事改编的这类电影更容易获得观众的共鸣和掌声。

尽管有着诸多不完美和遗憾,但作为偏冷门的题材,《夺冠》在类型方面的尝试本身就值得鼓励和肯定。毕竟,我们的生活不仅应该有婆婆妈妈、有低俗笑话,更应该有来自精神层面的洗礼,哪怕这种洗礼带有明显的灌输式和政治意义,但总比没有好。

可能对于现在的人来说,获得一个冠军,再也不会有当年的山呼海啸,万人空巷,然而中国女排所承载的东西早已超出简单的体育层面,那是一种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顺境亦或逆境,都可以拧紧成一根绳的团队精神。正如影片台词所说"中国女排,没有你,没有我,只有我们",这种团队精神,才让女排超越其他体育项目,成为中国特有的象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