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覺,距中國女排拿到第一次世界冠軍的時間已經過去整整三十九年。

在那個百廢待興、重整河山的特殊年代,中國女排作爲三大球中第一個取得突破的集體項目,因戰績振奮人心而迅速成爲全中國人民的偶像,"女排精神"更是作爲一個時代的象徵,激勵着一代又一代國人去拼搏、努力、奮鬥。

對於這支有着近四十年光輝歷史的隊伍,要想用一部影片進行全面展現顯然不現實,兩個多小時的容量,沒有辦法做到將其中所有經歷過的坎坷、輝煌、低谷都一一影像化。因此,《奪冠》選擇只截取其中最重要的三個節點,通過時代的變遷、人物的思想轉換,探討何謂"女排精神",以及這種精神如何在新時代去進行延續和發展。

1981年,在日本進行的女排世界盃決賽中,中國女排力克東道主,拿下第一個世界冠軍,從而開始輝煌的"五連冠"偉業; 2008年北京奧運會,由陳忠和率領的中國女排半決賽對陣郎平執教的美國女排,儘管有着主場優勢和冠軍班底,中國女排依舊被美國女排淘汰,無緣決賽,並陷入長達五年之久的谷底;2016年裏約奧運會,面對東道主巴西隊,命懸一線的中國女排打出了精氣神,不僅淘汰對手,更是時隔八年之後重回世界之巔。三場比賽,見證着一個傳奇的誕生,更見證着一段惺惺相惜的友情。

由於是根據真實事件改編,對於比賽過程中國人大都瞭然於胸,因此,電影的最大難度就是如何把一個耳熟能詳的故事拍的既有新鮮感,又能夠符合大部分觀衆的心理預期。

爲此,影片在真實背景下,加入大量劇情片常用的對比和矛盾衝突去營造氛圍。

一開始的老女排以陳忠和的視角展開,充滿着獨屬於那個年代的單純和質樸。無論是人與人之間的關係,還是對於排球運動的熱愛,皆透明的像一張白紙,現代年輕人可能無法理解那種犧牲身體爲代價的拼命精神,但正是因爲這種讓人覺得不可思議的力量,才支撐着團隊在醫療、後勤保障落後的情況下,打出了中國人的尊嚴,而比賽的實際意義也遠遠超出一項普通體育運動,變成中國人向世界證明自己的聲嘶力竭吶喊,即使有着歷史侷限性,卻不應該被抹滅。

2008年北京奧運會,面對美國隊的勝利,觀衆看到更多的是作爲主教練郎平的矛盾和掙扎。在外漂泊幾十年,以爲早已看透世事,變成只爲成績而戰的職業教練,可是當真正在自己的母國,並把母國的球隊擊敗後,郎平才讓人看到她也是一個普通中國人,和所有的國人一樣,有着家國情懷,有着依依不捨的故土情結。最難忘她一個人面對空曠球場時的落寞,那一刻,她彷彿看見曾經的自己也在這片熱土上灑過汗水,留下過衆多美好回憶,這時的郎平,才發覺她從來就沒離開過女排,所以在國家召喚的時候,她毫不猶豫選擇回國。

影片第三段來到2016年,已經上任三年的郎平讓整支球隊打上自己鮮明的烙印。她摒棄沿用幾十年的球隊選人規則,並且帶來世界上最先進的技術團隊,更重要的是,她讓球員開始享受比賽本身,而不僅僅只是爲了成績。當這種現代體育理念與中國傳統拼搏奮鬥精神相碰撞後,產生的化學反應足以讓一支球隊脫胎換骨,繼而孕育出"新女排精神",這是一種時代的進步,更是一個民族開始變得自信的表現。

影片在表現方式上,大量採用真實畫面和電視畫面相結合,用對比勾起觀衆對那些美好年代的回憶。同時,在大的時代背景下,又重點突出郎平和陳忠和跨越幾十年的友誼,多重視角去豐富電影內容,第三段更是直接用女排隊員本色出演自己,讓人頗感親切。

《奪冠》的野心很大,它既想用影像記錄女排的一段段光輝歷史,又想深層次去探討女排精神的內核及產生原因,同時,用時代變遷去刻畫整個中國從內到外的巨大轉變,甚至還夾雜着對郎平的個人英雄主義崇拜。於是,當所有的這些元素進行融合,你會發現電影總是在某個點讓人格外感動,然而連成整體後卻總覺得缺少一些東西。這種類似大雜燴的缺陷,使得影片總是在最需要劇情去調動情緒點的時候,卻依靠講道理沖淡了本該更上層次的精神訴求。當片段化的處理方式沒有形成排山倒海的有效衝擊,那麼電影所應該傳達出的東西就變得單薄而平面化,說直白點,觀衆被感動的更多是女排精神本身,而不是電影。

體育勵志題材電影爲什麼好看,是因爲它承載着許多觀衆對人生更高、更強的追求,同時在競技者的奮鬥、成功和失敗中,體會着生命的存在和意義。這種先天優勢,使得真實故事改編的這類電影更容易獲得觀衆的共鳴和掌聲。

儘管有着諸多不完美和遺憾,但作爲偏冷門的題材,《奪冠》在類型方面的嘗試本身就值得鼓勵和肯定。畢竟,我們的生活不僅應該有婆婆媽媽、有低俗笑話,更應該有來自精神層面的洗禮,哪怕這種洗禮帶有明顯的灌輸式和政治意義,但總比沒有好。

可能對於現在的人來說,獲得一個冠軍,再也不會有當年的山呼海嘯,萬人空巷,然而中國女排所承載的東西早已超出簡單的體育層面,那是一種無論在什麼情況下,順境亦或逆境,都可以擰緊成一根繩的團隊精神。正如影片臺詞所說"中國女排,沒有你,沒有我,只有我們",這種團隊精神,才讓女排超越其他體育項目,成爲中國特有的象徵。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