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東國家曾流傳着一句諺語,“北約歡笑着慶祝勝利,中東早已無力哭泣。”而作爲北約主體的歐盟國家,也並非展現給世人看到的那樣“民主”且“大公無私”。據媒體報道稱,近日歐盟針對是否承認白俄羅斯總統大選結果進行了一輪投票,投票最終結果拒絕承認盧卡申科身爲白俄羅斯總統這一事實。

據悉,這一次投票中,拒絕承認盧卡申科總統地位的贊成票有574票,反對票僅爲37票,另有82票選擇棄權。結果一出,歐盟立刻呼籲全歐洲對白俄羅斯進行經濟制裁,並表示歐盟正在考慮斷絕一切與盧卡申科政權之間的所有合作。換句話說,歐盟這是打算拉上整個歐洲乃至西方國家共同“圍堵”白俄羅斯,讓伊朗曾遭遇一切在白俄羅斯身上重現。而這一切的背後,相信美國也起到了關鍵的作用。

如果歐盟最終真的如其所願,不僅對白俄羅斯進行了經濟制裁,同時還“斬斷了”與盧卡申科政權間的一切合作,結果會怎樣?白俄羅斯境況很可能比當初的伊朗更糟糕,甚至近日委內瑞拉的種種遭遇會在白俄羅斯身上再現,包括經濟崩盤、對外貿易徹底受阻、貨幣貶值等等。雖然背靠俄羅斯,但想要單純依靠與俄羅斯的貿易支撐起白俄羅斯的發展幾乎不太可能。

有人或許會說,白俄羅斯不是還有中國這個朋友嗎?事實上,爲了顧及俄羅斯的感受,白俄羅斯與我國之間會友好相處、互助互利,但始終會“保持”在一定尺度和距離之間,不遠不近,纔是最“恰當”的。所以一旦白俄羅斯遭到歐洲乃至西方世界的“圍堵”,我國也愛莫能助。對於這樣的境況,盧卡申科該怎麼辦呢?

參考目前專家的分析,大致有三種猜測。第一種猜測,由俄羅斯牽頭,幫助白俄羅斯加強與歐亞經濟聯盟、上合會、東盟之間的合作。換句話說,繞開西方,另闢蹊徑,找到新的出路。其中白俄羅斯與中國之間的合作,很可能因此此次事件有所改變。

第二種猜測,白俄羅斯將進行經濟轉型,與俄羅斯經濟進行對接,通過俄羅斯開展對外貿易,從而儘可能規避歐盟的制裁。第三種猜測,也是不少專家學者認爲可能性最大的,那就是白俄羅斯很可能會加快與俄羅斯的“融合”,最終併入俄羅斯,成爲俄羅斯的一部分。

白俄羅斯的大選,可以說是白俄羅斯的“家事”,歐盟爲何要加入其中?其中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美國正在對北約各國施壓,要求他們增加軍費承擔比例。這一次歐盟空前團結的對白俄羅斯“下手”,恐怕最終能在與美國敲定的分攤比例有所“優待”。其次,歐盟對白俄羅斯強勢發聲本身,何嘗不是一次對歐盟而言很好地集體“亮相”、“秀肌肉”的機會。

以前的歐盟還要顧及“喫相”,可疫情後的歐盟越來越“霸氣”,完全一副有資格與美國叫板、談條件的姿態。而且既然已經決定對白俄羅斯“出手”,自然也要把架勢做足,盡顯歐盟的“威風”。最後一點,其實歐盟對付白俄羅斯,其中未嘗沒有藉機“敲打”俄羅斯、緩和與美國關係、打消美國猜忌的目的。

總之,歐盟對美國的底氣並不足,而且在美俄之間歐盟始終不敢也不願意得罪美國。至於俄羅斯,歐盟更多的是給予經濟上的幫助,來緩和歐盟與俄羅斯之間的矛盾,讓俄羅斯可以將全部“火力”集中到美國身上,莫要牽連歐盟。不得不說,國與國之間“欺軟怕硬”纔是常態,只是這一次“軟柿子”換成了白俄羅斯。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