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於在電視屏幕上看到了關於那個特殊年代的電視劇。

雖說這劇2015年就已經拍好,直到現在才大範圍的播出。

不過只要最終能看到,也算是沒什麼遺憾了——

《傻柱》

瞭解影哥的應該都知道,人家一向看重逼格。

所以類似海報上這種接地氣的畫風……我的確是沒怎麼安利過。

但你可千萬別小看這賊土賊土的樣兒——

爲了能更好的展現那個年代,導演幾乎把錢全都用在了場景搭建以及各種老物件的還原。

比如說這座1:1的四合院,灰牆青瓦映朱門。

還有後來到70、80年代的大商場,所到之處,盡顯誠意。

當然,最讓人感動的還要屬位於海報頂端的這兩位——

郝蕾+何冰,絕對是有生之年的搭配。

這不,百分之八十的觀衆都衝他們倆人才獻上了自己的小星星。

以至於開播還沒多久,就直接在豆瓣上拿下了高分。

其實像何冰這樣的……老戲骨吧。

坦白講,他在人藝扛把子的時候,我們這些人大多都還比較無知。

舉個例子——

好比那部《大宋提刑官》,當時還不懂什麼叫做演技,但只要何冰一出場,頓時就能感受得到,何爲正義凜然。

還有郝蕾。

跟着婁燁那麼多年,從來無所謂名利,卻一心只想當個「戲精」

也正是因爲這樣,《傻柱》的品質才用不着擔心。

至少跟上更新速度的我,確實沒有失望——

上世紀六十年代,老北京人都是幾家子一起住在大院裏。

一旦出了什麼事兒,就會由「當家的」來主持公道。

然後大家聚集在一起,只負責最後的投票表決就行了。

記得彈幕上有人說,這場景像極了巡回法庭。

是挺像那麼回事沒錯,但比這更有意思的是——

每一個參與其中的人,其實都是現實社會里的小小縮影。

比如「位高權重」的一大爺,他凡事都爲大院着想,寧願自己貼錢也一定要維護鄰里之間的和諧。

似乎正應了這句話所說——

那個年代人心樸實,根本不像現在,總能搞出那麼多的花花腸子。

錯了。

因爲無論何時何地,總要有壞,才能襯得出好。

像是官兒迷二大爺,精於算計的三大爺。

還有從一開始就和傻柱對着幹的許大茂。

講真,這個人物從一出場就特別討人嫌。

愛生事不說,還總色眯眯的。

聾老太太說過,如果放在日本侵略中國那會兒,許大茂他肯定是個漢奸。

幸好有個天敵傻柱在那杵着,兩人一碰面就準有好戲。

說起傻柱,他人如其名,敢怒敢言混不吝。

不算計別人,不防備別人,但他是有仇必報。

俗話裏講,這就是一根筋。

別看他報復別人的方式特孬,又是卸人車軲轆又是逼着人家喊爺爺的。

但人是真善良啊。

不然也不會替人背黑鍋,自己默默的就扛下了偷雞摸狗的罪名。

本來這幾個老爺們各有各特色的,也沒啥可噴。

可直到秦淮如和傻柱糾纏到一起之後——

網友:這是個什麼三觀?

在劇裏,秦淮如是個寡婦,家裏全靠她一人,不僅要養育着三個孩子,還要照顧一個算不上年邁的婆婆。

一般來說,這種人設本應該是討同情的存在。

但秦淮如有點走偏——

爲了家裏五口人的糧食獻身也就算了。

結果轉身就在別人面前賣可憐。

可憐是真可憐。

不信你看,她婆婆是怎麼諷刺她的。

然而剛說過不乾淨,就往嘴裏一頓猛塞。

剛開始,傻柱覺得人一家子孤兒寡母不容易,所以處處幫襯。

但沒想到,在秦淮如身上,他一耗就耗了八年。

在毫無保留的傻柱面前,秦淮如可謂是做到了全心全意的自私。

不僅三番兩次的攪黃了人家相親,而且拿錢拿飯的,從不見她客氣。

一聽人黃了,就樂了

小心眼,佔有慾也強。

更往白了說——

她早已習慣了傻柱對她的接濟和保護,傻柱,那就像是一個不竭的資源。

然而不喜歡歸不喜歡,可最後還是沒辦法厭惡她。

畢竟在生活的重壓下,很少能有人不變得自私。

“站在她的立場上看,其實她並沒有別的選擇。當人有善惡兩條路可選時,才能體現出這個人的善惡;而當只有惡和活不下去這兩個選項時,我們也不能太過苛責於選了惡的人了。”

也許這就是《傻柱》最接地氣兒的地方,因爲它講的不是理想,而是現實——

每個人都有血有肉不完美,這樣才能稱之爲活過的人。

生在幸福的年代,我想大多人都理解不了秦淮如,那種生存在尊嚴面前不值一提的痛感。

可幸好有比對,我們纔能有收穫——

珍惜當下,努力生活,無論社會怎樣變遷,這八個字永遠都不會過時。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