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說上證指數 9月份來了一個下跌177點的陰線,別說站上3400點了,簡直是要考驗3200點了,更加令人懸心的是,3200點下方還有兩個缺口呢。這要是都補了的話,上證指數還不知要怎麼個跌法。

其實創業板跌得更早,因爲IPO學了成熟市場的經驗,搞註冊制了,但是再融資的事情我們卻沒有企業肯學。要知道成熟的證券市場上是很難再融資的,畢竟股權已經稀釋了一大把了,銀行貸款利率這麼低,公司還想着股權融資,投資者就知道事情不對了,這樣的股票人人持有即賣之,非退市不可。但是我們堅決不學這個。我們上市了,就是把嘴死咬在證券市場上,只要政策許可,最好一個月融一次資。這樣,以後世界500強全是我們中國公司。然後嚴格的退市、以及嚴刑峻法賠償受害的中小投資者這樣的事我們也是絕計不學的。怎麼能讓騙人的公司倒黴呢?畢竟初心是好的,解決了就業還有稅收,還是想做大做強的。所以創業板就來了個先跌爲敬,連續兩個月,都是陰線。目前的點位基本上就在2015年以來形成的大區間的中間振盪。

不過,令人高興的是,這樣的市場,還有不少基金是賺錢了,而且還賺了不少的錢。尤其是場內基金,有三類主題基金的漲幅相當大。難怪這個國節,有朋友跟我說:以後準備買基金了,不自已炒股了,費勁太大,收益還不如基金。省下炒股的時間看看書,陪陪家人。

場內基金中,最賺錢的基金是什麼基金呢?可以說即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

說是意料之外,確實沒想到軍工板塊真能漲起來。這次國慶節,最大的消息就是阿塞拜疆與亞美尼亞打了起來。之前這些地方的消息都沒怎麼關注,這回無人機炸坦克的視頻太勁爆了,作爲軍事迷最多的國家,這件事情一下子就上了熱搜。

情理之中,是現在各地的局勢都不怎麼穩定,給疫情憋的,估計很多人都一肚子火,有點事就想炸,比如巴黎,好好的又出了個爆炸案。美國的大選辨論,也是火藥味十足。所以,軍工板塊這是要趕上風口的節奏了?

其實早在7月份,就看出來軍工是要漲了,可是看了一下業績,主要還是一季度的業績,實在是太差了,真是買不下手,也沒幾家業績預增的。就是到了半年報,業績也是沒法看的,不說淨利同比平均下降了34%,也不說估值平均到了150倍,光是看淨資產收益率,都是負的2.24%,這顯然就是投錢下去,掙不上來錢啊!

可是,雖然公司不掙錢,但是股東們在這個季度可是實實在在地掙到錢了,而且掙得還是全市場第一多。看一下三季度的ETF類基金漲幅榜,前六名,漲幅超過30%的,全讓軍工類基金承包了!

第三季度漲幅最大的前6只ETF類基金全部爲軍工類的:

(數據來源:通達信)

排名第二的是誰呢?是券商。這個季度,券商的業績雖然環比是有可能下降的,但是同比確實是大增的,畢竟7月份好長時間日成交過萬億元,加上創業板與科創板都開始註冊制了,承銷費用可是一直在漲的。

看一下下表,緊接着軍工的就是證券與證保,當然主要就是證券了。同樣令人鬱悶的是,香港的券商股便宜很多,還夾帶着港交所這樣一個穩賺不賠的個股,但是香港證券ETF基金居然就排不上號!沒有A股貴得多的券商能漲。香港證券同期內只上漲了5.55%,真是嗚嗚嗚,要哭了。

下表是第三季度漲幅位列第7到第23名的ETF類基金:

(數據來源:通達信)

當然,從上面這張表中,大家也可以看到,第三個漲得比較好的板塊是消費。這個消費,主要還是白酒。當然醬油與伊利奶也是出了大力的。反而是消費最大的豬肉,漲得並不好。

可見,在股市上短線要賺錢真是不容易,買業績好的不一定能賺錢,哪怕看對了證券板塊不錯,但是選擇了便宜的基金反而漲得少,一樣的東西,居然是貴的漲得多;消費也是,沒看對白的酒、黑的油,同樣也是瞎忙活了。

如果把考察的時間放長一點,看今年以來的業績,我們還是可以看到,基金的漲跌與基本面還是具有較強的相關性的。從今年前三個季度的業績來看,漲幅超過50%的場內基金總共有12只,其中生物醫藥、消費(酒)與深市的成長股還是表現相當不錯的。其中生物醫藥大漲了67%,創業板50也上漲了56%,顯示長線資金對這兩個板塊還是比較青睞的。

(數據來源:通達信)

而在LOF類基金中,第三季度漲幅最大的是鋼鐵分級,居然上漲了88%,不過這隻基金的成交量很小,其漲跌對投資者也就是鏡中花,很難兌現。

成交比較活躍的基金中,漲幅排名第一的軍工分級第三季度上漲了34.85%,其餘漲幅超過30%的基金總共只有5只(去掉成交量同樣較小的大成恒生中小則只有4只),分別是泓德豐澤、長盛的券商分級、鵬華的空天一色以及興全綠色。

而跌幅最大的基金依然是原油類基金,其中廣發石油跌幅最大達到18%,其它石油類基金的跌幅也在兩位數以上。此外,跟蹤港股的基金跌幅也比較大,大多下跌了4%以上。

而前三季度中,表現最好的LOF基金當屬匯添富的經典成長,真是經典成長,三個季度快翻倍了,收益率達到了96%,興全綠色也不錯,排名第二,漲幅達到80.6%,這隻最難得的是第三季度與前兩年季度業績差不多,保持了比較均勻的上漲。其它一些前三季度漲幅較大的基金,實際上在第三季度基本上沒怎麼漲,甚至還下跌了,主要是在喫上半年的老本。比如生物類、醫藥類基金。

值得一提的是中歐盛世,今年以來上漲了62%,這隻基金的主要特色是回撤控制的非常好,可惜就是成交量太小了,其實中歐不少場內基金的表現都相當不錯,大多的收益率在40%以上,顯示公司投研團隊的整體實力不錯。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