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碌碌無爲的人生,我們時常會埋怨生不逢時,畢竟時勢造英雄,但卻忽略了,英雄造時勢,一個英雄的崛起,除了天時地利外,自身的優秀才是成功的關鍵。

我們都說如今是快餐式的生活,快餐式的影視作品,因而很多小鮮肉沒有自己的代表作,也變得理所當然,難道真的是作品不夠好,而不是自己不夠努力嗎?

我們在埋怨在外條件的侷限時,可曾去解讀過前輩們在風光背後的努力,經典背後的付出。提到經典,不得不說那部創造傳奇,影響了一代又一代的86版《西遊記》。

一部25集的作品,便歷經6年的拍攝,而當年的資金和技術都很有限,劇組的演員也爲此喫了很多的苦。

楊潔曾表示當年的《西遊記》能成功,便是源於當年劇組的演員不怕苦,不怕麻煩,用百折不撓的精神去做好每一件事情。

這句話,絕非說說而已,黃眉大王是《西遊記》中,大家較爲熟悉的妖怪,而他的飾演者曹鐸當年的舉動便令人肅然起敬。

黃眉大王,人稱黃眉老祖,是彌勒佛的童子,手使一根由敲磬槌變成短軟狼牙棒。都說"天上一天,地下一年",這些天上神仙或佛主身邊的童子、坐騎等,都也淘氣的很,一不留神就偷偷下凡,惹出了事端。

黃眉大王便是趁佛主不在家的時候,偷偷到了人間,同時還順走了金鈸、後天人種袋兩件寶貝,在人間作威作福。

不僅假設小雷音寺,還金鈸扣住了孫悟空,用後天人種袋收了天兵天將,若非彌勒佛及時現身,後果實在不堪設想。

相信孫悟空被金鈸住後,二十八星宿前來幫忙的那一段很多人都記憶猶新,但其中的特效,實在令人匪夷所思。

這一集中,用來罩住孫悟空的鐃鈸無意是非常重要的這個道具,爲了讓畫面逼真,劇組共製作了四個鐃鈸。

第一個是黃眉大王手裏的真銅製鐃鈸,扔出去之後變成第二個,這個鐃鈸用線連着,拍下來之後用特效機做成變大的效果。

再接着一個取內景,也就是孫悟空在裏面玩兒"電焊"那個,另一個就是取外景,豬八戒沙僧等人一起想要抬起的那個。

這個是石膏做的很沉,製作完成後,便只放在原地,靜待拍攝,可拍攝時,問題又來了。

孫悟空在裏邊使命折騰,不可能沒動靜,可只有聲音的話,畫面就顯得特別單調沒意境,那咋辦呢?

正所謂"衆人拾柴火焰高",於是有人便提出要在外面鼓包,但令人萬萬沒想到的是這鼓包的特效,竟來源於一種生計用品,當年的我們實在太單純,居然沒發現其中的穿幫。

之後,在拍攝,彌勒佛在西瓜田裏設下巧計,孫悟空曾着黃眉大王喫西瓜時,趁機鑽進了他的肚子裏,終於擒住黃眉大王。

爲了凸顯黃眉大王肚子裏有異物體的場景,劇組用升降機把演員吊起來,在地上來回顛,曹鐸被摔得到處都是傷,但他卻毫不在意。

不過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曹鐸在拍攝西遊記前,曾手術摘掉了6根肋骨。

可即便他的身體條件並不需要這麼做,但他卻依舊堅持了差不多兩個小時直至拍完整個鏡頭,這樣的敬業精神其實如今的新生代演員可比的?

曹鐸1929年出生于山東,原華東革大文工團演員,是上海電影廠二級演員,1952年踏進電影界,先後拍了60多部影片。

他是《雞毛信》中的民兵小隊長,《老兵新傳》中的拖拉機手劉成光,《李雙雙》中的會計彥矛,《51號兵站》中的葛海生,《難忘戰鬥》中的賬房先生……

不過,最讓觀衆難以忘懷的便是《西遊記》中的黃眉大王,可是生命來去匆匆,2005年時他因病去世,享年76歲。

世間沒有唐僧肉,更沒有長生不老,但我們卻期待,老一輩藝術家都能萬壽無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