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未來10年,這些黑科技必將顛覆我們的生活

00

從無人駕駛汽車到機器人工人,在我們熟悉所有這一切之前,未來正迎面走來。

根據世界經濟論壇全球議程理事會關於《未來軟件與社會》的一份報告,到2025年前,很多新興技術將會達到其臨界點。

該理事會調查走訪了超過800名來自技術行業的企業高管和專家,並分享了他們關於這些黑科技走進主流社會的時間表。

他們從調查結果中確定了19個決定性的時刻,所有受訪對象都預測,在2030年前,這些“黑科技”必將會發生。

以下就是未來10年裏,你我所能看到的技術變革:

01

2021年前

全球首個機器人藥劑師

將會出現

在製造業領域,機器人的存在已經有很大的空間。

但是在工業機器人變得更爲先進之前,人們將會目睹它們進入服務業方向的工作崗位。

事實上,部分受訪者就預測,在2021年前,人們將會在美國看到首個機器人藥劑師的出現。

02

2022年前

大約有1萬億個傳感器

會被連接到互聯網

隨着傳感器製造成本的不斷下降和其計算能力的不斷提高,所有類型的裝置都將會一步步被連接到互聯網上。

從你所穿的衣服到你走過的地面,所有一切都會與互聯網相連。

根據這份報告預測,最早到2022年時,大約有1萬億個傳感器會被連接起來。

每一個(物理產品)都將會被連接到無處不在的通訊基礎設施中去,而無處不在的傳感器將會允許人們充分認識自己所處的環境。

03

2022年前

全球10%人口所身穿的衣服將會與互聯網相連接

汽車,家用電器和其他日常物品將會越來越多地與互聯網相連,甚至人們所身穿的衣服也會與互聯網連接。

這一時刻的到來不會讓人們等太久,專家預測,到2022年前,10%的人口將會身着內嵌芯片的衣服,而芯片又將這些衣服與互聯網連接起來。

作爲生活中的一種日常配件,這真的不會讓人們感到驚奇——包括手錶和戒指——已經開始與互聯網實現了連接。

04

2022年前

3D技術打印的汽車

將會實現量產

現在,3D打印機正變得越來越強大,也逐步具有對所有材料製造的複雜對象,進行打印的能力。

很多汽車製造企業已經開始使用3D打印技術來創造車輛模型,並藉助3D打印技術來提高部分特定汽車零部件的製造效率。

最近,奧迪汽車公司展示了一款由3D金屬材料打印機生成的微型車原型。

而汽車行業初創公司LocalMotors的目標是,在未來幾年裏,使用3D打印技術生產一款全尺寸的汽車。

這家公司已經成功打印了幾臺原型車,並計劃面向用戶銷售這些原型車。

05

2025年前

全球第一個植入式手機

將會進入商業化應用

到2023年時,對於智能手機的連接,可能會代表着全新的意義。

根據報告內容,約有80%的受訪者預測,在未來7年內,首個可植入式的手機將會進入商業化應用。

這種手機將能夠潛在地追蹤用戶的健康狀況,且結果會更加精確。

此外,這種手機也能夠允許用戶通過腦電波或信號的方式,代替語言來進行交流。

可植入式的醫療設備,比如心臟起搏器和植入式人工耳蝸,已經逐漸變得更主流化。

在2025年之前,人們可能會看到植入式技術更爲廣泛的應用。

06

2030年前

有政府將首個使用大數據技術

取代傳統統計方法

隨着數據收集、管理和理解變得更加容易,政府可能會遠離舊的信息收集方法,並開始更多地依靠大數據技術來自動完成這些項目。

根據報告預測,這種情況遲早都會發生。

而超過80%的受訪者預測,到2023年前,首個使用大數據系統取代傳統統計方法的政府將會出現。

部分國家包括加拿大在內,現在已經開始嘗試用新方法來逐步取代傳統的統計方法,但是還沒有任何國家完全將這種傳統系統淘汰掉。

07

2023年前

大約10%的閱讀眼鏡

將會與互聯網相連

當可聯網的閱讀眼鏡變得更加普遍時,與世界各地的互聯互動將會變得大爲不同。

86%的被調查對象預測,到2023年前,能夠與互聯網連接的眼鏡將會變得非常普遍。

這種技術將會允許佩戴者直接訪問部分優化後的互聯網應用程序,從而實現更爲強大的增強現實(AR)體驗。

眼球追蹤技術也能夠讓使用者通過免提方式控制交互接口。

當然,作爲互聯網巨頭的谷歌公司,已經在谷歌眼鏡中引入了相似的技術。

目前,谷歌正在全力開發可實現與互聯網連接的隱形眼鏡。

08

2030年

全球約80%的人口

將會在網上擁有一個數字式存在

隨着互聯網技術的日趨普及,更多的人將會獲得一個數字身份。

部分受訪者估計,到2023年前,超過80%的全球人口將會擁有一個自己的數字存在。

根據報告預測:“人們的數字生活與物質生活之間的連接將會變得更加緊密”,二者相互連接的重要性也將會進一步增加。

像谷歌和Facebook這樣的公司,將會繼續推動這方面的努力。

他們將通過不同項目,將全球各地的偏遠地區連接到互聯網中。

09

2023年前

有政府將會首次通過區塊鏈技術

徵收稅款

像比特幣之類的數字貨幣,其使用一種被稱作區塊鏈技術(blockchain)的機制來進行交易。

區塊鏈本質上是一個共享的公共分類賬目,每個人都可以在不受他人控制的情況下檢查賬目內容。

使用這一系統的用戶要不斷更新系統,以實現對所有交易的持續追蹤。

對於區塊鏈技術的使用,可能有希望超過比特幣。

部分受訪者已經建議將這種技術應用在公共數據庫方面,比如對土地或其他商品的管理。

根據《經濟學人》最近的一篇文章內容,美國納斯達克股市準備啓用這項技術,以記錄私人企業的證券交易。

未來幾年內,區塊鏈技術的應用預期將會達到高峯時期。

而到2023年前,政府將會首次使用該技術來徵收稅款。

10

2023年前

90%的全球人口

將會在自己口袋裏裝上一臺超級計算機

在全球各地,人們使用智能手機的頻次正在逐步超越對個人電腦的使用。

在一些發展中國家,人們通常都是通過自己的手機實現了與互聯網的連接。

隨着智能手機獲得的計算能力增強,以及價格的持續下降,人們使用智能手機的速度將會加速。

2017年,全球智能手機用戶數量約佔總人口數量的50%。

而到2023年前,大約有90%的人口將會通過智能手機與互聯網相連。

11

2024年前

接入互聯網

將會成爲一項基本權利

根據調查結果,79%的受訪者預測,到2024年前,全球絕大多數地方都會擁有定期接入互聯網的機會。

目前,像谷歌和Facebook這樣的高科技巨頭,正在致力於創造性解決方案的研究。

通過這些方案,可以讓全球剩餘40億無法上網的人口,擁有連通互聯網的機會。

Facebook公司的Internet.org項目正在使用無人機將互聯網信號從衛星投射到地球上,而谷歌的ProjectLoon項目正在用巨型氣球進行試驗,希望通過漂浮在大氣層中的氣球,將全球偏遠地區連接到互聯網中。

12

2024年前

首個3D打印肝臟的植入手術

將會發生

3D打印技術已經在醫療行業得到越來越多的應用,人們通過這種技術創造人體的各個組成部分,比如用這些打印部件來代替骨骼和植入式器官。

現在,很多醫生已經開始使用3D打印技術來創造肋骨和其他骨骼植入物。

生物打印技術,是生物工程和3D打印技術的一種結合。

這種技術也能夠讓研究者和其他醫療行業人員生成可用的人體器官。

13

2024年前

超過50%的互聯網流量

將會來自家用電器和設備

隨着越來越多的傳感器被部署到生活的每一個角落,更多產品也開始與互聯網相連。

人們將會在互聯網流量方面看到一個巨大的轉變。

目前,家庭中絕大多數互聯網流量都是由個人消費產生的,無論這些流量是用於溝通交流還是娛樂。

但是到2024年前,家庭中一半以上的互聯網流量將被用於家庭自動化目的。

14

5%的消費產品

將會來自3D打印製造

3D打印也被稱作增材製造,已經在製造業領域和設計行業取得很大進展。

隨着3D打印機變得更加便宜、更加強大、更加簡單實用,消費者將會越來越多地使用採用這種技術。

這種打印機可以讓人們在家裏打印自己需要的產品。對3D打印技術的需求來說,其增長速度已經超過預期。

僅在2014年一年時間裏,全球範圍內3D打印機的銷售量爲13.3萬臺。

與2013年相比,同期增長幅度爲68%。

15

2025年前

30%的企業審計工作

將會通過人工智能技術來完成

未來,人工智能(AI)將會逐步取代目前人們所從事的一系列工作,包括部分白領工作。

因爲當涉及到匹配模式和自動化過程時,人工智能具有非常高的效率。

根據報告內容,在某些大型組織中,人工智能將會非常出色地執行許多任務。

根據麥肯錫全球研究所的最新研究報告內容,人類大約45%的有償活動可以通過自適應技術來實現自動化。

這代表着在美國國內每年2萬億美元的工資可以被省去。

麥肯錫的研究報告稱,不僅是低收入、缺乏技能的普通勞動者因此會面臨風險。“甚至在經濟體中收入最高的職業也面臨風險,比如財務經理、醫生和高級管理人員。包括首席執行官在內,有相當數量的活動都可以實現自動化”。

到2025年前,人工智能在白領工作崗位的應用,預期將會達到一個臨界點,而大約30%的企業審計工作將會通過人工智能進行。

16

共享經濟行動中

最成功的例子

似乎要來自交通運輸行業

到2025年前,全球範圍內更多的旅行將會通過搭乘共享計劃來完成,而不再是私人自駕遊藉助網店和移動App應用程序,共享經濟在過去幾年裏實現了巨大飛躍。

像Uber、Lyft和Zipcar公司已經徹底改變了人們對交通運輸業和車輛所有權的觀念。

這種趨勢也強迫汽車製造商不得不去重新思考他們的商業模式。

67%的受訪者預測,到2025年前,共享經濟將會增長。

更多的全球出行將會通過搭乘共享服務來實現,而不再是依靠傳統的私人自駕車方式。

17

2026年前

無人駕駛汽車

將會佔汽車總量的10%

無人駕駛汽車可能會顯著提高車輛安全性,降低排放量,並改變交通運輸模式。

無論是谷歌和Uber這樣的高科技企業,還是豐田、通用和大衆這樣的傳統汽車製造商,目前都在全力進行無人駕駛汽車技術的研發工作。

但受訪者預測,直到2026年前,無人駕駛汽車才能在汽車總量中達到10%的佔比。

18

2026年前

首個人工智能機器

將會成爲企業董事會的一員

作爲一種決策工具,人工智能未來將會在商業領域中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

因爲人工智能可對以前的情況進行學習,所以它可以基於數據和以往的經歷,提供對未來的洞察力和自動複雜的決策過程。

這就意味着機器人不僅可以替代低收入的工作崗位。

而且隨着人工智能和機器人的不斷發展。人們可以看到更多白領職位也會開始被取代。

根據調查,由於人工智能技術如此先進,到2026年時,第一代人工智能機器有望成爲某個企業董事會的一員。

19

2026年前

人口超過5萬人的城市中

將會出現首個沒有紅綠燈的城市

未來,基礎設施也將會逐步與互聯網相連,傳統城市將會讓位於智能城市。

從人行道到街道,再到交通紅綠燈以及建築物,所有一切都將會實現與互聯網的連接。

報告稱,智能城市就像一個智能家庭,其本身具備對“能源、物質流、物流和交通”自動管理的能力。

到2026年前,隨着基礎設施與互聯網連接的不斷演變,全球將會出現第一個人口在5萬人左右,但沒有交通紅綠燈的城市。

來源 人民網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