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8年3月16日,日本华北方面军主力部队矶谷师团进犯台儿庄,国军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下令孙连仲部在台儿庄固守待援,台儿庄战役就此爆发。

台儿庄位于徐州北侧,与徐州城隔河相望,而徐州则是国军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的指挥部所在地,一旦台儿庄沦陷敌手,徐州将失去最后屏障。

台儿庄战役爆发后,徐州城内国军将领便开始陷入焦躁不安的状态,一旦徐州城内的国军指挥部不能及时撤离,整个国军第五战区的指挥系统将彻底瘫痪。

准备渡河的日军部队

民国统帅部见日军推行速度太快,而李宗仁在徐州却没有丝毫动作,于是直接下令要求李宗仁尽快将第五战区长官部从徐州撤离。

而且民国统帅部为了加快第五战区长官部的搬离速度,还精心在河南和安徽境内各挑选了一个位置,让李宗仁自己挑选,但是李宗仁却依然没有任何动作。

在李宗仁看来徐州城是津浦线的枢纽地区,各大战场的通讯线路均汇集于徐州,战区司令部只有在徐州才能将命令第一时间下达到各处阵地。

修筑桥梁的日军

不过民国统帅部的命令已经人尽皆知,徐州城内的民众更是早已逃离一空,徐州城内的国军各指挥机构均人心思迁,希望早日撤离危在旦夕的徐州城。

国军众将见李宗仁对于撤离一事迟迟没有表示,甚至有战区长官部的参谋人员主动向李宗仁询问撤离一事,李宗仁这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李宗仁当即下令在战区长官部内成立一个“设营小组”,专门用于到民国统帅部选定的两个搬迁地点进行实地考察,回到徐州之后再将结果汇总,报告给李宗仁定夺。

李宗仁

而李宗仁则在听取了考察小组的报告之后,拿出了一张地图涂涂改改,对外宣称是要分配各个机关的驻地,为战区长官部的搬迁做准备。

但是实际上李宗仁根本没有撤离的打算,而所谓的搬迁准备也不过是为了稳定徐州城内国军众将的计策,因此李宗仁对搬迁工作已经认真到了锱铢必较的程度。

一旦认真对待,各种问题便层出不穷,再加上李宗仁的有意拖延,第五战区长官部的搬迁工作便始终处于进行之中,国军众将也终于安心,认为搬迁工作已经提上日程。

日军前线阵地

后来随着前线战事愈发紧张,撤离工作只得暂时搁置,久而久之也就没有人再继续过问此事,而李宗仁为了稳定人心便每日骑马穿行于徐州各处。

众人见李宗仁尚未撤离,便认定徐州稳如泰山,第五战区各指挥机构终于安定下来,开始筹备徐州会战的相关事宜。

由于日军矶谷师团在台儿庄久攻不下,日军指挥部下令出动航空队轰炸台儿庄以及徐州地区,以此来打击国军士气,迫使国军主动撤离。

日军前线部队

日军轰炸徐州时,城内国军纷纷躲入防空洞之中,唯有李宗仁不躲不避,带着一群战地记者盘坐于空旷的草坪之上谈笑风生。

为了对抗日军航空队,李宗仁还直接调来了有桂系空军改编而成的民国空军第三大队,李宗仁称无需第三大队配合作战,只要能轰炸一下日军阵地就算完成任务。

日军航空队没有想到民国空军会突然出现,在轰炸徐州之时被民国空军伏击,结果日军两架战机被尽数击毁,李宗仁大喜过望下令将战报公诸于众。

日军指挥部

前线国军部队见民国空军开始反击士气大振,李宗仁的以身犯险也终于得到了回报,不久之后的台儿庄大捷更是引发举世瞩目。

参考资料:《白崇禧回忆录》、《抗日战争》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