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子牙》已經打破了《哪吒之魔童降世》的首日票房紀錄,目測可能是國慶檔最大贏家。有的人不理解,爲什麼一部動畫片能激起這麼高的情緒?因爲他們不知道,《哪吒之魔童降世》和《姜子牙》並不代表着國漫的崛起,應該說是復興。

1961年,具有東方特色的水墨動畫片《小蝌蚪找媽媽》橫空出世,震驚世界動畫界。日本將其稱之爲奇蹟,彼時的宮崎駿對迪士尼拍的《白雪公主》指指點點,認爲其華而不實,卻被《小蝌蚪找媽媽》的藝術水準震驚了,尊爲東方奇蹟。

從此,中國動畫的序幕被拉開了。

其實在《小蝌蚪找媽媽》之前,還有中國動畫還有不少作品,其中最出名的就是《鐵扇公主》,完成於1941年。時值抗日時期,製作人萬籟鳴借孫悟空表明反抗決心,一時間引起了不小的轟動。他還有個願望,那就是拍《大鬧天宮》。

《大鬧天宮》是怎麼做的呢?爲了繪製神仙的樣貌,製作組拜訪了北京所有的廟宇,參考了各種歷史留下來的神仙像;爲研究孫悟空的動作,又找來專業的戲曲演員講課。所有畫面全憑手繪,10分鐘的動畫要10000張原畫,可想象畫師花費了多少的心血。

《大鬧天宮》完成後,外國媒體評論:“比迪士尼的作品更精彩,美國絕不可能拍出這樣的動畫片。”當時所有人都以爲這是開始,誰想到已經是巔峯。

那段時間的好動畫是有的,比如《哪吒鬧海》《天書傳奇》等,但動畫這一行太苦了,畫師們累死累活幹完工作,一個月不過幾百塊。而在外面,他們做一些不動腦筋的簡單活,一個月輕鬆拿幾千。

宮崎駿來中國取景,想瞻仰一下曾經做出《小蝌蚪找媽媽》和《大鬧天宮》的地方,然而製作廠的領導抓着他問日本動畫是怎樣省錢的。宮崎駿最討厭在動畫上省錢,一時間對中國的失望無以復加。

誰不愛錢呢?所以,那一批原本將理想奉獻給動畫的畫師,紛紛出逃,去追求生活。

而國漫上世紀最後的光,是集合了明星大咖配音的《寶蓮燈》。《寶蓮燈》和迪士尼的《花木蘭》同一年上映,票房和製作在任何方面都完爆對手。然而,大家感動之餘,錢卻沒有落進畫師的腰包,中國動畫從此一蹶不振。

21世紀,世界上所有的動畫業都翻了新的一頁。只有中國在往後退。“專家”提出動漫要低齡化,“寓教於樂”,動畫片就是給小孩子看的。於是有了《藍貓淘氣三千問》和《喜羊羊與灰太狼》。

很快,大家就發現相比於以上兩部,大家更喜歡看《虹貓藍兔七俠傳》。於是,騷操作就來了,一位劉姓作家在網上稱《虹貓藍兔七俠傳》血腥暴力,動畫被緊急停播。許多孩子在其文章下留言:“劉叔叔壞死了。”

正如“葫蘆娃之父”胡進慶對低幼動畫的評價:“能賺些錢,但藝術生命力不會太長。”《喜洋洋》和《熊出沒》都風靡一時,最後歸於平凡。

而大家提起中國動畫的標杆,還是1961年的《大鬧天宮》

中國飛速發展,催生了動畫業一個大問題:浮躁。沒有人願意安下心來,老老實實地去完成一部作品。他們都是在尋找最快賺錢的方法,缺少對動畫行業發自心底的熱愛。

這其中不乏有爲理想抗爭的,比如《大魚海棠》。然而,成功者是站在無數努力的人之上所誕生的幸運兒,努力者只有一部《大魚海棠》,怎麼能判斷成功還是失敗呢?所以說口碑雖然兩極分化,但不能代表中國動畫和觀衆沒得救。

還有一個不信命的,就是餃子和他的《哪吒之魔童降世》。電影有一句話“不認命,就是哪吒的命”,這何嘗不是對中國動畫的寫照。

當國產動畫電影票房達到49億的時候,離《寶蓮燈》打敗《花木蘭》整整過去了20年。20年前,迪士尼對中國動畫滿是懼怕;20年後,中國動畫被遙遙甩在後面,在奮力追趕。

幸好我們再往前走,不是嗎?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