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動主體責任、監督責任貫通聯動、一體落實,是深化全面從嚴治黨的重要舉措,也是十九屆中央紀委四次全會部署的重要改革任務。各級紀檢監察機關在此方向上持續探索創新,不斷取得實效、打開局面。

搭平臺 建載體 爲責任落實鋪“路”搭“橋”

深入推進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是“牛鼻子”。爲同級黨委履行主體責任提供有效載體、當好參謀助手,是紀委發揮協助職責的應有之義。

7月10日,天津市東麗區委書記夏新參加該區第九輪巡察向華明街道的反饋會,並在聽完問題反饋後明確表示,要與被巡察單位一起抓整改。這一在巡察工作中不常見的做法,正是天津市紀委監委採取“區級層面提級整改”改革措施、促進主體責任落實的有益嘗試。仍以東麗區爲例,在近幾輪區委巡察工作中,區委、區政府領導班子成員不僅參加反饋會,而且全程參與分管和包聯單位的巡察整改工作。通過提級整改,推動各級“一把手”真抓實抓,有效解決了一些單位管黨治黨方面存在的突出問題。

依託巡視巡察整改監督搭建履責平臺的效果日益顯現,而“委託談話”的相關舉措,也正成爲不少地方紀檢監察機關推動黨組織做好日常“紅臉出汗”工作、落實主體責任的有力抓手。

日前,一份廈門市紀委監委發出的問題移交單被送到同安區紀委監委派駐第五紀檢監察組,要求督促整改該區農業農村局個別部門隨意發文增加基層負擔的問題。該組隨即商請區農業農村局黨委對相關部門5個責任人進行提醒談話。接受談話後,相關同志表示,一定在今後的工作中引以爲戒,確保不增加基層負擔。據瞭解,今年以來,廈門市各級紀檢監察機關探索實行委託談話制度,壓實基層黨組織主體責任、主要負責人第一責任人責任,使其積極運用提醒談話、批評教育等“第一種形態”措施及時糾偏止錯。今年上半年,經紀檢監察機關委託,全市各級黨組織共開展談話1222件次,佔全市談話函詢總量的65%。

許多地方以優化升級制度爲主體責任履行鋪“路”搭“橋”,也有不少地方系統開展了“兩個責任”貫通聯動、一體落實的改革。如陝西省寶雞市針對“兩個責任”落實缺位越位錯位、互聯互通不夠和管黨治黨責任壓力傳導層層遞減等問題,突出系統集成,從健全領導體制、強化壓力傳導、加強信息互通、研判政治生態、推進作風建設、精準運用“四種形態”等10個方面提出了39項具體舉措。

在改革中進一步深化思想認識。正如寶雞市紀委監委相關負責同志所說,“深入推進全面從嚴治黨,既不能用紀委監委監督責任代替黨委(黨組)主體責任,也不能以黨委(黨組)主體責任包攬紀委監委監督責任,只有貫通聯動、一體落實,才能確保全面從嚴治黨取得更大戰略性成果”。指問題 明點位 使責任落實有“的”放矢

如果說紀委協助黨委健全全面從嚴治黨制度,打造常態化的工作平臺,是爲履行主體責任配好“武器裝備”,那麼履行好監督責任,精準發現問題並及時反饋,則是爲主體責任的有效履行輸送“彈藥”、明確“靶向”。

8月18日,遼寧省瀋陽市紀委監委駐市人防辦紀檢監察組辦公室內,閃爍的電腦屏幕上不斷傳來新的工作數據。這是派駐紀檢監察組正依託大數據監督平臺,開展嵌入式跟進監督。“統計數據顯示,有570個項目在立項審批之後已經開工建設,但到人防辦進行質量監督登記的卻很少,這說明人防辦工程質量監督環節跟進不到位。”紀檢監察組很快將發現的問題向市人防辦黨組反饋,黨組高度重視、第一時間部署相關整改工作。雖時時受到監督,市人防辦黨組書記、主任鄒昊卻發自內心地笑了:“紀檢監察組及時發現問題並提醒督促,幫助我們把監管工作做得更準、更實,也爲我們履行主體責任、提升治理能力找到了着力點。”

通過創新工作方式方法來強化監督,及時反饋權力運行、業務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可以提醒黨委(黨組)及時加強管理,中止或避免發生違規違紀違法行爲,進而堵塞漏洞、改進治理;而針對主體責任履行情況的檢查、考覈、評價則有利於黨委(黨組)釐清履責重點、短板,調整履責思路和舉措。

8月底,雲南省德宏州發佈一份關於落實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的問題整改方案。就在一個月前,雲南省紀委常委會專題聽取各州市黨委書記年度落實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情況的報告,並進行提問、點評和民主測評。會議對德宏州委的主體責任落實情況反饋了3個方面問題,涉及淨化政治生態等內容。根據反饋意見,德宏州委及時研究制定了整改方案,列出11條整改措施,明確由州委書記、州長負總責,把整改責任和壓力傳導到各級各部門。

除了請上來“聽”,許多地方還用走下去“看”的方式,查找主體責任落實不足之處。北京市海淀區堅持全面監督、動態管理、問題導向相統一,深化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檢查考覈;山東省菏澤市重點圍繞黨委(黨組)全面從嚴治黨責任分解是否明確、任務內容是否具體、制度規定是否落地等內容,開展監督檢查;浙江省龍港市紀委監委對轄區單位黨組開展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落實情況“交叉督查”……監督責任通過發現問題“出題”,主體責任通過整改糾正“解題”,“兩個責任”在“提問、作答”的互動中持續走向貫通聯動、一體落實。抓班子 盯“頭雁” 讓責任落實有“將”可點

在搭建平臺、明確問題促落實基礎上,各級紀檢監察機關還探索加強對黨組織特別是“一把手”和領導班子成員的監督,推動領導幹部在遵規守紀上作表率、在管黨治黨上當先鋒,實現“兩個責任”貫通聯動、一體落實常態化、長效化。

強化黨委領導班子內部監督,嚴肅黨內政治生活,開好民主生活會是重要一招。針對近年部分黨組織對民主生活會不夠重視,對照檢查材料照抄照搬,剖析問題浮於表面,互相批評沒有“辣味”等現象,廣東省雲浮市鬱南縣紀委監委成立一支20多人的督導隊伍,全面加強對科級領導班子民主生活會對照檢查材料的審覈把關。“會前的嚴格把關,會中的嚴肅監督,會後的嚴密跟蹤,有效提高了民主生活會的質量。”該縣紀委監委有關負責人說道。

各地還積極探索其他有效監督方式,比如,河北省石家莊市對市委常委會及其成員實行“兩報告、一測評”。在市委全會召開時,由市委書記代表市委常委會作工作報告,市紀委書記代表市紀委作關於對市委常委會及其成員進行監督情況的報告,並對市委常委會及其成員遵守政治紀律政治規矩、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等情況進行不記名測評投票。測評結果在市委常委會上通報,對票數較低的同志,由市委書記進行談話提醒。據介紹,這項制度實施以來,市委班子的理論學習更加經常、管黨治黨責任履行更加積極,黨內政治生活也更加嚴肅規範。

將“一把手”管住管好,能夠以點帶面、整體提升全面從嚴治黨責任落實的有效性。在監督落實“一把手”第一責任人責任方面,針對部分“一把手”抓全面從嚴治黨工作只掛帥不出徵等問題,廣東省各級紀檢監察機關加強監督、嚴肅追責問責,倒逼“一把手”守好“責任田”。比如,廣州市相繼制定出臺加強“一把手”監督十項措施等制度,通過組織開展落實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考覈、提出紀檢監察建議等,抓實抓細常態化監督。

實踐證明,推動主體責任和監督責任貫通聯動、一體落實,紀委必須主動作爲,也能夠有所作爲。正如一位地方紀檢監察干部所說,“對我們紀委而言,只要準確把握協助職責和監督責任的內在一致性並同步落實,就能爲‘兩個責任’一體落實牽好線、搭好橋”。

(本文刊載於《中國紀檢監察》雜誌2020年第19期,作者:楊巨帥)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