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可以喫的土,究竟是什麼?

近日,在短視頻平臺上流傳一段喫土的視頻,畫面中一位新疆大爺在賣土,五塊錢一大塊,旁邊一個小夥子親自試喫這種“新疆可以喫的土”,這種喫土行爲,讓人覺得好奇,也讓人覺得不可思議,當然也有神祕的色彩。

那麼,新疆可以喫的土到底是什麼呢?

透過現象看本質。視頻中小夥子只是品嚐這種“新疆可以喫的土”,而這種土並不像牛肉、羊肉或者是糧食、水果那樣直接地、大量的被人們食用,說白了,它雖然可以喫,但是它只是食品添加劑。

這種土就是新疆的土特產土鹽巴。

新疆土鹽,在新疆大多數地方都有存在,是一種鹽鹼質土,乾涸的鹽湖、山地丘陵上都有分佈。

其化學物質包括氯化鈉(即食鹽)、氫氧化鈉(鹼)碳酸鈉(鹼),以及鉀類化合物,味道是鹹味。

在過去,由於科學技術、交通運輸、社會經濟不發達,當地人就用這種土鹽做爲食鹽食用。

由於這種土鹽不含碘,人們長期食用土鹽,會造成人體缺碘,產生大脖子病,醫學上叫做甲狀腺腫大,危害人們的健康。

新中國成立後,隨着科學家技術的發展,人們意識到土鹽的危害性,政府也開始禁止人們食用土鹽,提倡加碘食鹽。

不過,當地人食用土鹽習慣了,感覺到用土鹽燒烤羊肉的味道特別好,至今土鹽並沒有完全淘汰。

所以,新疆的市場上還有人賣這種土鹽。

土鹽食用起來也有些麻煩,用前要用水浸泡化開,除去表面的白色漬物,過濾掉雜質,取用中層的鹽水。

新疆土鹽,雖然存在危害性,但是在過去那個科技、經濟、交通運輸都落後的年代,土鹽解決了當地人的食鹽問題,也是一個巨大的貢獻。

而存在於新疆山野上的天然土鹽,也是當地野生動物的礦物質補充來源。

上圖,分佈於新疆山丘上的土鹽,不僅可供人類食用,野生動物,包括一些鳥類也用來補充體內的礦物質。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