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句老話說,爛泥扶不上牆。意思是泥太稀了,抹到牆上糊不住,比喻由於能力差或水平低,成不了氣候,或見不得世面。我們今天說說太平天國時期,雖然是天王洪秀全曾經一口氣封過二千七百多個王爺,但大都是廣西跟出來的都封王,本家親戚也都封王,捐錢糧的也都封王”。由於封王實在太多,有些人的事蹟很難考證,不過有個王爺應該算天國中最窩囊的了,他手握20萬大軍,卻服毒自殺!

這個王爺的名字也很有意思,取名叫扶王,意思是能指望他扶危濟困,解救岌岌可危的天國,沒有想到是名字中有扶,實際上是爛泥扶不上牆,此人便是陳得才。

陳得才,又名陳德才,廣西藤縣新旺村人,他雖然早年參加太平軍,但平時並沒有多少表現機會,前期這幾年,他只是一員普通得不能再普通之將領,毫無存在感,直到太平天國“天京事變”爆發,先是韋昌輝北殿殺了楊秀清東殿,繼而天王又將北王五馬分屍,隨後翼王殺了秦日綱燕殿,最後石達開負氣出走,順便帶去了十餘萬精銳,天平天國元氣大傷,陷入“國中無人,朝中無將”之危險局面。

面對如此危局,洪秀全不得不提拔一批“老廣西”的青年將領,其中稱爲天國後期擎天之柱的英王陳玉成、忠王李秀成便是佼佼者,而陳得才正是英王陳玉成之叔叔,通過這一層關係,陳得才便脫穎而出,終於在天國有了大展宏圖建功立業之機會。

陳得纔是侄兒英王部下,隨英王轉戰皖西多年,因戰功卓著,在英王的奏請下加封爲扶王千歲,慢慢成爲英殿麾下四大悍將之一,驍勇無敵,1861年9月,歷時近兩年之久的“安慶會戰”落下帷幕,由於太平軍各路高級將領各懷私心,地盤意識濃厚,互不救援,不盡全力作戰,戰略重鎮安慶落入湘軍之手,太平天國首都天京西面門戶洞開,再也無險可守。安慶陷落後,洪秀全不問青紅皁白,劈頭蓋臉就責罵陳玉成,並剝奪他英王爵位。

此時,陳得纔則死守皖北廬州要塞,爲大部隊休整提供大後方。陳玉成只能北上廬州匯合陳得才,意圖東山再起,再創輝煌。不久,陳玉成讓陳得才率領藍成春、梁成富、賴文光等各將繞道河南去陝西發展,招兵買馬之同時,爭取在關中開拓基地,而後再率領大軍回來挽救皖北局勢。

可誰知,陳得纔出發後不久,多隆阿率軍逼近廬州,摧毀城外堡壘,陳玉成書信扶王,讓他火速率兵回援。此時,陳得才已經深入陝西腹地,未能及時收到來信。陳玉成無奈之下,疾病亂投醫,居然中了叛徒苗沛霖之奸計,成爲清軍的階下囚,在河南延津縣受凌遲處死。一代名將就此殞命,年僅26歲,可惜了。陳玉成死後,洪秀全讓李秀成節制英王舊部,陳得才歸李秀成指揮,當然這只是名義上而已。

此時,曾國荃“吉字營”率軍圍攻天京,左宗棠楚軍、李鴻章淮軍則攻打浙江、蘇州、上海,清軍已經三面合圍太平天國,蘇南太平軍陷入困境。爲此,扶王陳得才與李秀成約定:自己率軍再次進入陝西,招兵買馬,24個月後率大軍南下救援天京,解除京師之圍。

陳得才殺入陝西,清軍連連慘敗,連續破城十餘座,清總兵賀蘭貴、蕭慶泗、副將李凱章等均先後被擊斃,史載:“由鄖陽而迸兵漢中,一路滔滔,攻無不克,戰無不勝。”如此,陳得才名震關中,成爲洪秀全解除京圍之最後希望,這也是天王不願意“讓城別走”之主要原因。

1864年1月,江蘇、浙江地盤悉數淪陷,天京處在危難之中。此時,陳得才與李秀成“兩年南下解救京圍”之約定日期日益接近,扶王心急如焚,於是親率20餘萬大軍分三路南下,準備抄襲湘軍後方,迫使曾國藩從前線回援。除中路軍遭遇挫折,退回陝西外,南路、北路大軍一路所向披靡,2月殺入河南,4月則連克黃安、麻城、蘄水。史載:“其衆數十萬,蔓延數百里,逆氛頗熾;欲繞豫、楚,以擾皖軍後路,而解金陵之圍,計頗狡毒。”

陳得才率領20萬大軍爲解救天京而來,殺氣騰騰,湖北清軍難以抵禦,紛紛潰敗。此時,陳得才決定揮師東征金陵,與守軍內外夾擊湘軍,一戰定乾坤。這是一支生力軍,也是洪秀全最後之希望,天國大局,就看扶王了。

令人沒有想到的是,陳得才大軍在1864年春夏之交時抵達湖北安徽交界一帶,時由於戰亂不斷,再加上災荒,河南、湖北、安徽北部地區赤地千里。陳得才的大軍纔出陝西,糧食供應就發生了問題而停留不進,等待秋收後才進兵,此時太平軍遭到了清軍、地主團練的圍追堵截。

天京陷落時,陳得才的大軍才走到湖北東部地區,打算由湖北東部進入安徽北部,對天京實施救援,豈料1864年7月天京失陷,清廷派僧格林沁督師清軍攻陳得才部,陳得才部下自從知道天京失守、天王洪秀全去世及幼天王洪天貴福被俘後,沒有了主心骨的太平軍軍心開始動搖。

陳得才遂回師西北,破蘄州,克商城,這時天京剛陷落,清軍還未蝟集,尚有縱橫餘地。陳意圖入松子關,北上奪葉集取糧秣,轉戰六安。意想不到河南張曜已扼守金家寨,陳派前部藍成春次攻金家寨未能奪路,遂改道走流波,在流波尚未立穩足,清提督張得勝從六安殺來,陳引軍東向,圖霍山。到諸佛庵,張得勝尾擊其後,前面霍山清軍已擺開陣勢迎戰,處於首尾受敵。

陳得才攻不下清軍據點城市,取不到糧秣補給,全軍將不戰自潰,乃引軍南進取英山。當祜王藍成春抵達漫水河時,清軍悍將僧格林沁率滿蒙八旗騎兵駐紮於中界嶺阻止其前進。得才自領一軍探路,由道士衝出兩河,試圖取道西界嶺襲英山。誰知那裏也有清軍把守,遂駐軍長山衝(今長嶺鄉境內),距西界嶺5公里,距漫水河15公里。

此時,科爾沁郡王僧格林沁督師湖北,麾下數萬蒙古鐵騎悉數抵達戰場,準備圍殲這支太平軍。11月,雙方在黑石渡展開決戰,陳得才親臨前線指揮,利用堅固工事與火器阻擊蒙古鐵騎,另派一支騎兵繞過清軍側後方,發起突然襲擊,僧格林沁軍團陣腳大亂,紛紛潰敗,蒙古千餘騎兵在激戰中陣亡。

陳得才擊敗蒙古鐵騎,可並未打破清軍封鎖線。僧格林沁戰敗後,不再正面硬打,猛衝,而是採取對付北伐軍之策——“長壕戰術”,在太平軍大營周圍挖掘長壕,築起堡壘,建立柵欄,玩起持久戰。

僧格林沁調整戰術,扶王陳得纔可喫不消了。要知道,這20萬大軍日常消費可不少,而自己又沒穩定的大後方,早晚會被清軍給熬死。爲此,陳得纔多次率兵殺出,可手中缺乏重武器,沒能衝破封鎖線,自己損失還不少。

扶王名字的寶劍

令他沒有想到的是,陳得才的前鋒部隊由黃中庸率領,有一萬多人,而奉命堵截的清軍只有一千五百人。但是誰也沒有想到,雙方剛一交戰,太平軍就打出了白旗。得知黃中庸投降,率領第二隊的太平軍將領馬融立即率軍追趕。清軍以逸待勞,準備作戰時,又發生了意外,馬融率領七萬多人,向安徽布政使英翰投降。

馬融向清朝方面獻計,“彼軍心已散,各求生路”,所以要快速招降。之後,太平軍將領範立川等人,率領11萬餘人降清。至此,二十萬大軍頃刻間瓦解,心灰意冷的陳得才感到絕望,在山谷中服毒自殺!

扶王名字的寶劍

陳得才20餘萬大軍崩潰後,幼天王洪天貴福頓時失去了投靠目標,護送幼天王去湖北的太平軍很快就被湘軍擊敗,洪仁、洪天貴福等被俘虜,太平天國註定滅亡,註定難以復興。陳得才並不是一位優秀的軍事統帥,他沒有完整的戰略規劃,也沒有準備充足的糧食,後來陳得才部隊中,賴文光部仍大致完整,與捻軍合作繼續抗清,不過也最終的失敗。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