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几个月,芯片无疑是最热门的话题,随着美国的制裁日期临近,大家也越来越关注华为的下一步举动,没有了高端芯片,华为无疑在高端市场,缺少了核心竞争力,好不容易打下的市场也将成为他人的嫁衣,当然华为也做了一些准备,比如立马与联发科签订了1.2亿颗芯片的订单,加上剩余的存货,至少确保今年以前,华为的高端芯片还能续上,而明年的话 或许有新的转机也不一定。

而类似对华为这样的制裁,美国其实进行过很多次,比如30年前的关岛协议,让光速发展的日本,一下经济停滞了20年才缓过神,也被日本人称为是最贵的条约,但依旧对美国敢怒而不敢言,毕竟作为带头大哥,日本只能好生伺候着。

有人可能会在问,美国在依靠科技制衡全球发展的时候,没有哪个国家能在技术上反制裁一下美国吗,而这答案自然是存在的,这就是我们中国,十一年前 我国也曾经对美国技术封锁,他们不断表示不满,但我国的强硬,让他们只能反过头自我研究,从我国发现到研制成功15年后,他们才花大代价研究出来。

但我们也知道,技术就是一步落后而步步落后,所以,至今我国都是该领域的绝对霸主,说这么多,今天我们就来看看这位主人公,他就是kbbf ,一种非线性光学晶体材料,主要用于制造深紫外激光器,这台机器不仅能够在半导体、激光光电子能谱仪和光切割起到作用,还能够用于探测武器危险度,对国防拥有重大的意义,而发现他的人,就是我国材料科学专家陈创天。

让我们来稍微了解下,这位伟大的科学家吧,陈创天1937年出生于浙江省的奉化市,从小就是学霸的,高考也以优异的成绩,进入北大学习物理相关的知识,期间还跟随众多泰斗学习,而在老师卢嘉锡的认可下,他决定对当时中国极为薄弱的环节,紫外线非线性光学晶体进行研究,决定以毕生所学要将中国此行业推上新高度。

在1975年 由于国家的支持和老师的帮助下,陈创天作为组长,领导了中国第一个研究晶体材料的探索小组,去寻找适合的非线性光学晶体材料,这研究说难也难,说不难也不太难,只要寻找来大量的晶体材料 ,再通过不断地实验和计算,就能得出结果。

但这无疑是个很耗费精力的工程,为了完成自己的目标,从实验开始,陈创天几乎十年如一日般,每一天都带着组员在实验室和办公室里研究,无论严寒酷暑,对他来说没有周末和节假日,每年唯一比较放松的就是大年三十那天,要与家人团聚,但有时突如其来的灵感, 却也会忘记这样的日子,等到保安提醒他才想起来要回家团聚,就是这样日复一日的努力下,1983年,中国第一代非线性光学晶体BBO诞生了,而一经发布也引起国内外激光界的震惊。

因为BBO的效果比当时国外主流的ADP晶体效果好了不止五倍,而且,一经发行就被抢,当时全球8成以上的非线性晶体市场都属于中国,但你别小看是这样一个小玩意,价格却比黄金贵了几十倍。

一小片的价格就要3000美元,所以,这在当时也给中国带来不少外汇储备,而研究也不是到此为止,到了1987年,中国第二代非线性光学晶体LBO面世,相比之下,这一代没有太过明显的提升,直到第三代KBBF的出现。

一次向世界的论文演讲,直接让全球激光界沸腾,因为他们发现,这种晶体可用的范围太广了,上到制造激光武器,下到科学教研,KBBF都能发挥关键作,而且在未来,研究越来越深入后,这材料的价值才能真正显现,外国科学家称它是最宝贵的财富。

而一开始我国也很大方,没有藏着掖着,各国学者都可以从我国获得这种KBBF晶体,但随着对晶体的研究越来越深,我们知道晶体的作用,而且,外国还对我国的技术封锁引发了我国的反感,于是我们选择停止了KBBF的对外出口。

当时,据说在我国封锁出口后,有些国家立马将目光放在陈创天身上,不仅开出各种福利高薪挖他,有的也愿意斥巨资购买资料和实验数据,但都被他无情拒绝,他的态度很明确,我是中国培养出来的,我的人和知识都要留在中国,也正是因为此举,美国只能自己研究,直到2016年,美国APC公司和克莱门森大学合作才成功研制,但这已经晚了中国15年时间

技术层面的落后可想而知,尤其在日新月异的今天,相信美国的研究,差距会比,我国光刻机技术与美国技术差距更大,所以,未来只要有越来越多人,愿意回报祖国,美国的技术封锁只是一层纸糊而已。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