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報道截圖

據《歐洲體育》報道,在法網公開賽的一場重要比賽中,卡斯珀-魯德(Casper Ruud)因一個重要的裁決而輸給了多米尼克-蒂姆,這使他加入了丹尼斯-沙波瓦洛夫呼籲法網增加鷹眼的隊伍。

事實上,羅蘭-加洛斯是唯一一個沒有引入鷹眼技術的大滿貫賽事。其實道理很簡單,紅土場地會留下清晰的球印,而鷹眼也是通過判斷球最終落地點的數據圖像來決定球是否出界,因此,以法網來說,其實只看場地上的球印就可以了,這也是長久以來,沒有引入鷹眼的重要原因——基本來說,就是多此一舉。

然而,對於已經習慣了使用高科技技術來判斷賽場情況的球員們來說,似乎沒有比鷹眼更能讓他們心服口服的判決了——這當然也是因爲,看球印多少還是會有裁判人爲因素在內的,而且球印也確實不一定那麼可靠。

比如,在剛剛結束的一場法網男單第三輪比賽中,魯德就和裁判就一個球的判決產生了爭執。

在比賽第二盤開始的時候,魯德與蒂姆之間展開了一分多回合的拉鋸戰。魯德確信,蒂姆最終的那記回球偏離了底線,併爲此將裁判請到場邊進行確認。

然而,經過對紅土場地上所留痕跡的研究,裁判堅持認爲,蒂姆的回球落在了底線上,這引起了一場激烈的口水戰。

卡斯珀-魯德在比賽中

“這就是那個球印(This is the mark)。”魯德懇求道,“那個球印就在那兒,什麼?!(The mark is there, what?!)”

“你認爲,我展示給你看的那一個,不是那個球印嗎?我已經打了15年網球了,你認爲我不認識一個球印嗎?(You think the one I’m showing you is not the mark? I’ve been playing tennis for 15 years, you think I don’t know a mark?)”

事實證明,這是一個重要的轉折點,魯德在繼續進行後輸掉了自己的發球局,並很快以0-3負於兩次法網亞軍得主。

此前,沙波瓦洛夫也在法網男單第二輪的比賽中,因一次糟糕的判罰導致其最終損失了2個賽點,而輸掉了比賽,這也使他發聲敦促賽會安裝鷹眼設備。

加拿大人在對陣羅伯託-卡巴列斯-巴埃納(Roberto Carballes Baena)的比賽中,在第五盤5-4領先、且發球局30-15領先的情況下,被裁判判罰了一個出界。

而在輸掉比賽後,這位21歲的年輕人將那個球截屏發在了推特上,並配文寫道:“我們何時才能在紅土場上有鷹眼呢?(When will we have Hawk-Eye on clay?)”

沙波瓦洛夫在比賽中

那麼爲何法網沒有鷹眼呢?

在法網公開賽上,當裁判們從裁判席上走下場時,他們必須要找出球的落點在哪裏,並將注意力集中在那個位置上,且不能被附近其他的球印分散注意力。

但在魯德和沙波瓦洛夫的案例中,裁判員似乎發現了與球員所識別的不同的球印。

所以,最爲快速、有效、可信的辦法,就是在澳網、溫網和美網上已經被廣泛應用的鷹眼技術麼?

事實並不是那麼簡單的!雖然鷹眼會給出一個明確的答案,但是那並不一定是正確的!

鷹眼給出的結果其實是在一個誤差範圍之內的,據報道,其誤差值是3.6毫米——相當於大約2個便士硬幣的厚度——這也就是爲什麼紅土場地更喜歡用人眼去直接觀察球留在地面上的球印的原因。

《歐洲體育》最終給出的建議是:用鷹眼來確認有爭議判罰的球印,然後,再用人眼來做出最終確認。簡單麼?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