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熱問|普宅與非普宅該怎樣界定,會如何影響購房首付和稅費?

我們在買二手房時,有些要素會影響到購房成本,其中最值得關注的是“普通住宅”(簡稱“普宅”)和“非普通住宅”(簡稱“非普宅”)。北京的林女士最近看中一套位於南四環的小三居,房屋建築面積爲89平方米,掛牌價爲420萬元,小區容積率2.2,而賣方是在2017年拿的房本。那麼,林女士想買的這套房子,究竟是普宅還是非普宅,會有怎樣的具體影響呢?

解答:

在決定買房前,必須得弄清楚房子是普宅還是非普宅,這是因爲,兩者相比,普宅的最低首付比例要比非普宅低,而且還有稅費優惠。也就是說,如果林女士買的是普宅,相比之下不僅能少付首付,還能少交稅。

咱們先來看,普宅與非普宅該怎樣界定,認定標準是什麼?北京中原市場研究部專業人士指出,普宅需滿足以下三項條件:一是住宅小區建築容積率在1.0(含)以上;二是單套建築面積在140平方米(含)以下;三是價格符合相應標準。

特別是第三項,目前北京有着非常細化的規定,即五環內單價低於39600元/平方米、總價低於468萬元;五環到六環單價低於31680元/平方米、總價低於374萬元;六環外單價低於23760元/平方米,總價低於281萬元。單價、總價兩個標準符合其一即可。

那麼,相對應來說,以上普宅認定條件中有任何一項不滿足的,就是非普宅了。對照標準可以看出,林女士想要買的房子三項條件符合五環內總價低於468萬元、容積率高於1.0、住宅面積低於140平方米,屬於普宅。

一開始咱們就提到了,買普宅相對來說首付和稅費都較少。那麼,究竟相差多少呢?上述專業人士指出,從首付方面來看,普宅首套和二套的最低首付比例分別爲35%和60%,非普宅則分別爲40%和80%。而從稅費方面來看,兩者的區別體現在增值稅及附加稅上,諸如二手房交易方面,產權滿兩年(賣方取得產權的時間)的普宅可以免徵,非普宅則都按差額(成交價與原值相減)來徵收,城六區稅率爲5.3%,其他區稅率爲5.25%。

由此來看,林女士有意購買的這套房子,既是普宅,賣方拿房本也超過了2年,那麼最低只需35%首付,且交易中免徵增值稅及附加稅。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