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救命”的國慶檔

這是一個久旱逢甘霖的國慶檔。

文| 深燃財經 金璵璠 蘇琦

苦等252天,電影人終於盼來了國慶檔。

2020國慶檔電影,除了《我和我的家鄉》(以下簡稱《家鄉》)是復刻去年《我和我的祖國》(以下簡稱《祖國》)的成功模式,目前上映的其他幾部均是春節檔退檔姍姍而來的大片。

政策方面,中國電影發行放映協會宣佈影院上座率從50%提高至75%,限制再度放寬,給了國慶檔電影爆發的機會,也給了影院人喘息的機會。

貓眼數據顯示,國慶檔前兩日票房突破14億,其中1日票房7.4億,2日票房6.6億;上映兩天的《姜子牙》以6.59億元領跑國慶檔,《我和我的家鄉》排列第二,上映兩日總票房爲5.41億元,《奪冠》8天總票房爲3.85億元,《急先鋒》3天總票房爲1.42億元;截至目前的影片排片佔比分別爲41.9%、32.3%、12.0%、10.7%。

從票房數據看,國慶檔票房冠軍似乎被《姜子牙》鎖定了。但不止一位影院從業者對深燃表達過類似的猜測:《姜子牙》有可能被《家鄉》反超,甚至會被傳說中的“黑馬”《一點就到家》反超。

國慶檔大局未定,挺過至暗時刻的電影院,更需要在這個來之不易的國慶檔,靠排片讓自己活得好一點。

今年預售剛開時,多位電影從業者表示,態勢不如去年同期,但等到真正開映,他們的反饋是,前兩日的票房超預期。有院線人士告訴深燃,《姜子牙》票房可能破20億,《家鄉》最後應該是15-20億。

目前的票房大爆發,讓不少影院嚐到了甜頭。但有些影院沒能熬到這一天,提前關停,還有的影院只剩下三個人支撐,一個會計、一個運營、一個老總,老總親自當常務檢票。活下來的影院決定逆境中求生存,有的表示會主動聯繫單位包場。

今年國慶檔前兩日的表現,對於苦熬了大半年的影院來說,已經足夠。京滬兩家電影院的從業者均對深燃表示,這是影院人最不能失去的一個國慶檔。但是,接下來缺乏優質片源、非票收入恢復緩慢等,將是他們面臨的挑戰。

終於迎來國慶檔

這是一個久旱逢甘霖的國慶檔。

以往的國慶檔影片多半於9月30日上映,今年面對復工後的第一個大型檔期,所有影片都開始策略性卡位,你多一天,我多一天,合力拼湊成了一個檔期時間跨度更大的國慶檔:《奪冠》率先提檔到9月25日起跑;《木蘭:橫空出世》延後兩天避開鋒芒;《一點就到家》開啓長線點映,延後到了國慶檔中段(4日)供應,準備後發制人。

今年從9月22日起,幾部國慶檔影片纔開啓全面預售。“往年,國慶檔只要一發通知,影片就出預售了。”北京一家電影院的影城經理張淼告訴深燃,每家影院的大廳排片要提前,主要參考預售票房,但還要加上經驗判斷,排除干擾因素,比如有片方會刻意擾亂預售市場,買票佔場,或是短期(一般在1號)的大額票補。

水面上是電影票房戰,水面下還有影院人的排片戰,今年尤其如此。失去了春節檔,終於熬來了國慶檔,預售窗口期更短,意味着影院人要在更短的時間內決策。

張淼工作的影院格局大小不一,排片異常關鍵,直接影響票房收入。“因爲《家鄉》繼《祖國》之後,又增加了強烈的喜劇風格,參考去年國慶檔從頭火到尾、在我們影院火爆7個廳的《祖國》,我們給足了《家鄉》排片,剩下的就看《姜子牙》的口碑了。”

但預售開始後,《姜子牙》緊緊咬住《家鄉》,張淼所在的影院的情況和大盤類似,預售賽《姜子牙》獲勝,於是1日當天及時補場,又給了《姜子牙》足夠多的場次。附近幾個影院也是如此,臨時縮減了《奪冠》和《急先鋒》的場次,把3日的大廳、特效廳都給了《姜子牙》。

上海一家電影院的排片也主要押在《姜子牙》和《家鄉》上,兩天下來,影院經理劉頁回覆深燃:1號《姜子牙》給力,2日《家鄉》明顯上來了,《姜子牙》有些回落,但最大的好消息是,“國慶檔一開映,比預想中要好。”

預售剛剛開始時,不止一位電影從業者表示,態勢不如去年同期。燈塔專業版數據顯示,截至9月30日上午10點,國慶檔影片預售總票房達到2.23億元,其中國慶節當日預售票房超1.6億元。究其原因,院線人士陳書佟分析稱,觀衆難免還是受春節檔大量退票的影響,加上今年小長假難能可貴,不急於買預售票,當然也有部分人會慎重去影院觀影。

但正式開檔後,票房的攀升速度給了影院人很大信心。

張淼的感覺是,不管影院裏有多少個廳,只要火力全開,預售提前開了,《姜子牙》《家鄉》這兩部片子絕對不愁賣,“觀衆現在網絡購票的主觀意願非常強烈,就是看這兩部中的一部”。

而且這兩天,《姜子牙》一直踩着《家鄉》,距離從幾千萬到現在超一個多億。張淼說原因是,大量影院感受到了《姜子牙》的態勢,加了不少場次,排片佔比迅速就上去了。但據他觀察,《姜子牙》的上座率沒有《家鄉》高。

貓眼數據顯示,國慶檔前兩日票房突破14億,其中1日票房達到7.4億,2日票房6.6億;上映兩天的《姜子牙》以6.59億元領跑國慶檔,《我和我的家鄉》排列第二,上映兩日總票房爲5.41億元,《奪冠》8天總票房爲3.85億元,《急先鋒》3天總票房爲1.42億元。《姜子牙》《家鄉》的排片佔比是41.9%、32.3%,上座率分別是31.2%和41.3%。

從票房數據看,國慶檔票房排名的冠軍似乎被《姜子牙》鎖定了。但不止一位影院從業者對深燃表達過類似的猜測:《姜子牙》也許會被《家鄉》反超,甚至會被傳說中的“黑馬”《一點就到家》反超。

目前,《姜子牙》豆瓣電影評分7.1、貓眼電影評分8.4。這一評分差在陳書佟看來,說明《姜子牙》和《哪吒之魔童降世》不同,是偏向粉絲向的成人國漫作品,代價是拋棄了更廣泛的受衆,一旦錯過了國漫粉絲觀影的時間段,這種態勢能否撐到7-8號是個問題,相比較,《家鄉》的受衆更廣,加上每個單元都有不同的喜劇風格,更適合長線放映。

張淼的經驗是,“歷年的國慶檔、春節檔這種長假期間,我家影院大廳都會有變動,甚至有時候是賭博式的,因爲口碑不停在變化”。這樣的例子不勝枚舉,比如《捉妖記2》被《紅海行動》反超,《瘋狂的外星人》被《流浪地球》反超。劉頁也認爲,《一點就到家》《再見少年》分別4號、5號上,是片方看準了今年國慶檔影片弱,認爲有機會在中後期殺進來。

對此,劉頁對深燃分析,1號票房無疑是國慶檔中最爆發的一天,而因爲票補主要在1號,2號的票房更能反映真實情況,國慶檔8天長假的票房數據一定是U型的,3-4號是最低谷,因爲觀衆第一次觀影熱情已經釋放了,到了6-8日,票房會有一定迴流。

陳書佟預測,“《姜子牙》票房破20億應該沒有太大問題,《家鄉》最後應該是15-20億。”

“前兩日票房大好,也有助於消除觀衆的安全疑慮。但還是希望能完全解封,讓電影在市場裏100%正常地去比拼。”他對深燃表示。

熬過252天

這是一個來之不易的國慶檔。

“疫情一來、春節檔撤檔,最賺錢的機會沒有了,還要玩命往外貼錢,好多影院扛不住了。” 張淼所在的影院停業半年多,所有經濟收入歸0,日常還要支付人工、水電、設備維保成本。

劉頁也有相同的擔憂,不僅影院半年時間沒有營收,房租也是大問題。“有些影院的業主給免了兩三個月房租,我們影院只減免了8天房租,現在還在跟房東談還款計劃,這半年還得還債。”

張淼說這是影院裏今年的常態,他在一個影院全國羣裏得知,有的影院只剩下三個人撐着,一個會計、一個運營、一個老總,老總親自當常務檢票。

這大半年,不少影院人選擇了直接辭職。“有些影院甚至發不出工資,直接停薪。”張淼的影院在疫情期間只留一個部門,負責日常維保、執勤值班,剩下大部分人都在家待業。雖說社保、公積金正常上繳,但公司只按照本市要求發放最低工資。

關停的影院不在少數。“多數受損甚至倒閉的影院都是私人個體影院、院線加盟體系的,在三四線城市居多,這些影院運營成本高、風險大,好不容易熬過了春節撤檔的沉重一擊,又幹熬180多天。”張淼聽圈內人說,今年5月下旬對外轉手售賣的影院多了起來,四線城市證照齊全的八廳影院價格不到一百萬。

終於,停工半年的影院等來了復工通知。7月16日,國家電影局發佈通知稱,低風險地區在電影院各項防控措施有效落實到位的前提下,可於7月20日有序恢復開放營業。

“0運營可以堅持,但復業後隨着人力成本激增,票房和賣品廣告等收入驟減,這可能會真正壓死好多苦苦支撐的影院。”相比停業,張淼更害怕的是復業以後。“如果一場達不到10個觀衆,這一場就要賠本。我們電影院從7月底到國慶檔前,影院上座率在30%左右。”

復工一個月後,又等來了《八佰》,張淼的影院終於可以保本了。國慶前,所有影院人都等來了好消息,中國電影發行放映協會宣佈影院上座率從50%提高至75%。

從春節檔撤檔到國慶檔前夕,熬過了整整252天,現在上座率一放鬆,影院都將賭注押在了國慶節檔期。以張淼的影院爲例,國慶檔票房佔全年的5%-8%左右。

“凡是活着的,肯定都把所有希望壓在國慶檔上,想打一場翻身仗。畢竟該死的都已經死了,活着的也是苟延殘喘。”張淼對深燃表示,今年國慶檔只是大病初癒的狀態,但對影院而言,已經足夠。

影院的第一收入是票房分賬收入,但多位影院人表示,影院要想賺錢,最好還是靠非票收入,這些是純利,不用分賬。非票收入主要是廣告收入、政策性收入、場地租賃、賣品收入等。

眼下除了排片,一大難關是,賣品收入下降,廣告收入也幾乎沒有了。由於防疫當先,上海電影局近期開展了對上海影院的防疫檢查,觀衆除了觀影時必須佩帶口罩,廳內也禁食,因此很多影院停止了賣品銷售。

正常情況下,劉頁的影院的非票收入佔比在12%左右,現在這部分直接清零。

好在不少影院人對這次國慶檔比較樂觀,張淼的心態是,“能掙一分錢就多掙一分錢,能賣一張票就賣一張票,趕快把自己的虧損減少到最小化”。

陳書佟對深燃表示,這次疫情對中國影院是一次很透徹的資源整合,能者生存,大院線或體系完善的影管公司可以藉機洗牌,進行資源重整,小影院倒手後或許也有重生的可能,活着的影院唯有再接再厲,熬過難關。

國慶檔之後的路怎麼走?

這是一個寄所有希望於一身的國慶檔。

國慶檔的票房給行業帶來了“開門紅”,很多影院都嚐到了甜頭,接下來3個月還會經歷聖誕檔、元旦檔,以及賀歲檔前半段,這些檔期的電影市場如何,多位業內人士沒有抱太大希望。

陳書佟表示,國慶檔雖然是局部的,但是全民娛樂的檔期,今年沒有春節檔,只能在國慶檔上做文章。

在陳書佟看來,“電影院是看片喫飯的,如果11、12月沒有好片子,是沒用的”。同時,他告訴深燃,近幾年聖誕檔提不起氣來,以前的兵家必爭之地賀歲檔現在比較薄弱,加之衆多進口片延期,十一黃金週過後,國慶檔影片還有極大可能持續佔領市場,因爲接檔國慶檔的強勢電影只有10月25日上映的《金剛川》。

“票房蛋糕現在成型了,蛋糕就這麼大,全國存活下來有近九千家影院,都在嚴重虧損狀態,艱難度日。指望國慶檔回血比較難,但也要看這塊蛋糕接下來到底有多少個人能喫到,如果有10個人喫,每個人還能多分點,有100個人來喫,可能每個人就一口。”張淼所在的電影院決定逆境中求生存,主動去聯繫一些單位包場,推這部《金剛川》以及年底的抗疫主題電影。

電影是垂直產業鏈,出品、製片、發行、放映環環相扣,一方受影響、全產業鏈受損,這也是爲什麼很多人擔心明年片荒的原因。劉頁也表示,今年還剩三個月,北美市場受影響,好萊塢電影雷區嚴重,《黑寡婦》《神奇女俠》都延期到明年,未來影響會更大。他堅持認爲,沒有好的片源,唯有餓死,而且“在影院裏搞餐飲、直播帶貨、婚禮只是吸睛,不賺錢”。

當然也有不少影院人對接下來的三個月保持樂觀,因爲看院線電影已經是人們現在最基本的一種娛樂消費,而國慶檔票房大賣,能很大程度上幫助觀衆消除疑慮。

這252天,對於觀衆而言,是與院線電影暫別的一段精神世界的空缺,而對於電影行業從業者來說,是咬牙堅持的一段漫長歲月。他們等來了國慶檔,但一場疫情加速了投資人對這個行業的改觀。

“近幾年票房的錢比較好賺,尤其是春節檔,原來不投電影的投資人也來投電影院,但真正做完電影以後,才明白完全不是那回事。”英諾天使基金合夥人王晟對深燃表示。

有業內人士透露,在一些小城市,此前還產生一些爲了偷票房而開的電影院,加上疫情下不景氣的電影市場,不少影院面臨破產。

從投資人角度看,影院的紅利,一方面來自影視文化的發展,觀衆可支配收入的提升,另一方面的紅利來自商業地產,諸如大量Shopping Mall需要影院這樣的文娛業態。

“影院的投入成本大,但只有影院建立起來,屏幕數和銀幕數達到一定量級,才能使整個院線電影的生態變得良性。因此在初期,票房分傭機制會把整個體系更偏向於影院。”王晟表示。

一家家影院開起來了,這部分的支撐就消失了。在他看來,疫情後,包括《八佰》在內,華誼兄弟在嘗試新的分傭方式,影院作爲一個消費者觀影和流量的入口,它的價值在削弱,內容本身的價值在提升。

王晟判斷,未來幾年,票房分傭機制將進行調整,可能逐漸向美國電影市場看齊,使得整個資源體系更傾向於激發和激勵內容創作。

一切跡象都在表明,未來檔期或許變得不再重要,內容爲王的時代即將開始。

*題圖來源於微博@電影姜子牙。應受訪者要求,文中陳書佟、劉頁爲化名。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