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国庆档首发阵容,《姜子牙》首日便拿下3.6亿票房,力压第二名《我和我的家乡》。

一部动画电影,能有如此票房号召力,不简单。毫无疑问,它得益于去年爆火的《哪吒之魔童降世》。

同为彩条屋出品,也隶属于“中国神话系列”,观众们走进电影院,当然想看到爆款升级。

然而让人不得不注意的是,相比于《哪吒》8.5分的豆瓣好评,《姜子牙》目前只有差强人意的7.1分。

在不少观众看来,导致超高票房和平庸口碑现象的罪魁祸首,是本片的故事。

01

《姜子牙》的确不是在复制我们记忆中的《封神演义》,而是讲述了一段发生在封神大战之后的故事。

在一段精致炫酷的二维动画交代完封神大战后,姜子牙成了英雄。但恰在封神坛前,他的命运从此改变。

其实,姜子牙面临的考验并不艰难,他只需遵循天尊之命,当众处死祸乱世间的九尾妖狐便能位列仙班。

可就在他挥剑的一刹那,看到了九尾身体里藏着一个人类女孩,他只好立马收手。当他向众人通报这一隐情时,天尊却以“这是九尾制造的幻象”作为解释,强令姜子牙动手。

是听从天尊命令,滥杀无辜,从而位列仙班;还是坚持己见,放掉九尾,以便拯救一人?姜子牙选择了后者,当然也就选择了和神界对立。

失去成仙的机会不说,他还被贬到北海——一个流放商朝战犯和妖孽的苦寒之地。只要他承认错误,声明自己看到的只是幻想,依然能升天成仙。

但姜子牙却在北海坚守了十年。果然,十年不白等,他遇到了当年在九尾身体里看到的那个女孩小九。

小九同样也有困惑,她不知道自己是谁,但一直以来因为外貌被人当做狐妖猎捕,只有找到幽都山的阿父,她才能自证清白,重归家庭。

一个是为了证明自己没错,坚信不能伤及无辜的姜子牙;一个是想要找回迷失的身世,摆脱狐妖恶名的小九。忧郁大叔和带刺萝莉,开始了一段解开神妖两界谜团的心灵旅途。

经历一番历险,九尾狐妖道出了真相。原来小九本是苏妲己,在出嫁商纣王之前,被九尾操纵,二者的元神从此锁在一起,永远无法分开。

而这一事件的始作俑者,正是道貌岸然的神界天尊。

原来,天尊只不过在利用九尾以及她身后的狐族,用以加速人间的灾祸战乱,从而挑起封神大战,来达到控制神人妖三界的目的。

知晓这一切后,姜子牙再也无法心安理得地做神仙。他先是将小九送往归墟,帮她投胎转世,之后又摧毁了神界通往人间的天梯,向天尊宣战。

由此不难看出,本片其实是在讲述姜子牙揭秘上司老底,破坏整个体制的故事。只不过,这种反乌托邦模式嵌套在了中国古代神话题材上而已。

同样是反抗不公,为什么《哪吒》能够引起大家的共鸣,而《姜子牙》就不可以呢?

02

这一切其实和《哪吒》和《姜子牙》二者的调性有很大的关系。

《哪吒》讲述的是个人反抗命运,最终拯救世人的热血故事。哪吒一出生便被冠以“魔童”,除了父母和师父外,他与全世界为敌,就像是一个注定此生不凡,却被社会偏见所压抑的边缘人。

这种看似顽皮和中二的性格,其实暗合现代社会大多年轻人的心态:被周遭误解,被社会边缘,被群体漠视。

所以,当哪吒最后与敖丙大战,舍己为天下时,他是在用生命对抗偏见。这种个人主义的反抗和悲情,稳稳戳中了我们内心深处的痛点。

另一方面,遍布全片的笑料和段子,又无一不戳中观影上的爽点。爽点和痛点,是内地现阶段爆款电影必备的两个元素。

但《姜子牙》无疑在这两点上“失算”了。

它想要探讨的不是姜子牙个人的荣辱与否,而是回归到原版《封神演义》里的价值观和宿命论。

受以往有关《封神演义》改编的影视作品影响,我们只知道这是一个有关神妖互博,诸神大战的故事。最大的特点,无非是其中的神妖数量多和斗法花样广,至于人物本身,则是正邪两派相互对立,如京剧脸谱一般昭然而不用区分。

可实际上,《封神演义》原本的神妖世界并非截然对立。参与封神大战的神妖两派,其实是被上天驱使,神可以肆意妄为,妖则必然被除。所有成员只不过是《封神榜》上的棋子而已。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这是《封神演义》的底色。

而《姜子牙》一片,揭穿的就是这层底色。在我们长期被各种烂俗的“封神”改编影视剧洗脑后,就像片中的姜子牙一样,以为封神大战是为了更好的明天。

可当姜子牙看到九尾身体里的无辜女孩,看到人间的荒凉战场,看到无数的冤魂无法安息,他才醒悟过来,之前打的那场大战本质上就存在问题。

于是,反思战争的意义,质问天尊人命的价值,是姜子牙捅破上层统治者虚伪窗户纸的终极利器。这本是《姜子牙》高于《哪吒》的深远立意,不幸却成为它的致命短板。

因为说到底,诞生于封建社会的《封神演义》,其实是创作者对皇权更替战争的讽刺批评,而将这一内核放到《姜子牙》中,尽管让人眼前一亮,却难以让大众产生强烈的共情感受。

更为重要的是,即使姜子牙全程都在反抗“天地不仁”。然而代表“天地”的天尊到底有多不仁,却没有在剧作层面得以体现。

天尊固然曾经与狐族合谋,但这一阴谋也不过是从九尾口中说出而已。

姜子牙虽然在寻求公正,也不过是对着寒江钓了十年鱼。

当宏大的主旨,在正反两派角色不痛不痒的心思互猜中缓慢演绎时,便越发显得像是一门玄学,最终可能会让大多数观众看了个寂寞。

即使它用四不像作为吉祥物卖萌,以北海小妖聚集的小店引发笑料,然而它的调性只会是姜子牙垂钓时的“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那般的清冽悠远,能激起少数人的雅趣,却难以让大部分人买单。

03

然而,《姜子牙》看似“格格不入”,却并非毫无价值,首先在男主角的人设上,就显示出迥然不同于以往国产动画电影的气质。

在国内近几年的动画电影中,主角无一不是具备喜剧功能的人物。比如《大圣归来》中的孙悟空和江流儿,《风语咒》中的郎明,《哪吒》中的哪吒,即使是暗黑成人向的《大护法》,其男主角大护法同样担任着话痨和冷幽默的职责。

仿佛国产动画电影的男主角,一旦不会搞笑,就不配出现一样。

《姜子牙》改变了这种陈规,同样也让姜子牙有着不同于以往影视剧中的老太公形象。在本片中,他沧桑不失俊朗,沉郁不失刚强。能不说话就不说话,这是留给我们最大的印象。

而其强迫症的性格缺陷,则通过片尾彩蛋夸张呈现,尤其契合了他为什么不斩杀九尾,十年不认错的固执性格。从小小性格缺陷,关联到非凡的人格魅力,编剧的这一人性注脚,功力可见一斑。

足为称道的是,导演程腾和李炜为了让姜子牙遗世独立的性格,能有贴切的画面得以烘托,设计安排的几处场景,即使相比于《哪吒》,也更为让人惊喜。

比如开场的北海囚禁地,冰雪塑成的天地中,只见落雪覆盖的蓑笠翁,中国的古典诗意美渐渐氤氲开。

而到了古战场中的残垣断壁,破落干戈,又透露出曹操《蒿里行》一诗中“白骨露於野,千里无鸡鸣”的悲凉境况。

高潮戏份,姜子牙送小九去归墟时,一望无际的芦苇被晃眼的金黄色光束沐浴,这种神圣和凄凉叠加的气息,意味着死亡和解脱。

同为中国传媒大学出身的导演程腾和李炜,曾说过,虽然《姜子牙》是一部三维动画电影,但他们想让本片更倾向二维的质感。因为三维动画技术由美国发扬光大,如果在一部讲述中国传统神话故事的动画中让人物场景太过三维,无疑会失去民族色彩。

因此,不管是开场那段炫酷的二维动画,还是片中大量空旷辽远的场面,都在寻觅中国历史深处的诗意和古意。

这也是为什么,即使《姜子牙》在叙事节奏上略显滞重,却仍能令人印象深刻、韵味悠长。

它在探索《哪吒》之外的另一种国产动画的打开方式,就像不思凡的《大护法》和《妙先生》一样,即使它并不能令所有人共情感动,却仍能在画面和主题上激起某部分观众的兴趣。

令人欣喜的是,我们的观众至少在票房上给予这种努力以肯定和支持。也只有这样,国产动画方能有更大的可能性。

恰如国产悬疑剧借“迷雾剧场”的东风,为观众广泛接受一样,既然国剧可以容许多样性,凭什么国产动画不可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