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研究生擴招18.9萬,錄取人數達到111.4萬人,有200餘萬人被拒之門外。然而,一些學生通過推免,免試成爲碩士研究生,“贏在了起跑線上”。

一位“雙非”高校的大四學生這幾天有些糾結:自己專業成績排名前10%,考研的複習效率挺好,卻非常意外地獲得本校“2+3”行政保研的名額。

行政保研需要在本校當兩年專職輔導員,然後再讀研究生。專職輔導員每年工資在十萬左右,有寒暑假。

但是考慮到“雙非”研究生畢業已經27歲,感覺心有不甘:該放棄行政保研自己考一所更好的大學,還是不經歷備考的艱苦,安穩做兩年輔導員?

目前,考研人數持續上升,近兩年,本科生錄取人數基本在300萬左右,研究生人數已經超過一百萬。

和去年相比,今年部分一流大學計劃擴大研究生的招生規模,比如北京大學擴招1281人,西北工業大學擴招1103人,復旦擴招1100人,上海交大擴招700人,但是要想獲得推免資格,困難重重。

日前,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宣佈:2021級全日制僅招收推免生源,統考階段僅招收非全日制定向就業生源。這也意味着,這所國內頂尖新聞學院的全日制學位“殘酷”地拒絕了考研學生。

雖然這名學生表現優秀,能獲得本校的推免保研,但是參加全國考試未必能保證錄取到更好的高校,更何況在考研複試中,考官往往習慣看考生的“本科出身”,對考生本科學校的層次比較介意,往往會問一些出人意料的問題。

鄰居的兒子普通二本,去年參加南京大學考研,面試的時候老師突然問“爲什麼要考南大?”孩子沒有重點回答南大的專業特色以及對考研專業的認識,僅僅回答“南京大學是名牌大學,南京是一座歷史文化悠久的名城”,最終被淘汰。

一邊是研究生擴招,一邊是推免保研成爲各大名校推免生的主要來源,擠佔了普通雙非高校學生考進名校的名額。所以,如果沒有十足的把握考進更好的高校,保證本校的推免保研是“最佳選擇”。

高校輔導員雖然沒有工作挑戰性,但是工資比較可觀,工作時間穩定自由,是一份相當不錯的工作。

兩年專職期間,這名同學可以積極參與評獎評優,組織校級活動,展現工作能力,跟校團委等部門的老師處理好關係,研究生畢業之後有很大機會留在高校工作。

10月8日,推免保研的學生可以在推免系統上註冊並填報信息,跟蹤錄取情況,希望這名同學能夠接受學校的安排,先做兩年輔導員,然後保研本校。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