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環球深觀察丨疫情加劇美國社會分化 少數族裔在“貧病交加”中掙扎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進入10月,美國在秋冬季節迎來新一波疫情的可能前景正引起越來越多人的擔心。與此同時,隨政府援助到期而來的美國企業裁員潮以及連日公佈的消費和就業等數據,再次勾勒出美國經濟的悲觀現狀。在疫情和經濟的雙重打擊下,美國少數族裔正面臨着一個更不確定的未來。

疫情放大貧富差距

少數族裔“錢”景堪憂

美國勞工部公佈的最新數據顯示,美國截至9月26日當週的首次申請失業救濟人數爲83.7萬,雖較前有所下降,但其中根據“疫情大流行失業援助計劃”申請救濟的人數卻增加了3.4萬多,總數超過65萬人。

另據美國商務部數據,美國消費者8月收入下降2.7%;同時,由於很多人在聯邦額外失業救濟金“斷供”後不得不開始依靠個人儲蓄維持生計,他們的個人支出反而增長了1.0%。

對於收入下降和支出增加這種雙重困境,牛津經濟研究院首席美國經濟學家格里高利·達科警告說,這“不是可持續的現實”。

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研究員陳鳳英分析指出,持續惡化的新冠肺炎疫情正在拉大美國社會的貧富差距

陳鳳英

居家令打擊的主要是服務業,而美國窮人或受教育程度低的人往往從事低端服務。他們的收入本來就很低,而疫情暴發後經濟長期無法恢復,所以他們處於一個長期失業的狀態。現在他們的失業救濟金可能也沒了,這是窮人越窮的一個原因。

事實上,持續惡化的疫情在拉大美國社會貧富差距的同時,也讓不同族羣在疫情影響下的差異性日益凸顯。據美國哥倫比亞廣播公司CBS)報道,疫情讓美國本來就存在的種族不平等問題更趨嚴重

由美國全國公共廣播電臺(NPR)、羅伯特·伍德·約翰遜基金會(RWJF)和哈佛大學陳曾熙公共衛生學院聯合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美國46%的家庭在疫情期間出現財務困難,其中31%的家庭用光或幾乎用光了儲蓄。相比之下,拉美裔和非洲裔家庭面臨嚴重經濟困難的比例分別達到72%和60%

陳鳳英認爲,持續惡化的疫情可能將使很多美國低收入者陷入永久失業的狀態

陳鳳英

窮人受教育程度低,他們不太熟悉IT產業、互聯網經濟、AI領域,很難進入新經濟、新產業當中。疫情加快了新的科技革命,但窮人失去了就業機會,這種失業可能是長期性甚至永久性的。

高危易感缺醫少藥

少數族裔“疫”言難盡

疫情本身帶給美國少數族裔的傷害更爲直接。儘管全美非洲裔和拉美裔的人口不足白人的一半,但因醫療資源和經濟條件的差距,他們感染新冠肺炎的概率和死亡率卻要高出白人很多。

根據美國疾控中心(CDC)針對全美中年勞動者的最新統計,在30-39歲人羣中,拉美裔、非洲裔和白人的新冠肺炎死亡率分別爲38.4%、27.9%和20.2%;40-49歲人羣中,這組數字分別爲39.4%、29%和19.5%。

專家指出,工作和居住環境、醫療條件、基礎疾病患病率等許多因素都可能造成在新冠肺炎死亡率上的巨大族裔差異

據美國知名智庫布魯金斯學會調查,美國非洲裔和拉美裔羣體大多生活在低收入社區,而那裏往往是新冠肺炎感染率最高的地方。一方面,這些社區人羣密集,難以保證足夠社交距離;另一方面,居民常因交不起水費被斷水,疫情期間甚至不能保證基本衛生。 

布魯金斯學會發表題爲《底特律黑人和白人社區保持社交距離—從數據看脆弱羣體》的調查報告

除了高危易感,美國根深蒂固的種族歧視還使少數族裔難以得到平等的醫療保障。近日更有消息說,隨着秋冬季節第二波疫情的臨近和患者數量的可能激增,全美100多家主要服務底層患者的醫院可能會被迫關閉或削減關鍵服務。

這其中,就包括紐瓦克大學醫院。該院首席執行官埃納哈爾說,由於疫情期間醫院成本暴增、收入減少,一旦迎來第二波疫情,“我們絕對有被關閉的危險”,對於有色人種社區來說,“這將是一場公共衛生災難”。

美國公共政策研究機構——世紀基金會日前針對少數族裔遭受不平等醫療待遇問題發文指出,每週都有數不清的有色人種死於新冠肺炎,在許多情況下,如果這些患者能夠早一點接受治療,死亡本來是可以避免的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研究員郭憲綱指出,在疫情條件下,美國很多少數族裔即使有感染症狀,也很難得到檢測機會,更難得到有效治療。這種狀況無疑將進一步加劇美國的種族矛盾。

郭憲綱

美國的有色人種本來經濟實力就比較弱,就業機會也較少,所從事工作的薪水也不高。美國的醫療保險制度不是全民醫保,所以疫情暴發後,在檢測治療等方面,有色人種很多人負擔不起,使得他們受疫情打擊更加嚴重。在這種情況下,美國的種族矛盾更加突出,並導致兩極分化更加嚴重。

疫情讓美國

“種族主義疤痕”更加刺眼

“貧”與“病”不過是美國少數族裔遭受的系統性種族歧視的冰山一角,而疫情衝擊下的美國種族問題已經暴露無遺。在聯合國人權理事會第45次會議期間,美國在疫情防控中暴露出的系統性種族歧視等問題引發了各方普遍關注與擔憂

聯合國人權事務高級專員巴切萊特指出,新冠肺炎大流行對非洲人後裔造成影響的嚴重程度暴露了他們被邊緣化的現實,結束根深蒂固的種族歧視所造成的這些傷害和其他傷害至關重要。

自由經濟政策機構負責人瓦萊麗·威爾遜本月早些時候也指出,那些缺乏優勢和經濟機會的人所承受的衝擊最大。無論是經濟低迷還是公共衛生危機帶來的衝擊,新冠肺炎疫情放大了存在多年的種族不平等

中國西南政法大學學者朱穎認爲,目前世界正在遭受兩種“病毒”的侵擾:一種是自然界的新冠病毒,另一種則是以美國爲源頭的全球種族主義

朱穎

自然界的病毒可以通過科學方式防控,而種族問題卻是一個羣體能否平等對待另一個羣體的政治與法律問題。個別國家沒有采取有效防控措施,沒有公平分配醫療資源,沒有讓每一個人的生命權、健康權獲得平等保障,對少數族裔的歧視反而加深。

策劃丨王堅

作者丨王紅嶺

編輯丨楊楠

籤審丨李鵬、王堅

監製丨關娟娟

相關文章